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源流网——论坛源流与族譜各地源流 → 南雄珠玑古巷南迁历史


  共有2266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南雄珠玑古巷南迁历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48 积分:30476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南雄珠玑古巷南迁历史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6 18:12:34 [只看该作者]

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史話

 

目錄
珠璣巷民族南遷記   黃慈博... 1
珠璣巷史事  陳樂素... 31
南雄珠璣巷史話    郭  隆  钰... 38
珠璣巷氏族的南遷及其對東莞的開發... 44
宋代人口南遷與珠江三角洲的農業開發... 53
 
 

珠璣巷民族南遷記   黃慈博

詩文
   
元劉一清《錢塘遺事》六
郝玉麟《廣東通志》一段
阮元《寅柬通志》一段
黃文裕《泰泉集.象峰梁公墓表》一段
   
《水閣詩鈔》明梁維楝《珠璣懷古》七律一首
《北燕岩集》明黃公輔《遇沙水珠璣村》七律一首
《瘿暈山房詩删》清羅天尺《珠璣巷》七絕一首
《九畹堂詩集》清潘蘭臯《珠璣巷》七絕一首
《香石詩鈔》清黃培芳《珠璣巷》五律一首
《榄溪何氏詩征》何華台《珠璣古裏》七絕一首
《開平縣王志》張瑛《南雄珠璣巷有感》七絕一首
《李氏刺史家塾遺詩彙鈔》清李星輝《遇珠璣巷有懷》七古排律一首
得名
屈大均《廣東新語》二段
黃香石《藤陰小記》一則
《番禺縣志》一段
霍渭厓《家訓》一段
黎遂球《蓮須閣集.度梅嶺記》一段
南遷來由
《市橋謝氏族譜》一則
赴興輿縣告案遷徙詞
赴南雄府告案給引詞
知府锺文逵批準詞
赴難團詞人九十七名
珠璣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銘
南雄府文引
赴岡州告案立籍繓引詞
岡州知縣李叢芳批詞
羅貴等之供結
南來歲月考
《小榄麥氏族譜》一則
馮栻宗《九江鄉志》一段
黎春曦《九江鄉志》二段
《九江朱氏家譜》二段
趙天錫《甯陽雜存》一則
蘇廷鑒《蘇氏族譜》一則
《粵東簡氏大同譜》一則
《敬學軒文集》十《柳州太守何敬亭墓表》一段
何大佐《榄屑》一則
《南海鶴圓陳氏族譜》一段
《南海九江關樹德堂家譜》一段
《嶺南冼氏宗譜》八段
《新會鄉土志》一段
《順德縣志.雜志》一段
《小榄麥氏族譜》四段
《香山仁都麻洲李氏族譜》及其它
散處各地諸姓族考
南 
銀塘康族  綠潭李族  大渦張族  邵邊邵族  羅格孔族
石江李族  瀾石梁族  海舟梁族  雷岡姚族  九江朱族
九江關族  弼塘龐族  鹽步簡族  上淇陸族  恒順陸族
湖湧簡族  黎邊黎族  大同程族  黎湧簡族  雲路簡族
河清陳族  白沙簡族  平地黃族  石肯梁族  橫江簡族
麥村麥族  九江陳族  大朗冼族  羅格冼族  大桐冼族
簡村冼族  鶴園陳族  沖霞北鄉海口麥族    金瓯松塘歐族
