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首發)
清華簡第叁冊《良臣》7號簡記:[1]
吳王光又(有)五(伍)之疋(胥)
整理者注:
五之疋,《古今人表》“中上”作“五子胥”。
如整理者所注,“五之疋”,確切無疑即《漢書·古今人表》的“五子胥”。但是“伍子胥”的稱謂深入人心,“伍之胥”的稱謂,卻不見於其他任何文獻,似乎值得解釋。《良臣》整理者應是從注釋宜簡潔的角度出發,沒有就此多著筆墨。這裏我們嘗試略作補説。
古人族氏、名字之間有時加“之”字,“之”係助詞,前人早已就傳世文獻中的這種現象作過研究。如楊樹達先生在《古書疑義舉例續補》“人姓名之間加助字例”條説:[2]
王氏《經傳釋詞》卷九云:“《禮記·射義》 ‘公罔之裘’。鄭注曰:‘之,發聲也。’僖二十四年《左傳》:‘介子推。’杜注曰:‘之,語助。’凡《春秋》人名中有‘之’字者,皆倣此。”按:莊八年《左傳》,有石之紛如。又二十八年有耿之不比。《論語·雍也篇》有孟之反。《孟子·離婁篇》有庾公之斯、尹公之他。皆姓名中加“之”字者也。例證甚多,不必盡舉。
董珊先生對傳世及出土文獻中的這類人名作過系統梳理,在有關出土文獻類似格式人名的研究上多有創獲,[3]可以併參。
清華簡《繫年》整理者在對該篇人名“高之巨爾”作注釋時,舉楊樹達先生的著作爲證:[4]
亓(其)夫=(大夫)高之巨爾殺卲(昭)公而立亓(其)弟子釁(眉)壽。(《繫年》11號簡)
整理者注:高之巨爾,卽高渠彌,之,助詞。先秦古書習見在人姓名中加“之”的用法,可參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補》“人姓名之間加助字例”條。高渠彌殺鄭昭公,事見《左傳》桓公十七年。
《左傳》桓公十七年原文作:
初,鄭伯將以高渠彌爲卿,昭公惡之,固諫不聽。昭公立,懼其殺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亹。
可知整理者的意見正確可信。
《繫年》還有幾處類似的人名例:
獻公卒,乃立奚齊。亓(其)夫=(大夫)里之克乃殺奚齊而立亓(其)弟悼子,里之克或(又)殺悼子。(《繫年》32-33號簡)
整理者注:里之克,即晉大夫里克。
晉競(景)公立八年,隨會率師,會者(諸)侯于斷道,公命邭之克先聘于齊,且卲(召)高之固曰:“今萅(春)亓(其)會者(諸)侯,子亓(其)與臨之。”齊冋(頃)公囟(使)亓(其)女子自房中觀邭之克,邭之克將受齊侯幣,女子笑于房中,邭之克降堂而折(誓)曰:“所不復於齊,母(毋)能涉白水。”乃先歸,須者(諸)侯于斷道。高之固至莆池,乃逃歸。(《繫年》66-69號簡)
整理者注:邭之克即郤克、郤獻子,《左傳》宣公十二年或稱“駒伯”,其子郤錡,成公十七年傳也稱“駒伯”。邭,即“駒”,當爲其封邑。聘齊事見《左傳》宣公十七年:……高之固,即齊卿高固、高宣子。
茲不避繁瑣,將史書裏與這兩段簡文相關的內容例舉於此,以便讀者參閱:
二十六年,獻公卒。里克……於是殺奚齊、卓子及驪姬,而請君於秦。既殺奚齊,荀息將死之。人曰:“不如立其弟而輔之。”荀息立卓子。里克又殺卓子,荀息死之。(《國語·晉語二》“二十六年,獻公卒”章)
十七年春,晉侯使郤克徵會于齊。齊頃公帷婦人使觀之,郤子登,婦人笑於房。獻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報,無能涉河。”獻子先歸,使欒京廬待命于齊,……齊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會。及歛盂,高固逃歸。(《左傳》宣公十七年)
此外,《繫年》81號簡人名“五之雞”,又寫作“五雞”:
亓(其)子五(伍)員與五(伍)之雞逃歸吳。五(伍)雞將吳人以回(圍)州來,爲長壑而洍之,以敗楚師,是雞父之洍。(《繫年》81-82號簡)
依例類推,《良臣》“五(伍)之疋(胥)”的“之”,也應該是族氏與名字之間的助詞,那麼“伍之胥”就相當於“伍胥”。而大家都熟悉的“伍子胥”,傳世文獻確實又稱爲“伍胥”。
《繫年》整理者所說《古今人表》中的“五子胥”,傳世文獻多寫作“伍子胥”,如《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員父曰伍奢。員兄曰伍尚。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故其後世有名於楚。”上博藏戰國楚竹書《鬼神之明》3號簡則寫作“五子疋”:“及五(伍)子疋(胥)者,天下之聖人也,鴟夷而死。”[5]湖北雲夢睡虎地77號西漢墓竹簡或作“五子胥”:“楚平王令曰:“有能得五(伍)子胥,予之田百萬畝……”(J102)[6]
“伍子胥”,常常省去姓氏“伍”,直作“子胥”:
吳將伐齊,越子率其眾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吳人皆喜。唯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左傳》哀公十一年)
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子胥諫曰:“不可。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國語·越語上》)
子疋(胥)前多功,後翏(戮)死,非亓(其)智衰也。(郭店簡《窮達以時》9-10號簡)[7]
“子胥”又可以單稱“胥”:
伍子胥之初犇吳,説吳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爲僇於楚,欲自報其仇耳,未見其利。”(《史記·吳太伯世家》)
其子二人皆出亡,一子五(伍)子尚,一子胥。胥走鄭而[8](雲夢漢簡M77:J95)
而稱“伍子胥”爲“伍胥”的例子也不少見:
伍尚謂伍胥曰:“聞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報,無謀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歸死。”(《史記·楚世家》)
尚既就執,使者捕伍胥。伍胥貫弓執矢嚮使者,使者不敢進,伍胥遂亡。(《史記·伍子胥傳》)
闔閭聞楚得湛盧之劍,因斯發怒,遂使孫武、伍胥、白喜伐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傳曰:“見清知濁,見曲知直,人君選士,各象其德。”夫差淺短,以是與嚭專權,伍胥爲之惑,是之謂也。(《越絕書·越絕外傳紀策考》)
據《國語·吳語》韋昭注,在助吳平楚之後,吳以申地封伍子胥,因此又稱其爲“申胥”,這與“伍胥”之名可以類比:
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國語·吳語》“吳王夫差起師伐越”章)
韋昭注:“申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子胥也,名員。魯昭二十年,奢誅於楚,員奔吳,吳子與之申地,故曰申胥。”
“申胥”,又見於張家山漢簡《蓋蘆》:[9]
蓋蘆問申胥曰:“凡有天下,何毀何舉,何上何下?”(1號簡)
整理者注:申胥,即伍子胥,楚人,後奔吳,封於申。
這樣,從字面上看,《良臣》“五(伍)之疋(胥)”,直接對應文獻中多見的“伍胥”,兩個稱謂的區別,僅在於助詞“之”的有無。只不過“伍之胥”的稱謂,目前僅有《良臣》這一個孤例,顯得有點特別。
最後還可提及,“伍之胥”,是在族氏和字中間加助詞“之”。文獻中有確切的這種例子。如《左傳》哀公十一年“孟之側後入以爲殿”,杜注:“之側,孟氏族也,字反。”《論語·雍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孔注:“魯大夫孟之側。”是魯國大夫孟之側,字反,也稱“孟之反”。[10]新蔡葛陵楚墓N:260號骨器刻文有“卲(昭)之良”,即楚簡所見文平夜君“子良”、亦即《左傳》哀公十七年的楚昭王之子“子良”。[11]按古人名字通例,“子良”當是其人之字。[12]
附記:小文草成後,蒙李守奎教授和黃傑同學提供寶貴意見,謹此致謝。李守奎教授並惠示他的未刊稿《伍之雞與雞父之戰》。在這篇大作中,李教授對伍氏族譜有比較詳細的梳理,頗值得參考,相信讀者很快能夠見到。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6年12月14日09:05。)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中西書局2012年12月。本文引出土文獻,爲求方便,對本來需要造字但讀法無疑義者,一律直接釋寫爲通行字。
[2]俞樾等著:《古書疑義舉例五種》,中華書局2005年4月第2版,第186頁。
[3]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附説〈左傳〉“諸侯以字爲謚因以爲族”的讀法》,《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110-130頁。
[4]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中西書局2011年12月。
[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6]熊北生:《雲夢睡虎地77號西漢墓出土簡牘的清理與編聯》,《出土文獻研究》第9輯,中華書局2010年1月,第37—41頁,圖版叁。此墓資料尚未系統公佈,發掘情況可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夢縣博物館《湖北雲夢睡虎地M77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8年第4期。
[7]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8]“走”,整理者釋爲“老”,茲從何有祖先生釋,參氏作《睡虎地77號西漢墓出土簡牘札記》,《簡帛》第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401頁。又,張新俊先生也將此字改釋爲“走”,參氏作《睡虎地77號漢墓出土的伍子胥簡文釋讀札記》,《學灯》第二十八期,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779,2013年10月16日。
[9]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第161頁。此條資料筆者失察,蒙李守奎先生提示。
[10]參看王引之《經義述聞(下)·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詁上》“魯孟之側字反”條,上海書店2012年7月,第107頁。
[11]參看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附説〈左傳〉“諸侯以字爲謚因以爲族”的讀法》第118-119頁。
[12]古人以“子良”爲字之例,參看王引之《經義述聞(下)·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詁上》第92頁“鄭公子去疾字子良”條、“齊高彊字子良”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4-26 20:58: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