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伍氏源流网——论坛 http://www.wu-zupu.com/

伍氏源流、伍氏族谱、为伍氏人提供寻根帮助。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揭密:伍氏溯源

1楼
伍德强 发表于:2011/8/7 16:04:56

揭密:伍氏溯源

 

 

李光荣

作者谨按:本文系《千里寻访伍子胥》一书中之一节的节录,吸收了多位研究者的成果,也从中华伍氏网中获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伍颖教授和伍子才前辈给予了许多帮助,特此致谢。现发于此,请各位专家、学者和伍氏朋友多多赐教,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可在下面跟帖,也可以直接打我手机。谢谢!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在寻访伍子胥的旅途上辛勤跋涉的时候,耳边忽然飘过来这首曲调优美、洒脱不羁的歌曲。笔者不由得联想到,假如三毛作词的这首《橄榄树》在2000多年前问世并有幸被收录进《诗经·国风》,当伍子胥千里迢迢奔波到吴国面见吴王的时候,他是否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呢?

其实,不用他自我介绍,“星探”早已报告给了吴王,这是一位父兄被冤杀、衔着血海深仇、与吴人一样被称为“蛮夷”的楚国汉子。后世的司马迁这样记述:“伍子胥者,楚人也。”司马迁说伍子胥是“楚人”,但到底是楚国什么地方呢?他没有说,也许他也不知道。楚国幅员辽阔,哪里才是伍子胥的根呢?

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着名历史、民俗学家,湖南省社科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光岳,向社会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伍子胥的老祖宗是炎帝神农氏,这一结论是在研究《伍氏族谱》后作出的。1918年石印线装本27卷《伍氏族谱》,详细记载了湖南常德市汉寿县伍氏家族从东周末期到民国时期的家族全谱。从族源排序中来看,“名列榜首”的就是神农氏,接下来为“允”,旁注:“神农氏曾孙,封沙龙雍西为雍侯,是我伍姓受姓为雍之始也”;再接下来有“振”、“克”、“参”等。何先生分析说,可能是由于伍子胥的父辈在楚国为官,所以后人误认为他是湖北楚人的后代。从族谱来看,伍子胥更确切的“身世”应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祖籍在湖南常德。

何光岳先生还推断出,中华民族的伍氏家族中,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他们实际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伍子胥。他将该族谱与十多年前他在湘西地区发现的土家族、苗族等《伍氏族谱》进行对比后发现,苗族、土家族的伍氏谱系与汉族的伍氏谱系惊人的吻合。在仔细地多方考证后,何先生认为,伍姓少数民族,包括湘西南的苗族、土家族,贵州的布依族等,都与汉族的伍姓原为一家。

不过,笔者认为,何光岳先生的结论有以偏概全之嫌,其忽视了姓氏来源的多样性。在先秦时期,就有以先租的官职“伍徒”(俗称小司徒)、“伍长”、“伍伯”而成为伍氏的;在少数民族中,蒙古族的武尧氏、乌扎喇氏、台本氏,满族的乌苏哩氏、温都氏,锡伯族的伍都氏等也有冠汉姓为伍氏的;有复姓第五(《百家姓》最后一句便为“第五言福,百家姓终”)改为单姓伍的;还有因其它种种原因而改姓的。这些就都与伍子胥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些看起来虽非伍氏,如乾、五、员、贠姓等,但却实实在在的是伍子胥的后裔。

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四》中云:“伍氏,姓芈。楚大夫伍参之后也。”清朝姓氏学家陈廷炜则把伍氏来源追溯到更古老的黄帝时代,其在《姓氏考略》中说:“伍氏,芈姓,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氏之始,望出安定、武陵。”

中国公民作为炎黄子孙,一致公认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因黄帝系传说中人物,古籍所载即位之年纷然杂陈,按陈瑞苗著《中国国历纪年》中的说法,黄帝元年为前2637年。关于商朝之前的人物、史事和时间,本文中也统一采用该书中的表述,以便于作为参照进行计算和推测,特此说明。虽属一家之言,且不一定准确(《现代汉语词典》就把黄帝记为“约前30世纪初”),但毕竟比泛泛而谈要好得多。

依照《姓氏考略》的说法,则是早在4600多年前就有了伍氏的。至于楚国的伍子胥一家人,究竟是不是源自这位黄帝的臣子,因无文献记载,历代学者皆无论证。由于年代久远,后世除了知道伍胥跟一部《玄女兵法》有关联之外,其它事迹皆不可考。