    番  禺   
沙灣李族    韋湧簡族    禮園黎族    沙亭屈族    鹭岡李族
鹿步冼族    車陂簡族    屏山簡族    都那簡族    小洲簡族
市僑韓族    市橋謝族    大田村謝族  番禺麥疾
    順 
陳村歐族    馬齊陳族    逢簡李族    古樓馮族    古樓潘族
石湧陸族    桃源黎族    碧江蘇族    大良陳族、盧族、羅族
馬甯何族    龍山梅族    龍山溫族    龍江陸族、黃族、簡族、張族
  新會
瑤溪歐族    淩村陳族    石頭陳族    恩州陳族    大口沖馮族
丹竈呂族    河塘李族    河塘容族    天河譚族    水尾朱族
岡州陸族    中樂陸族    七堡李族    務前李族    鸾台簡族
新會邝族    新會麥族    泷水、連塘、竹坑、沖澄、鹿峒等地李族
江門範羅岡口口族    朝連大纛岡背歐族    城南新魁窖黎族
  鶴 
隔蓢陸族    平地嶺冼族
  香  山(即中山)
南屏張族    譚井劉族    平岚林族    大都陳族    大車林族
麻子陳族    濠湧嚴族    南塘簡族    岡背陳族    坎下梁族
張溪梁族    古壩韓族    赤坎阮族    海州魏族    莆山陳族
南村曹族    永原缪族    衆角阮族    北山楊族    四字都陳族
山場吳族    山場鮑族    鴉岡郭族    鴉岡劉族    良都郭族
良都楊族    麻洲李族    庥洲藍族    隆都劉族    隆都餘族
水塘頭陳族  龍頭環侯族  唐家灣唐族  婆石村陳族  過城高族
過城任族    小榄梁族、李族、麥族、孫族、朱族、何族、吳族、鄧族、杜
族、劉族、甘族、羅族、石族、李族  
四都黎村梁族    大湧南文蕭族
東莞
栅口張族    茶園袁族    赤岡何族    茶窖黎族    長表劉族
文順丁族    古梅蕭族    靖康麥族
東莞李族、封族、祁族、陳族、房族
    恩 
聖堂梁族、司徒族
  廣 
江谷冼族
  清 
潖江朱族
  寶安
何族、黃族
    陽 
司徒族
    增 
劉族
    鹹淳壬申九月,祀明堂,平章屈賈似道爲大澧使,駕幸景靈宮,回宿太廟。質明,有司奏中嚴外辦,請升玉辂,大雨如注.胡貴嫔之父帶禦器械胡顯祖,檢讨開禧登辂遇雨乘逍遙子故事面奏,上白賈,賈欲候雨止登辂,顯祖回奏乎章已肯,上遂冒雨,乘逍遙子直之和甯門,百官楞然,莫知所以,禮成肆赦,似道奏:臣充大禮使,而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三降禦筆勉留。乃還朝,镌罷胡顯祖,出胡貴嫔爲尼,上焉之泣下。元.劉一清《錢塘遺事》六
    珠璣巷在南雄府保昌縣沙水寺前,相傳廣州梁儲、霍韬諸望族,俱發源于此。郝玉麟《廣東通志》珠璣巷在沙水寺前。相傳廣州諸望族俱發源于此。阮元《廣東通志》
    按:郝《通志.古迹》,韶州府保昌縣有沙水驿在沙水鎮,宋嘉定四年,知州郝孟卿即漢節亭改建,十三年知州孫宣修,保昌令傅烈記。梁焯,字日孚,正德甲戌進士,初授禮部主事,薦晉職方。先世以客戶自南雄珠璣巷遷來,君嘗訪求其地,言于郡守,樹坊表識之。黃文裕《泰泉集.象峰粱公墓表》
  按:《通志》,焯,南海人。
