伍氏源流网——论坛源流与族譜各地源流 → [转帖]伍世才:三考福建伍氏


  共有1522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伍世才:三考福建伍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380 积分:28331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转帖]伍世才:三考福建伍氏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2/3 5:53:49 [只看该作者]

伍世才:三考福建伍氏

    我曾先后发表过《福建伍氏考》、《再考福建伍氏》及其一些研究文章。现在看来,随着自已阅历与资源的不断充实,很有必要第三次发表对福建伍氏情况的一些看法,特撰此文,供大家参考。

    福建伍氏归纳起来:时间1200年,不足40代,仅有31090之众的小姓氏。但在唐宋时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从目前的研究分析,不论聚居在福建何处,其祖先都是从客家祖地宁化发枝繁衍出去的,可称之为地道的客家人。在当今的3万多人中,超半数人仍然聚居在客家祖地及其周边各县市。虽然1200年过去,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追踪到之前的发源地——钱塘。

    唐末时期,参公第38代孙宗文公,官至御史中丞,他的五个儿子德丰、德普、德厚、德远、德新等衣冠南渡入闽,聚居在客家祖地汀州、宁化一带,福建的伍氏家族是钱塘伍氏的后裔,如今,中华伍氏多为其后。

    汀州、宁化一带的伍氏家族渊源流长,可追踪至胥公之子封公一脉,在杭州孤山繁衍上千年30余代至宗文公。当时的历史是胥公赐剑身亡后,家人四处逃命,能活下来的多为越国百姓收留,越王沟浅灭吴国,保护了伍氏后裔,越国臣民非常敬重伍子胥,也很爱戴伍子胥,至今的每年端午,江浙一带都在祭奠涛神伍子胥;苏州百姓尊称伍子胥为“苏州城之父”。使我伍氏家族的后人才有机会生存下来,繁衍发展,成为枝叶茂盛,秉承祖德。

    再往前,还可以追踪到春秋末期。子胥公在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七荐孙子,帮助《孙子兵法》成论,编纂了《伍姓世本》。在《伍姓世本》中明确记载:2608年之前,我们的祖先是姓焦不姓伍。周武王时封神农嫡裔于焦国(今陕县),即为姜姓焦国,世传绍、牧、克、甲化、言延、文、昌7代。至周宣王时改封至亳州古城为谯,繁衍良、伸、青、蓝、竑、成、珑、赞、吉、参、举、奢、员(伍子胥)13代。原姜姓焦国改为姬姓焦国,史称两个焦国。焦(伍)参(伍子胥的曾祖父)为焦姓椒氏易伍的得姓始祖,公元前595年,周王以“仁德赐姓,服宠封伍”。伍参,世袭焦侯,治镇江淮。焦珑之曾孙,焦赞之孙,焦吉之次子,字仲伯,号楚子。古尊“楚庄王嬖人”,先封军直大夫,后封右军元帅,嘉封明辅上将。声震列国,镡压诸侯,创立了以耕养兵、自筑城堡、屯兵囤粮之道,促进了楚地太平盛世。公元前597年,辅助楚庄王邲之战称霸;公元前595年,本当王不任,周王以“五服至尊”御赐焦姓椒氏为伍。参举父子世袭焦侯,伍举生伍奢、伍奢生伍尚、伍员(子胥公)。

    更早的还可追踪到三皇五帝。伍颖教授在“家祭百世不祧之祖胥公”的一文中说:伍姓氏族完美传承了上下五千年姓氏与中华民族同源共流的血脉、国脉、文脉及其遗传信息与文化基因:

    相传黄帝时期,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进行了一次为“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共同战胜九黎族团蚩尤、平定了叛乱之后的一次重大战役。阪泉之战是有熊集团内部帝、后之间因权之争而爆发的。这场战争,在历史意义上,是彻底结束了原始社会末期帝、后领导体制。黄帝在这场战争中,经“三战然后得其志”,成为各部落拥戴的天子,而炎帝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所以说,阪泉之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变革。

    炎帝和黄帝,是我们华夏民族最早的两位部族的首领。按《史记》说法“同出少典氏”亲兄弟,炎帝是哥,黄帝是弟。之前的姓氏以男女区别,《通志》云:“三代之前,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一。”黄帝后裔称姬姓,炎帝后裔称姜姓,是同父不同母的亲兄弟。伍姓为神农炎帝嫡裔,芊、姞、雍、焦、伍一脉相承,至今5300年左右,可查146代无断失,此为我伍氏家族《通天谱》,也是我福建伍氏家族的追源之说。