“芈”为楚国祖先的族姓。假若如此,伍氏与楚王可就是自家人了,那么伍子胥与楚平王的杀父之仇就是“人民内部矛盾”了。可遍查各地载有伍子胥的伍氏族谱,却大都没有溯及这个芈姓,自然更没有伍胥这个祖宗。笔者偶见民国《岭南伍氏合族总谱》所录明永乐九年(1411)黎贞《伍氏家谱序》中这样说:“稽伍氏出自颛帝[即颛顼(zhuānxū专须),传说中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号高阳,前2457-2380年在位]高阳氏,其后……祝融生陆终,……其最少者曰季连,是为芊姓,其裔曰鬻熊。……文王继立于郢,改国号[荆]曰楚。传四十五世,其子姓[泛指子孙、后辈]有伍参,为大夫,后为伍氏。伍举、伍奢、伍尚、伍子胥皆其裔也。”其中陆终生六子(有六姓)的说法,系根据《史记·楚世家》的记载而来:“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国语·郑语》则记载祝融之后有八姓,即己、董、彭、秃、妘[yún(云)]、曹、斟[zhēn(珍),无后]、芈,并发感慨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

说起高阳氏,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屈原赋《离骚》之首即自称为“帝高阳之苗裔兮”,自吹自己血统高贵、家世显赫,是高阳氏的远代子孙。《史记·楚世家》中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其实,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颛顼与高阳尚未合为一人。楚族所祀的始祖神,既不是高阳,也不是颛顼,而是祝融。在先秦传说中,高阳的地位比祝融要高,《墨子·非攻下》把高阳与“天”并列,高阳是“帝”,而祝融只是“佐神”。古氏族为了美化自己的世系,都要托祖于天神天帝,自称是某“帝”某“神”的后裔,就连品质高贵、有气有节的楚国汉子屈原,也未能免俗,后世亦然。

在《伍氏家谱序》中出现了“芊”姓,在其它族谱乃至史籍中也多次出现这个字。可遍查大型权威辞书,却没有发现它作为姓氏用字,其“通作千”,也读qīan(千),基本意思谓“草木茂盛貌”或“碧绿色”,如常说的“青草芊芊”。《正字通·羊部》云:“芈,《正韵》讹作芉,旧本溷[hùn混]作《艸部》三划,然非。”依此推论,“芊”也应该属于讹字。可以看出,在部首上,“芊”和“芈”分属于“艸(艹)”部和“羊”部。从文字的起源来看,以羊为图腾的楚之先祖的那个姓氏用字应属羊部,当为“芈”。“芊”姓并不存在,“芊”、“芉”等当属讹字。故在本书中,笔者在“芊”姓后均以“[芈]”标记之,以示讹误。

对据说撰过《三字经》的一代名贤黎贞所作序中的说法,民国《岭南伍氏合族总谱》继任总编纂伍瑶光针锋相对地指出:“伍氏非芊[芈]姓,此系相沿而误。”并专门撰有一篇《伍氏非楚公族考》,“举出五证辨明之”。其中第五证为伍子胥的祖父伍举曾娶楚国公子牟的女儿为妻,族谱上记为“妣芊[芈]氏夫人”。文中分析说:“楚为芊[芈]氏。古者‘娶妻不娶同姓’[《礼记·曲礼》]。伍氏既为芊[芈]姓,举公复娶芊[芈]姓为夫人,是娶同姓也。”周人恪守同姓不婚之制,正所谓“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礼记·大传》)。对于有一定“政治头脑”的“高干”伍举来说,就是吃了豹子胆,也断然不敢、更犯不上踩这“高压线”。这里反证出伍氏非芈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伍瑶光还在总谱序中,直指“伍氏为芊[芈]姓”之“传闻异词”是“引仇人为同族,数典忘祖”,有誓与之彻底决裂的英雄气概。