明梁維棟《珠璣懷古》詩:珠璣遺迹動凄其,厭說前朝有徙移。舊路人非芳草在,故園春盡落花知。梅關峰峭那堪浥,水淵深祗自悲。恨少貞珉傳往事,滿途燕雀語參差。  《水閣詩鈔》
明黃公輔《過沙水珠璣村詩》: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編戶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已無故老談前事,那得新聞訪舊支。遙憶先人曾賦此,百年泰運又還期。  《北燕岩集》
清羅天尺《珠璣巷》詩:南渡衣冠故裹賒,洞天赢得住煙霞。而今恰似烏衣巷,野燕低飛人酒家。  《瘿暈山房詩》
清潘蘭臯《珠璣巷》詩:題目注雲:予祖自南雄珠璣巷遷居古樓桑梓重過起敬恭,舊時王謝此春風停車數問當年事,父老低徊感慨同。  《九畹堂詩集》
黃培芳《珠璣巷》詩:自注雲:粵族譜牒多雲自此始遷  不解南遷族,人人此發祥。珠璣猶有巷,沙水更名塘。地古思淳俗,風殊識舊鄉。筍輿初過此,敬止念維桑。  《嶺海樓詩》
何華台《珠璣古裹》詩:兜輿斜日到山扉,子姓重尋半式微。猶是烏衣舊時巷,層樓長護古珠璣。  《榄溪何氏詩征》
張瑛《南雄珠璣巷有感》詩:派别支分幾百春,水源木本義猶存。逢人爲問珠璣巷,到處難尋孝義門。  《開平縣王志》
李星輝《過珠璣巷有懷》  (并序):廣州鼎族,其譜喋多稱始自珠璣巷來者,吾族亦然。相傳珠璣巷乃宋汴京裹名,簪纓所萃。洎高宗南渡,士大夫流離入粵者,不忘故都,猶以舊居名其裹甬,及帝昺新會,搢紳流寓益多。羅天尺詩雲:『南渡衣冠故裹賒,洞天赢得住煙霞。』蓋謂此也。今嶺上人堙聚處,裹門猶留『珠璣』二字,詩雲:避秦人記桃源境,後來難問津途梗。誰識山中多雨雲,當年曾住陶宏景。七百年前桑梓鄉,二千裏外梅花嶺。岩傍孰訪焦先廬,坡下猶留仲宣井。啓疆遙溯祖龍廟,龍川專吏專城驕。梅将軍始辟鳥道,陸大夫後連星轺。有唐拔木道通暢,曲江風度今難忘。嶺道自漢以後,僅通一徑,至唐張曲江始相度高下辟爲大道。開關卻笑長降王,立廟長教祀承一相。頻年谪宦此經過,韓去蘇來迹不磨。豈知遠道嗟蓬梗,偏有考盤吟澗阿。迢迢天水憶南渡,匆匆避敵臨安去。禾黍離離念故都,缙紳各各随流寓。河北崔盧共遜荒,江南王謝亦辭鄉白鶴新居成此舍,烏衣舊巷付斜陽。世異時移紛轉徙,百萬柯條思我李。太白詩:我李白百萬葉,柯條布中州譜牒常懸太守堂,衣冠尚述鳴珂裏。先始祖中憲公,宋時官太守,伯祖長公官兵部尚書,次公官禦史中丞。過此怅然歌式微,三生化鶴偶未歸。雲霞嶺峤渾如故,城郭人民并已非。  《李氏刺史家塾遺詩彙鈔》
得 
珠璣巷得名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爲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九江朱氏家譜》雲:南漢始分置雄州,宋始改南雄州,此遂稱南雄。似誤。  其始詛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縧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谧,因改所居爲珠璣巷。翁山雲:予沙亭始祖迪功郎諱禹勤,初從珠璣巷而至,族譜雲:南雄珠璣實始遷。屈大均《廣東新語》翁山又雲:吾廣故家望族,其先多從南雄珠璣巷而來。蓋祥符有珠璣巷,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至止南雄,不忘粉榆所自,亦号其地爲珠璣巷。如漢之新豐,以志故鄉之思也。同上。
