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1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2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3去,丁壮在南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4,岁晏5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断。
2妇姑:泛指一般妇女。
3饷(xiǎnɡ)田:到田间送饭。
4三百石:汉制,县尉官禄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此处用三百石代指自己的俸禄。
5晏:晚。
赏析:
此诗叙事层次清晰,且内蕴张力,富于细节描写。先细腻刻画农民异于常人的心理:虽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却感觉不到炎热,反倒珍惜酷暑中的每时每刻,尽力收割。然后描述贫妇悲诉的情状,让读者不由感慨:勤劳与善良的结局不过是“输税尽”,最终只能四处拾穗来充饥。那似乎循环往复的惨剧,又与诗人的富裕闲适构成另外一组强烈对比,不禁令诗人产生自愧难抑之情。在这发自内心的自责之中,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可贵的博爱之心。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3。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4。
注释:
1“东风”句:意谓正值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春意阑珊,令人倍感伤情。
2“春蚕”二句:蚕丝与蜡泪,以喻相思。丝:与“思”谐音双关。古乐府《清商曲辞·子夜歌》:“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庾信《对烛赋》:“铜荷承泪蜡,铁铗染浮烟。”二句谓人至死相思方止,泪水始干。
3“晓镜”二句:谓晨妆时觉韶华流逝之快,夜吟时感月光凉如冰水,表达了惆怅、孤寂的相思情态。云鬓:女子浓密的头发。
4“蓬山”二句:谓所思之人离此不远,可使青鸟去探视,传达殷殷情意。蓬山:海中仙山,此喻指女子居所。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座前传递消息之神鸟。
赏析:
此诗情味曲折。起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将一种相思两处悬的苦楚慨然说尽,直令人疑他后来如何续写,方能相称!其凝练沉厚,深切慷慨,使开篇气势便雄于同类绮错婉媚之诗。接之以“东风”句,何焯曰:“言光阴难驻,我生行休也。”又引冯舒语云:“第二句毕世接不出。”(《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谓其意象经营出乎意料,而上承下启,眉目渐出,使他人即使穷其一生,亦难达如此笔致。及至颔联,忽出奇语,写痴情苦意,生死不渝,情缠绵而意沉痛,恳恻精诚,撼人心魄,可谓字字珠玑,千金不易,遂成千古传诵之名句。颈联仍写缠绵固结之情,却不重复,以更为具体之意象出之,题旨愈明,写情深挚。“晓镜”、“夜吟”等境,虽为艳诗中常见,而其恳切,令人玩味再三,不以为滥。收束之句,最忌流宕无力,诗人却请青鸟传信蓬山,凭空飞出,想象忽起。美则美矣,而情之无望正在这看似欣欣的幻想之中。如此情致,令人读罢不忍掩卷。何焯谓其诗有“高情远识”,“顿挫曲折,有声有色,有情有味”(《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此诗堪当此誉!故赵臣瑗盛赞:“言情至此,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玉台》、《香奁》,其犹粪土哉!”(《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卷四)
秋雨夜眠
凉冷三秋1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2温瓶火,香添暖被笼3。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释:
1三秋:古人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
2宿(xiǔ):过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3被笼:放置被物的竹箱。
赏析:
“秋风秋雨愁煞人”(清陶宗亮《秋暮遣怀》),对于一个心如止水的老翁来说,却有着更加深沉的意味。此诗并未泛泛描摹,而是着意刻画了一个安闲的老翁形象,进而透露出秋的冷寂。首句点题,并着诗眼“冷”“闲”;因“闲”而不敢早睡,所以“迟”,然后才“睡美”;因“冷”“闲”而整夜以火烘瓶,早上仍蜷在被中;因“闲”方能慢慢欣赏满阶红叶。“凉冷”“卧迟”“寒未起”,是老翁声口,特别是“睡美雨声中”描摹闲适的生活情景,真实而自然,足见诗人对生活体察之深。
鱼村晚景
文/伍永泉
西山日暮晖,
大海百航归。
万道霞光闪,
金星洒浪稀。
2019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