查考各地的伍氏族谱,对伍氏的溯源,其基本上都指向了神农氏。陈瑞苗先生认为,炎帝神农氏早于黄帝,相隔8代,历时530年,即前3167-2638年。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韦昭在为《国语·晋语》作注时明确指出:“神农,三皇也,在黄帝前。黄帝灭炎帝,灭其子孙耳。”清雍正九年(1731)贡士伍三兼在《伍氏先代人物世纪》中云:“伍氏世系出自炎帝神农之次子讳永,封于河陇(今陕陇右)之地,为雍(今陕西凤翔府)侯。至八世孙雍侯克公,始都安定(今西河西平凉府)。”湖北监利《伍氏族谱》的《伍氏历代举要图》中,领衔的就是“神农氏子”“永公”。中间几代脱落,“永七世孙”为“振公”。振之子为“克公”,“轩辕时徙城北安定都焉”。据此分析,“克公”生活的年代与黄帝同时。巧合的是,从“永公”到“克公”也刚好是8代。安定后来成为伍氏的郡望之一。迁居海南的伍氏族人的伍氏宗祠里有一副藏头联:“安知部娄无松柏,定有文光射斗牛”,便以“安定”表示未遗祖庭。

清代的伍三兼将“雍”注为“今陕西凤翔府”。《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谓:凤翔府“清属陕西省,辖境扩大,相当于今陕西麟游、扶风、眉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其领七县一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县有关方面提供的材料称:“凤翔古称雍,为华夏九州之一的雍州中心地带。商代为周国,西周为雍邑。周平王迁都后,封护驾有功的秦襄公为诸侯,赐为秦地。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徙都于此以来,先秦19公于此活动,历时294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为:“春秋秦国都。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七里南古城。”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图里,确实可以看到这里有龙山文化的遗存。而直到春秋时期全图里,秦国第三次迁都后,才看到这里有“雍”这一国都的出现,到战国时还依然存在。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里,宝鸡市的周围没有看到“雍”的影子,但在今焦作市附近却有个醒目的“雍”邑,从西周时开始成为一个诸侯国,一直到春秋时还继续存在,在战国时才从地图上消失。《通志·氏族略二》云:“山阳[今焦作市]有雍城。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其后裔为雍氏。”这个姬姓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所并。雍国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焦作市西南7公里的中站区朱村乡府城村,城垣方形,面积约8万平方米。调查发掘证实,此城始建于夏末商初,沿用于东周时期。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推断此遗址当为文献记载的“雍”城遗址及商代的“雍”邑遗址,因为除此之外,在文献所载范围内没有发现其它古城遗址。

《伍氏先代人物世纪》接着有载:“传至雍侯绍公,虞帝命迁之椒邱[一作椒丘,屈原《离骚》中有“驰椒丘且焉止息”的诗句],以镇江淮(今江西[苏]江浦淮安),改封椒侯。历夏商周,世守南服。及周辙[撤]东,而楚并椒国之地为楚邑,降椒侯琰[yǎn演]为庶人,其子孙因氏曰椒,而家安定焉。”这里,从“雍”说到了“椒”,从黄帝时代说到了春秋时期,这时才与典籍的记载接上了头。

对于各地的伍氏族谱,伍子胥后裔、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后伍颖都有涉猎,且还发现了一些濒临失传的谱牒资料。他透露说,前495年,伍子胥始纂有《伍姓世本》,秦朝伍逢、汉朝伍袭与伍琼、三国伍况与伍延、西晋伍朝、唐朝伍正己续纂,相继留有竹简、绢书。据介绍,遵照先祖遗训,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伍氏有识之士藏谱、传谱、续谱。但遗憾的是,经过五代十国战乱、元代民族压制和新文化运动,《伍姓世本》至《伍氏宗谱》一脉相承的伍姓谱牒没能完好地保存和遗传。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伍氏族谱,最早也只溯及元朝,大多是清朝和民国时所修。收藏伍氏族谱最多的上海图书馆,10部中就有5部是清朝、4部是民国的,另有1部是当代的。庆幸的是,在民间尚存《伍姓世本》至《伍氏宗谱》的痕迹和影子。

伍颖教授首次对外公开了《伍正己序》。初考唐末进士伍正己编撰了承前启后的《伍氏宗谱》,序中曰:“伍姓远矣,追述于轩辕。先于芊[芈]部,继而姞[jí吉]部,姓者也。再于雍,继而焦,春秋安定于伍者也。凡我祖、我宗,黄炎焉。……通者,吉、举之始。员[伍子胥]已录之。”按照这里的说法,伍氏似为黄帝的后裔。笔者在中华伍氏网上发了一个《伍姓到底是谁的后裔?》的帖子,引来热议。伍颖教授跟帖说:“炎帝朝和黄帝朝前后相继,各约500年,共约1000年。在炎黄朝交替之际,神农嫡裔芊[芈]氏(男姓)与黄帝嫡裔姞姓(女性)联姻。炎黄子孙之由。血脉以男性为主。炎帝至伍姓开宗60世余,见伍子胥《伍姓世本》。”在伍正己序中,有一个说法在伍氏后裔中影响甚广,“焦”、“伍”之间没有《左传》等典籍所记载的“椒”。假如“唐谱”的这个记载准确无误的话,足以颠覆元明以降族谱和历代典籍的相关记述。

