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见到的多部伍氏族谱载,伍氏源自参公。在前几世中,参公子举,举生奢,奢生尚和员。以上数人皆见于正史。然而有族谱载,举的儿子,除奢外,还有鸣,甚至还有历;奢除了尚与员外,还有儿子通;又有谱说,通不是奢子,而是员长子,分封与舒邑;夫差杀子胥后,又杀了通;员还有几个儿子:度、辛、广、封;尚也有儿子:钟。
春秋战国时期,伍氏并没有正式的族谱,那时的发展究竟怎样,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清楚核实了。我只能根据部分掌握的史料,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度和封的传说
前484年,子胥出使齐国。因为自知夫差可能要对自己下手,遂将儿子一并带上,令其拜齐国大夫鲍息为兄,改姓王孙氏,为伍氏保存血脉。《史记》在这里所讲的子胥之子,没有记载名字。很多伍氏族谱认为就是度;而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则叫封。湖南新化的《伍氏族谱》最早在宋代(1157年)就有了,其中支持“度”的说法,比冯梦龙的时代早多了。所以我以为,子胥托付给鲍息的那个儿子,应该是叫度;封其实就是度。至于封这个名字,是否是度的改名,或者是度的字呢?这个我无从考证。
二、度和钟的字
有族谱说,度,字承祚;又说钟,字开祚。我以为不大可能。开祚和承祚这样的名字,不符合春秋时期楚国人取字的习惯。我们只要多看看楚人的名字,可以感觉到这点。并且,这种名字,似乎跟符合后世儒家文人的口味,与伍尚、伍员的时代及生活背景不着边。
三、伍员诸子的情况
伍员在吴国生活约三十八年,且高居相国职位。有此条件,在吴国娶妻后应该能生好几个儿子。按照族谱载,他能有通、度(封)辛、广四个儿子也不奇怪。通被杀,无后;广也无后(是否就是通);度(封)和辛有后人,并且都排到十代以下。那么辛究竟存在吗?据说,辛在员公遇难后逃走了,并繁衍生息。有谱说,辛的儿子叫得。这点又不对了。伍得是战国时楚顷襄王的将领,前263年率军威吓过西周公;而子胥在前484年遇难。就此看来,得不可能是员公的孙子或者曾孙。
打雷了,以后再写。
写得很好!很有独到的见解!下面我帖上《岭南伍氏合族总谱》记载的一篇文章《伍氏先代人物世记》,解决你以上的疑问!或者在这篇文章中会领悟到点东西。
说得好!其实各地的族谱都有靠谱现象,只不过看族谱靠得是否合情合理,现在我在数据库中没有把他们的关系记录为父子关系,只记录为后辈关系。伍姓已经有二千多年到三千年历史了,如果要象孔子的家族这样记录下来,可能是没有什么大差错,但也不能全对,所以我们不能绝对地看待族谱的排列,而是相对地看,并且找出错误的依据,让后人知道,有可能的话再修正它。
记得伍颖在网上发表过,湖北湖南吉安的连接也是错的,乔与正己关系就是个错,从年代看,正己应该是在乔的前面,而湖北湖南吉安谱是乔在前,这样就是不对的。
看岭南伍氏总谱,编写作者都有注明各个谱中描述错的地方,提醒后人该文章错误的地方,我看我们看待前人的文章也应如此,对文章提出质疑,为后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说别人家的古谱;就是耒阳伍氏我这一房中族谱,也多有谬误。耒阳伍氏先祖的生殁年都只记载了干支,未记清楚朝代和帝王;或者即使记载了,也不很准确。我近日看自家族谱,我这一房元、明先人的生殁年,都有错误之处。清朝时查出错误,但是考证时又错了。把先人的生殁年提前了一两百年......
真是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