    按:屈氏二說互異。而皆不載宋胡妃事。豈寅武不足據欤?
    東莞張明經璐《桑梓識夫續編》有雲:宋理宗寵妃胡姬蘇氏,與東宮不合,越宮潛逃,飄泊遠引。時有南雄富民黃恒泰公運糧人都。還停舟江西吳城市下,蘇易眼作丐婦,歌唱而前。黃異其貌,匿而納之,挈歸南雄保昌縣牛田坊。上追念蘇妃,欽檄嚴緝,适黃之家丁背主逃出,揚聲洩沸,官懼違法重大,計議洗蕩其地以滅迹,僞稱牛田坊聚賊播害,冒奏盡平其地,建栅設兵。有司嚴督居民四散遷徙,牛田坊凡五十七村,惟珠璣巷羅貴與同裹之民九十七家,共議南行,聞南方煙瘴,地廣人稀,田多人少,可以随處辟居,乃告有司,給路引南徒。按:此即廣郡諸族自珠璣巷而來之大概也。羅貴爲東莞羅氏始祖,事見英村羅氏譜。餘北上曾經南雄沙水塘地面,至今闾門尚顔珠璣巷額雲:若廣語後一說,撥之情事頗不合:南雄有珠璣巷之名,已肇于唐代,豈俟宋代人再名之?一不合也。諸朝臣随駕入嶺,則暫止南雄可知,後來分居廣州,豈無一家知其本郡之望?而佥雲自珠璣巷,二不合也。祥符有珠璣巷,豈随駕諸臣,舍祥符珠璣巷之外,别無一人随駕耶?三不合也。唐敬宗時,巷名珠璣,逮宋理宗已閱兩朝,羅貴等九十七家久居此土,一旦南遷,故各家族譜皆雲:始自南雄珠璣巷來,信矣。況當時呈保昌嚴縣主準申南雄府鍾文達立案,批發路引,在紹定元年正月,附刻于羅氏譜,尤彰彰可據。他如南海冼氏
族譜,别引胡貴妃事,在宋度宗時則傳聞之誤耳。黃香石《藤陰小記》
    按:張明經所見羅氏譜,爲紹定元年,今見手抄本爲紹興元年。李八恩公祠。在沙灣司鍾村,祀宋保昌縣尹李春芳。相傳宋南渡時鄉人避亂南徙。公特爲發路引,置舟揖,擇地安插,後人德之,因立廟,并塑其所乘馬于旁,故亦名白馬廟。  《番禺縣志》
    按:  《羅氏族譜》隻有岡州知縣李叢芳,無保昌縣尹李春芳。我祖得姓,實自霍叔,春秋時爲太原人,故今稱太原郡。其遷南雄珠璣巷,或曰秦時徒中國民五十萬實南粵。或曰靖康間被兵南徙。未知孰是。宋末由南雄南徙南海。或曰嬉笑皇姑被谪,或曰匿皇妃罪谪。二說亦無稽,今惟述所知祖雲。霍渭厓《家訓》
    按:霍文敏聽說亦作存疑,珠璣作朱杞。未知所本,但仍爲一聲之轉耳。羅虞臣《司勳文集.家乘.教世篇》亦作朱杞巷。珠璣巷,予祖所由至番禺也,記先高士曰:當宋南渡時,從嶺内避亂諸豪際,暫依于此,因而南下,蔔居...則今珠璣巷不過寥寥數十人家,姓氏俱異,何吾鄉諸大姓。俱雲從彼至哉?予每過此。辄下馬盤桓,深信如所雲。其處有數石幢,刻内官監等姓氏,必宋元時梵刹,或者聚居爲鎮,以胡元之亂,遂空徙而南,俱不可知。夫自宋至今,不過四五百年,以予祖宗所居止,子孫猶不能識,況乎逆旅所值,能不慨然。黎遂球《蓮須閻集.度梅嶺記》
    按:高士,名密,字缜之,忠愍公文。
    又按:明李模撰《黎忠愍公墓志》雲:宋室南渡,有樂耕公由南雄徒居番禺之闆橋鄭,爲始祖。
    又按:南海佛山《霍氏族譜》稱:其祖正一郎家霍山之下。當宋靖康時,中原闆蕩。浩然去國。舟車南下,直抵粵之雄州,沙水村珠璣巷,喜村後以其土曠、地偏,去之。遊于南海,攜家舟次佛山,築室三月岡即今早市實爲發源地焉。後百餘年,珠璣故址以匿皇妃事發覺,徙居民一百九十七家,廬室蕩然,陵谷變遷不可複問,爲此。靖康中之由珠璣巷南遷者,即渭一家訓所雲,靖康間被兵南徒之說。