不过,这个弥足珍贵的“唐谱”如今有可能还在四川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空守着寂寞,伍子胥始纂的《伍姓世本》也没有《孙子兵法》那样幸运而大白于天下,我们只能从现存文献中着力去寻找其来龙去脉了。伍颖教授进一步作了阐述:“伍氏为神农炎帝嫡裔,芊[芈]、姞、雍、焦、伍一脉相承,得姓始祖相应为芊[芈]绪、姞妲、雍父、焦克、伍举。”

《辞源》“雍父”条目云:“人名。传为黄帝臣,始作臼[jiù(旧),中间凹下的舂米器具]。见《世本·作篇》。”正如我们今天离不开米厂和面粉厂一样,臼(或)也是古人须臾不可缺少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增进五谷的食用价值。由此可见,雍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这位黄帝的大臣,为姞姓的一支,被封于雍地,居于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雍山及发源于此的雍水一带。

从与伍氏族谱的记载对照来看,“雍父”与“雍侯”“永公”都生活于黄帝时代。雍父在雍山、雍水建立了姞姓雍氏族,后来又发展为姞姓雍国,夏禹时演变成了九州之一的雍州。至于“焦克”,从名字上来看,可能就是“克公”,也有可能是若干年后的另一人,但肯定与后来的焦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之后历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时期的伍举时,这期间至少有2400年时间,可族谱的记载却寥寥无几。而且,在半信史时代的夏商两朝1000多年时间内,伍氏族谱几乎就是一张白纸。

继“雍”之后的“焦”,其肇始时间在前1046-1043年之间。《史记·周本纪》的一个记载可以作为佐证: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宋裴骃《史记集解》注:“《地理志》弘农陕县有焦城,故焦国也。”《汉语大字典》也认为,焦为“周初国名。故治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则认为裴骃注解有误,认为焦为“西周初封国,姜姓。即在今安徽亳州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亦云:“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此,后改为谯[qiáo(桥)]。春秋时为陈国之谯邑。”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里,确实可以看到有两个“焦”国的并存。

笔者认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焦”是姬姓国,封于王畿之内,“以藩屏周”,是周王室后封的重要诸侯国。该国之始封者虽难以考实,但必当为周王室的同姓贵族。今本《竹书纪年》载:“幽王七年,虢[gúo(国),有学者认为其为郭姓的主要衍源国]人灭焦。”其被灭于前775年,存续了大约200年左右时间。而位于今安徽亳州市的姜姓焦国,所分封的是前代圣贤之后裔。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通志?氏族略三》亦云:“姜氏,姓也。炎帝生于姜水,因生以为姓。”由此看来,周武王“褒封神农之后”的应该是姜姓国,比姬姓焦国要早几十年时间。但不论怎么说,这个记载都成为了伍氏祖先有功于周的一个证明。近年来,一枚精美异常的“焦国”银质国印重见天日,这是目前发现的具有确凿证据的中国最早古玺,让我们可以直接触摸当年的那段历史。但其是否是姜姓焦国之印,是否留有伍子胥祖先的指纹,就不得而知了。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接续下来的春秋时期楚吴越图中,却没有了今安徽亳州市这个焦国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夷(城父)”。另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载:“焦城,在嘉祥县南十五里青山之东,县志俗传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此。今其地为焦城村云。”有学者认为,姜姓焦国被陈国兼并后,最终迁至今山东济宁市嘉祥县,春秋中叶之前并入鲁国。如今,位于嘉祥县城南8公里的青山西麓,有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青山寺风景区。青山寺原是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焦王祠,后改为惠济公庙。因祠庙位于青山,故群众习惯上仍称之为青山寺。现青山东麓纸坊镇有东、西焦城村,焦国故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楚伐陈,“取焦、夷。”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中注为:“焦,今谯县也。夷,一名城父,今谯郡城父县。二地皆陈邑。”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认为:“焦当今安徽省亳县,夷在亳县东南七十里。杜注谓‘夷一名城父’,其实城父不过夷之一邑耳。”这里所记载的史事是,前637年,楚国讨伐陈国倾向宋国,并占领了焦、夷两地。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其中的“焦”实为今亳州市谯城区;“夷”就是今谯城区城父镇。“尊周臣楚”的伍参,辅佐楚成王,为右司马。伍参是否参加了此次军事行动未见史载,但这个归楚所有的焦邑却与伍氏有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左传·昭公九年》有这样的记载:“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即后来的楚平王]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今安徽淮南市凤台县]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这里说的是,前533年,楚国的公子芈弃疾把许国迁到了夷地,再增加州来在淮北的土地给许国,由伍举把它授给许悼公。从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楚国第二次灭掉陈国之后,包括城父在内的原属陈国的地盘以及附近的一大片土地,实际上已在伍子胥的祖父伍举的掌控之内。秦始皇灭楚时在这里置城父县。五代时为避后梁太祖朱全忠(朱温)父讳,还曾改为焦夷县。