    在福建伍氏家族的历史记载中,需要重点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伍乔。前几年,我们只纠正了伍正己与伍乔之间的辈份颠倒“祖成孙,孙为祖”的重大问题,实际上还没注意到伍乔是否有入闽的疑点?也没有去研究他与福建伍氏家族到底有着什么关系的问题?现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笔者通过查阅《八闽通志》、将乐、宁化、清流等地方的《县志》,在诸多的资料中,根本无法证实伍乔是何时入闽?或是否有入闽?《县志》中只字未见,存在着是否有过入闽事实的疑点。在清流、宁化安源、将乐上仰村、长汀、连城以及包括广东岭南等地的谱,都记载为是伍乔之后,《谱》上还有其父连公墓在上仰村一座山顶上之说。更普遍的记载是:伍乔生子二神授、梦授,梦授子昌时(即大官)之说(接其后是德普、正己明显为假)。

    考《八闽通志》王审知入闽时48将中有伍梦授,宁化《县志》武功录中有记载伍昌时。族内也有相传记载“伍梦授、伍大官(即昌时)、伍醇、伍杰等为代表的伍氏四世同堂辅佐闽王,分别封为仆射、将军、长史、都尉之职,随王车驾征战。”以及江西安福城“伍姓第一城”(闽王第二都)的流传:“妄想闽胜家旺盛,错把伍城变王城;春风一阵秋风起,伍城王城尽忠魂。”的千年族难史实。

    闽王为南唐所灭。闽:898~945年,南唐:937~975年。伍乔是南唐(955年)的状元,在任江南知贡举户部员外郎时,还被任主考最后一期科考,沙县的张确就是南唐最后的一名状元。伍乔是在“闽为南唐所灭”后10年中的状元,而梦授、昌时等“四世同堂佐闽王”,则是王审知入闽初期的事。事实上梦授、神授在前,伍乔在后,他死于南唐灭亡之际,根本就没有入过闽的史载。《庐州府志》记伍乔墓在庐江城南马厂岗,居民耕田得碑为验。其母墓为庐江柴埠渡南岗。将乐上仰村已被盗过的所谓乔公墓,估计也只是后人所为的衣冠冢。

    李世熊在修编《宁化县志》时,曾有一则记载,顺治年间伍福绥嫌旧志俚陋,曾奋笔书写私志,康熙年间他奉令修《宁化县志》时多有借鉴和利用,当时有伍象新要求其按《伍氏族谱》的记载,把伍氏十人冠以某官写入邑志。李查阅后,不予接受。他说:“伍济、伍德,谱书曰:‘宗例贡’。宋安得有例贡?皆邑人杜撰之典故也……伍谱所书元朝乡举,自伍顺以下,十人皆注为某官,然不详其何年出身。元去明初未远,其宗人伍宗源,即登永乐乙未甲科,时宗源年已五十,去元朝科举之年不过四五十年间事耳,于先世仕宦履历,岂无记载?不应疏略至此,谱殊可疑。”接着李又说:“谱又载元朝伍坚,以人才,任益都路总管,掌本县事。按总管,即今之郡守,元益都路,领司八州十五县,上路烦剧,何得更掌县事?且不书何县,而曰本县,纪事荒忽,不类仕官家言,此岂可据为志乎?谱书伍肇,洪武十四年贡。按洪武十六年始诏天下贡士,十四年安得有贡?误也。”李世熊所说之事,从侧面佐证了历史的事实,对于研究我们家族史,必有所用。宁化安源、清流、将乐上仰村、长汀、连城以及岭南等地的谱,很可能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经考:梦授、神授是大田唐未进士伍念之孙,是伍念之子伍滨所生。伍念与伍愿(正己)为堂兄弟。神授、梦授是宗文公第三子德厚公的后裔,是伍正己的侄孙。

    事实已清楚,梦授、神授与伍乔无关联,纯属不同世系。神授之后人,在《岭南总谱》中有着详尽的记载;梦授之后人昌时(即大官)等,在福建的许多伍氏《族谱》上,也都有着详尽的记载。之前的伍乔之后说,应予纠正,正本清源。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桂峰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85 积分:8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13 13:47:4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2/18 10:34:58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