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伍氏源流网——论坛 http://www.wu-zupu.com/

伍氏源流、伍氏族谱、为伍氏人提供寻根帮助。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太官(大官)各房系之争

1楼
伍德强 发表于:2012/9/10 7:09:13

目前从全国的族谱中看到,伍氏各自的族谱中都有自己的根支连接,都有靠谱的疑点,现将各支向上伍世的情况显示出来,看看各自那个相对靠谱一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都昌阳新支系大官向上五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岭南支系大官向上五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湘鄂赣支系大官向上五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3 9:37:28编辑过]
2楼
伍莹 发表于:2012/9/10 13:26:39
都不靠谱,鉴定完毕。
3楼
伍德强 发表于:2012/9/10 18:30:26
以下是引用伍莹在2012-9-10 13:26:39的发言:
都不靠谱,鉴定完毕。

 

 

都不靠譜的依據是什麼?比如年代、朝代或出生年月不相符等!

4楼
伍莹 发表于:2012/10/19 21:11:03

梦授,很多谱说是庐陵人,大概于唐末时,事王氏;后王审知建立闽国,梦授又当上了左仆射,则梦授应当生于唐末,殁于五代;

伍乔于南唐时高中状元,后官至南唐考功员外郎,最后目睹南唐灭亡,心灰意冷,隐居九华山,则伍乔应当生于五代,殁于北宋;

伍祐是北宋人,不消说了。

我认为伍乔应当略小于梦授的孙子伍醇,略长于伍醇的儿子端厚和伍杰。伍杰担任过闽国的都尉;端厚曾被北宋赐封为“节孝处士”,赐封时可能很老了,也可能刚去世不久(反正不会给没名气的嫩仔安排这样的荣誉称号)。

有谱说,神授是梦授的兄弟,也在闽国担任高官;又有谱说,他随王氏从河南固始县入闽(可能是因为王审知是固始人,就冒认固始)。从字辈上看,梦授、神授可能真的是兄弟,他们都是授字辈;下一代则是大字辈,又作太、泰,其实大、太、泰都是一个意思,一个读音,都读“tai”,古音如此,耒阳话(赣语)也如此。则神授也应当生于唐末,殁于五代。

梦授是庐陵人;正己的儿子演公,以父贵荫庐陵县丞。从年代上看,正己是晚唐人,梦授是唐末人,演公正好介于二者之间。莫非......难道......

我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9 22:33:48编辑过]
5楼
伍莹 发表于:2012/10/19 21:41:49

族谱上很多靠谱现象,有些人物是虚拟的,有些是真实的。他们的传承出现很多差错,比如正己、乔、梦授以及汴梁伍氏的传承。但是不管那支伍氏,都会记得正己、梦授、神授和伍乔这几位名人。我想,可能这些伍氏名人,确实是有亲缘关系的,只不过他们未必是直接的传承,而更有可能是旁支。族谱上说,德普有好些兄弟,正己也有好些兄弟,则正己的侄儿和从侄也很多。正己的诸位侄儿(包括从侄)的后代就自然而然地把正己视为自己这一派的名人、先人,最后变成自己的直系祖先了。所以我觉得,也许正己、梦授、神授、伍乔都源于以为比较近的祖先,在他们那个时代都可以算同一支;后人对于他们的分派没理顺,就误会成了直接传承的关系了。

那支把伍乔标记为伍轨之子的,从年代上有点像那么回事。伍乔应该比正己小很多岁。伍洪是正己的四子,年纪比正己小多多;伍轨是伍洪的三子,年纪又比伍洪小多多。这样的话,符合伍乔与正己之间的年代差距。伍洪隐居武陵;伍乔据说是迁自武陵,原居地也符合。

6楼
伍莹 发表于:2012/10/19 22:29:30

     伍乔,南唐庐江人,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

     伍乔高中状元后,却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只是把他外放歙州当司马,这在当时是一个闲职。4年后,和他同年擢第的张洎却深得皇上眷宠,官至翰林学士。于是他便写《寄翰林学士张洎》诗一首,表明心迹,试图请张洎向朝廷进言,让他回京城任职。其诗曰:“不知何处好销忧?公退摧樽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达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张洎接到这首诗颇感意外,尽管当年伍乔把他挤到第三,但他此时却为伍乔对自己的信任所感动,便积极向皇上进言,荐举伍乔文才。交泰二年(959),朝廷诏伍乔进京,官封考功员外郎,继迁户部员外郎。

     伍乔,有谱说是自武陵迁豫章,(再迁德化,即今九江),最后迁庐江。在德化庐山读书(庐山书院很有名)。943年中南唐进士第一,就是后世所称的状元。但是南唐朝廷并不重用,而是外放偏僻的歙州,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伍乔祖上源自宁化,也许是正己的后裔;也许与闽国的梦授、神授有远亲,算是同宗分派吧。943年,正值闽乱,所以伍乔只有迁居豫章,再迁德化,就读于庐山国学(就是大名鼎鼎、号称“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参加南唐科考;梦授和神授那两派伍氏都在闽为官,而闽与南唐又是敌国,所以伍乔会以庐江人自居,表示自己是南唐人;南唐皇帝通过政治审查,发现伍乔与闽国伍氏(梦授)的远亲关系,不愿意重用伍乔(三国时期,诸葛诞在魏国不能高升,就是因为他和吴国诸葛瑾、蜀国诸葛亮是宗族兄弟),而且外放。4年后,南唐已经灭亡了闽国,伍乔就写诗一首,表明心迹(为南唐尽忠)。959年,南唐终于诏伍乔进京,加以提拔使用。而伍乔确实对南唐忠心不二:在南唐灭亡后,不肯出仕敌国北宋,当了隐士。

    这是我的理解,未必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6 21:37:34编辑过]
7楼
伍德强 发表于:2012/11/6 11:56:41
看完了后,我觉得莹兄有一定的见解,这里莹兄只是一种推测,我觉得族谱都有靠谱的现象,这个在全国的族谱中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我觉得理顺它们的关系很重要,就是把他们的年代搞到一清二楚,再来分析他们的关系情况,因为这些连接不一定是父子关系,但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前后辈关系,这样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搞清他们的父子关系,我觉得很难,或者说没有这个必要。
8楼
伍莹 发表于:2012/11/6 21:42:19

我真的怀疑梦授会是演公的后代。演公担任庐陵县丞,梦授据说是庐陵人;年代上也相近。只是我没有什么证据。唉,有时真想叹息一下:祖宗啊,您出自何方呀!但是祖宗却不能给我们明示了......

伍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姓;历史名人不多,五代时期的伍氏应该也不会很多。正己、梦授、神授、伍乔这些伍氏,也许真的会有比较近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也许不算很近;但是在他们那个时代,可能就算近亲了。

希望现代人的研究,能最终找到真实答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6 21:47:32编辑过]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4063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