在笔者所及的伍氏族谱中,却目所未睹有“焦”;相反,屡见不鲜的是“椒”。福建省伍氏宗亲联谊总会常任副会长伍世才根据《伍姓世本》和唐谱中没有“椒”之说,而认为“椒”为“焦”之误。笔者不敢妄加评论,只得先存疑于此,尚待方家指点。

在伍氏族谱的记载中,开“椒”之先河的是“绍公”。湖北监利《伍氏族谱》有载:“绍公,先为雍牧。舜迁于椒丘,以镇江淮,命曰椒侯。”其中的“舜”,有族谱记为“虞”,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前2240-2224年在位。也许是“克公”后裔中的一支,“绍公”到了虞舜时代被改封为椒侯(爵位仍为二等),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地方领导,完成了从始自“永公”的“雍侯”到“椒侯”的转变,也是贵州都匀《伍氏族谱》中所说的“此由‘雍’而易姓为‘椒’之始也”,其中相距约800多年。

而“绍公”之前300多年的“克公”,这可是一个关键人物。因为,“始都安定”并使之成为一个郡望的是他;作为“永公”之“雍侯”的继承者也是他;作为“雍”之后的“焦”的创始人也可能还是他(假如他就是唐谱中的“焦克”的话)。现在所见到的伍氏族谱中,从“克公”之后,或者说一直就没有“焦”的记载。笔者揣度,也许他的后裔中另有一支进入西周以后被周武王所封,而成为了姜姓焦国的缔造者。因为,这其中估计有1500多年时间,不可能长期是单传。但其后却不知所终。是否有一支焦姓来源如此,未敢臆断。

不过,直到这里,伍氏祖先也还没有走出神话和传说时代。真正走进信史时代的,是命运多舛的“穆公”(有族谱记为“琰公”)。

湖北监利《伍氏族谱》载:“穆公,周宣王时,悉境内兵,助召公平淮夷。至楚并椒,降为庶人,氏曰椒,望亦曰安定。”这其中的“召[shào(少)]公”,又称召穆公、召虎,西周晚期的大臣。周厉王暴虐,被“国人”驱赶流亡,召公与周定公共同行政,号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便成了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之始,亦即进入了信史时代,穆公有幸成为这一划时代事件的见证人。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靖继位,是谓周宣王。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宣王)六年[前822],召穆公帅师伐淮夷。”《诗经·大雅·江汉》记述了周宣王命召虎领兵征伐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一带的南淮夷取得胜利,因而册命封赏召虎之事。这其中当有穆公的一份功劳。

可是,有功周王室的穆公,却被楚王无情地降为庶人,椒邑也随之被剥夺。其时间可能在周宣王时期(下讫前782年)或者之后不久。堂堂椒侯失去了食邑,一下子成了“无官一身轻”的平头百姓。一般来说,庶人应该无氏,可从保留有椒氏来看,楚王还是高抬贵手,作了“人性化处理”的。但有伍氏后裔还是对此耿耿于怀。上引伍瑶光的《伍氏非楚公族考》,在以五证证明“伍氏非楚公族成铁案”之后,进一步指出:“楚之灭椒,实为不共戴天之仇。”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明正德状元吕柟在《斗洞绿围伍氏族谱序》中这样表述:“及周辙[撤]东,诸侯畔[叛],楚始并椒,降为庶人,而氏曰椒。参之子曰举,仕楚为大夫,有功封于伍地,遂易椒为伍,此安定郡伍氏之所由来也。”作为伍子胥祖先中走进文献典籍的第一人,伍参便成了各族谱记载比较详细的开始。

明宣德元年(1426)伍盛在《江山伍氏家乘序》中称:“吾族出椒大夫后。”《通志?氏族略四》云:“伍参食邑于椒,故其后为椒氏。”光绪二十年(1894)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友坝培修伍氏祠堂,其序中说:“周匡王元年[前612],参公有功于王室,赐伍姓,封食椒邑,为楚桓公大夫。”其中的“周匡王”可能系“周顷王”之误。据多部族谱记载和考证,封赐伍参“椒”为食邑的时间是楚穆王八年(前618年),也就是周顷王元年。从楚王并椒到又赐椒,长达一个多世纪。成为了农业生产者的椒氏先辈,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可想而知,族谱记载的阙如可以理解。伍氏后裔当然记得,是“参公”的崛起,让沉寂百年、湮没无闻的家族重振雄风。发源于安徽巢湖市无为县泉塘镇考涧脑派伍氏后裔的总堂号,就叫“椒邑堂”,以纪念参公的不朽功绩。

所谓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邑或封地,形成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是古代天子、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也就是说,这些“公务员”国家不发工资,就给你一大块土地收税赋吃饭,可以世袭,同时也要承担义务。

《万姓统谱·肖韵》云:“椒,见《姓苑》。楚伍参之后,或为伍氏,或为椒氏。”《康熙字典·木部》在“椒”条目下亦云:“又邑名。亦姓也。椒,春秋楚邑,椒举以邑为姓。” “椒”作为食邑,各族谱的记载也基本上在伍子胥祖父伍参和伍举之间徘徊,而地方志的记载主要是伍举。据分析,伍举是袭父亲伍参的食邑。正因为“椒”是伍子胥的祖居地,所涉及的地方便将它作为伍子胥故里的一个说头。

据地方媒体报道,几年前,湖南省永州市民营企业家伍斌先生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之说”,伍子胥是冷水滩区牛角霸人,牛角霸为伍子胥故里。这个地名方志上都写的是牛角坝,而当地老百姓说写错了,应是霸王的“霸”。这是因为,伍子胥的先人曾经在这里称过霸,是这方土地上的霸主。当地《伍氏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降及春秋,楚公侯有名参者,始以伍为姓。晋楚之战,参从军预机,密言兵事,楚王从之,战胜而霸,遂著称于世。”伍先生认为这一句最为重要,其一是指明伍氏的始祖为伍参,二是指明伍参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而是楚国的公侯,可见其身份和地位都是很高的。伍参既是侯,在地方上完全可称霸一方,故他的封地当是牛角霸而不是牛角坝。牛角霸有霸王岭、安定堂、明辅庙等。这里至今为伍姓望族聚居之地。生活在此的人民不管男女老幼,都为伍子胥是他们的老祖宗而感到骄傲。

据清乾隆《颍州府志》载:“楚大夫伍举食邑于椒,又名椒举,即今之焦坡也”,其中的“坡”与“陂”古字相同,且在这里读音相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中有“焦陵陂”。清末民初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引《新唐书·地理志》“汝阴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又引《元丰九域志》“汝阴有椒陂鎮”,认为椒陂之“椒、焦音同,即此陂也”。宋代始更名为焦陂镇,是颍州所辖十镇之一,如今为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焦陂镇。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在“焦陂镇”词条中说又作“椒陂镇”。笔者由此而联想到,“焦”与“椒”二字可能为同音假借,而成为“椒”的来源所在,二者之间存在传承关系。或者依前所述,自参举父子起,就继承“椒侯”衣钵,独立门户,又闯出了一片“椒”天地。否则,就无法面对这个客观存在的“春秋楚邑”而衍生出的姓氏了。而且,在族谱和文献的记载中,就未见有“焦参”、“焦举”之类的说法。

在合宁高速中段,有一个“山水古邑,文化名邦”全椒,隶属安徽滁州市管辖。据民国《岭南伍氏合族总谱·族姓源流》载:“绍公虞帝迁之椒邱,以镇江淮,改封椒侯。”下注:“今江南之江浦淮安全椒是也”。民国九年(1920)《全椒县志·舆地志·沿革》亦载:“椒,古邑也。按《路史·国名记》:椒,为高阳氏后,楚之分,春秋时属楚。按郑夹漈[jì祭]《通志》、顾栋高《大事表》:楚灵王时,为伍举采邑。古者以邑为氏,故伍举亦称椒举。”始置于西汉的全椒县,县名由古椒国演变而来。《安徽省志·建置沿革》进一步作了阐述:“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上建立古椒国。春秋时入楚,为椒邑。灵王时分封给大夫伍举(伍子胥祖父)作采邑。古人以邑为姓,故又称椒举,其子伍鸣又称椒鸣。所以,《左传》称椒举。《国语》撰作‘湫举’,因‘椒’‘湫’为通假字。伍举孙伍尚也被封于棠邑(今属江苏六合),祖孙封邑相属,今以地望度之当为有据。”

这个分析很有说服力。其中提及《国语》写作“湫举”是在《楚语上》中,杨伯峻先生亦认为“‘湫’与‘椒’古音可通转”。这就又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关于这个“湫”,《左传·庄公十九年》有一个记载:楚文王伐黄国(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后,“还,及湫”。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中注曰:“南郡鄀县东南有湫城”,认为其在今湖北襄阳宜城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引经据典后云:“《清一统志》谓湫在湖北省钟祥县北,《春秋大事表》谓在湖北省宜城县东南,其实一也。湫,楚灵王时为伍举采邑,《国语》有湫举、湫鸣。今本‘湫’或作‘椒’。”杨先生在其中和了个稀泥,认为湫在今湖北省钟祥市与宜城市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楚吴越图中可以看到,“鄀(上鄀)”(今宜城市)和“郊郢”(今钟祥市)的中间,确实有一个“湫”邑的存在。

可能就是据此,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在“伍奢”条目中说:“伍举之子。湫(今钟祥、宜城间)人。”既然父亲是“湫”人,那么顺理成章地伍子胥也应该是这里的人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楚文化丛谈》中,张雪年的一篇文章就有这样的说法:“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湫(今钟祥、宜城间)人。”而作为春秋楚地的“湫”,《辞海》、《辞源》、《中国历史大辞典》等权威辞书均认定“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因此,就拐弯抹角有了一个说法,伍子胥是钟祥人。虽然外面和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可遍查1990版《钟祥县志》,却没有发现类似的表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湫”作为一个多音多义词,《辞海》、《辞源》及《现代汉语词典》均予以收录,但都只有2个读音。《汉语大字典》最为全面,为5个读音,现只介绍与本书内容相关的3个读音和用法,且都又可作“椒”,但读音迥异。一是作为姓氏用字,《万姓统谱》将“湫”作“尤韵”,读qiū(秋);而“椒”则为“肖韵”,读jiāo(焦)。由于假借,“湫举”和“椒举”为同一个人,却读音不同。二是作为古地名,今钟祥市的春秋楚地,“湫”读jiǎo(脚),又因通假而与伍举产生联系,因食邑再成姓氏,拐了几道弯,到了“椒”这里就有3个读音了。三是作为古地名用字,“湫”却又读jiāo(焦),在《史记》中,《伍子胥列传》为“败越于夫湫”,而在《吴太伯世家》中却又作“败之夫椒”,可见,“夫湫”同“夫椒”,其作为山名就有三种解释,我们在后面还要涉及这个地方。如此看来,“湫”和“椒”似乎是个通假字,但“左抱右拥”,把历史搅成了一锅粥。

从上面的几处叙述还可看出,不论是“椒”还是“湫”,也不论它地处何处,都说为伍举的封地。其后裔以食邑为氏,继承椒邑的就叫椒鸣。湖北监利《伍氏族谱》载:“鸣公,举公长子,官楚司正。”

关于伍氏的发轫,族谱和史籍的记载基本上都指向了伍参。清秦嘉谟辑补《世本》中云:“伍参氏,楚伍参之后,支孙以为氏。楚昭王时有伍参。”民国《广西伍氏联粤修谱调查总序》中说:“伍氏源自所出,肇于春秋楚之参公。”民国《岭南伍氏合族修谱总序》中更是一锤定音:“吾伍氏源出于安定,至楚参公封于伍地,为受姓之始祖。”

清雍正九年(1731)贡士伍三兼在《伍氏先代人物世纪》中详细叙述了伍姓的由来:“周顷王时,有椒参公仕楚穆王为左大夫,以运饷有功封于伍地,遂以伍为姓。又仕楚庄王为右军都护,从驾伐陆浑之戎[今河南洛阳市嵩县及伊川县境,时为前606年],以功加上大夫,卜居荆州监利。此伍氏之姓自参公始也。”湖北监利《乾伍氏家史》,由伍子胥十世孙伍嵩所作的序中说:“世系春秋时伍参公始,仕楚有功,遂食采伍地,子孙因以伍为姓。”湖北监利《伍氏族谱》所记载的是,伍参是因在晋楚邲之战中功勋卓著,而被封于伍地才有伍氏的,时间是前597年。伍子胥这一家族的得姓始祖,就是其曾祖父伍参,此为“太始祖一世”,族谱中记为“一世祖”。而各地所说本地始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为始迁祖。如此看来,“戒骄戒躁,与时俱进”的伍参,已经拥有了两块“自留地”——“椒邑”和“伍地”。

也有族谱说伍氏来源于伍举。贵州都匀《伍氏族谱》表述为:“迨[dài(带),等到]夫椒参之子举仕楚,封以伍地,此由椒而转姓为伍氏之始也。”元至正元年(1341)翰林曾迪《福建莆阳伍氏族谱序》云:“伍氏得姓,始于楚椒邑大夫伍举。”下面的说法比较客观,是伍举发扬光大,使伍氏显赫于世的。明永乐十一年(1413)端明殿学士陈垲在《伍氏宗谱序》中说:“伍氏自春秋际,则楚有大夫伍参,生举,邑于椒,而伍氏始著。”明万历十六年(1588)伍润在《绿围伍氏谱序》中的表述更富有诗意:“举公封于伍地,伍氏之世昉[fǎng(访),曙光初现]焉。”伍颖教授出言谨慎:“春秋时,参举父子,系承焦侯,不受封藩,不王[wàng(旺),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汉淮,宁为‘五服大夫’,周以‘五服至尊’,宠‘仁’嘉‘人’赐‘伍’。”

据伍颖教授透露:“查国家一级绝密资料,周楚封伍举为汉淮王。”可伍举对楚国的这一逾越礼制的任命并未接受。也许正是由于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鲜明”,“中央人民政府”给予了其很高赐赏。在多方考证后,伍颖教授得出结论:“周天子赐伍姓的时间约为前595年,始祖伍举,追封伍吉、伍参。”结合周定王赐伍姓的时间来看,则是在楚庄王封伍地两年之后才有伍氏的,这是伍氏祖先在被楚降为庶人、食邑于椒之后的又一个质的飞跃。伍氏不仅以“仁”著称并得到周天子的褒奖而立姓,而且有了传承和血脉延续的大本营,伍地也因此便成了伍氏后裔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在伍举因岳父株连冤案出奔后,楚康王或夺其邑;在伍举归楚后,楚康王“亡羊补牢”,“益其爵禄”,使其子“椒鸣逆之”。这里,似乎透露了一个信息,“椒”已由其长子椒鸣所袭。楚康王又将伍举复封于伍地,这才有了伍氏的进一步延续,其继承人就是其次子伍奢。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有注云:“传言声子有辞,伍举所以得反[返],子孙复仕于楚。”

在伍举之后,伍氏族谱的记载有些紊乱。民国《广西灌阳伍氏增修谱籍》谓伍鸣系伍举之子、伍奢之父;始修于1261年、重修于1911年的江西新昌《伍氏谱籍》更是说“鸣生子奢”;湖南汉寿和湖南长沙等地族谱也将伍鸣和伍奢列为三世和四世;广东台山族谱三世中只载有伍襄(号伍鸣),四世亦为伍奢;湖南石门族谱三世中则只载有伍奢,却没有伍鸣。清同治《监利县志》明确指出:“奢为举子。《左传》杜注、《国语》韦注及《史记》注皆可证,旧志以为鸣子误。”也就是说,伍鸣和伍奢不是父子、而是兄弟关系。

作为“三世祖”的椒鸣,除了有族谱误将伍奢记为其子外,未见其有后人的记载,“椒”因之寿终正寝。即便有,也不在本书的关注范围之内了。而作为另一位“三世祖”的伍奢,其后代中就有大名鼎鼎的伍子胥,成为了本书的主人公。湖北监利《乾伍氏家史》有载:“举生奢,奢生二公:长名尚,次名员,俱为楚大夫,历事穆庄共康灵平六王,其时祖孙父子尽忠佐理。而员公英雄特出,名震列国,首封明辅,楚服其德与功,敕赐容城[今湖北荆州市监利县]土地建祠,奉祀为子孙世业。”

转自http://www.chinawu.net/bbs/thread-13361-1-1.html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09375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