    東莞英村羅氏族譜羅氏手抄本,以新會泷水都蓮邊裏麥氏家譜,考其互異摘注于旁備考。
    又以番禺市橋《謝氏族譜》校其異同録下
南遷來由
市橋謝氏族譜一則(本标題爲編者加)
  宋季間新會泷水都蓮邉裏《麥氏家譜》作宋度宗鹹涥九年癸醜,謝譜不着年代,有宮人蘇氏。貌美性淫,貪私無已。一夕。上幸宮。失調雅樂,上怒,命下冷宮。時季宋宮禁不嚴。妃乃潛逃,無人知覺,自度不可複入,因扮作遊婦。混雜京省,蹤迹飄泊,所遇辄投。時有富民黃貯萬,系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人,貯萬備船運糧上京,遂得至關口市下(麥譜作至臨安灣泊)灣泊船隻,備牲酬福。時有歌舞近前,似有獻媚之态,萬見女貌美,稍以意挑之。女即下船,與萬言娓娓不已。願托以終身之事,因載而歸。後來上行敕複取蘇妃,而不知逃亡久矣。上怒,敕兵部尚書張欽(麥譜作張英貴)行文各省緝訪,經年無迹。乃複奏。上準歇。不行追究,不知貯萬聽遇之女子。即蘇妃也。已改姓胡,立爲寵婦矣。一日。其家人劉莊因隙走出(麥譜作家仆劉荘憾其主,走師詣英貴告其事,)揚洩弊端,傳溢京省。兵部官知此,恐上查究,乃詐謂民違法作孽。會同五府六部,所有文武官僚共掩前迹,密行計議,欲洗其地以滅迹。僞稱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有賊作亂,流害良民,冒挾聖旨準行,以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地方,擇地建築寨所,聚兵鎮守,應國泰民安等事。時貴祖有婿梁喬輝,(麥譜作羅貴祖者,其姑夫喬輝仕官爲指揮,謝譜亦作姑夫)現在京都,任兵部職方司,得聞聲息。遂遣家人密報。未旬月,部文行批立令照議,嚴行遷徙。時始興郡牛田坊五十八村,居民億萬之衆,莫不嗟怨惶惶!惟珠璣裹居民九十七家,貴沮密相通透,團集商議,以南方煙瘴地面,土廣人稀,必有好處,大家向南而住,但遇是處江山融結,田野寬平,及無勢惡把持之處,衆相開辟基址,共結婚姻。朝夕相見,仍如今日之故鄉也。衆議而相語曰:今日之行,非貴公之力,無以逃生,吾等何修而至此哉?今日之德,如戴天日,後見公子孫,如瞻日月。九十七人即相誓曰:吾等五十八村,居民億萬之衆,而予等獨藉公之恩。得賴逃生,何以相報?異日倘獲公之福,得遇沃壤之地土,分居安插之後,各姓子孫,貧富不一,富者建祠奉把,貧者同堂共飨,各沾貴公之澤,萬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無相害也。即簽名團詞赴縣陳告,準立文案文引,乃赴府告準案結引,立号編甲,陸續向南而行。(麥譜雲:以竹結筏,浮浈水而下,至連州水口,遇風筏散,溺斃男女無數至廣屬香山縣黃角大良,各投土人草屋安歇。分尋居住,成聚落焉。麥氏有五弟一妹及同族二百餘人。始居黃角。)所有案卷文引,備列于後。紹興元年仲冬望後志。赴始興縣告案遷徒詞(麥譜作赴保昌縣禀)
    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貢生羅貴,居民麥秀、李福榮、黃複愈等,團爲赴難。俯乞文引蚤救生靈事。貴等曆祖辟住珠璣村,各分戶籍,有丁應差,有田賦稅。别無虧缺,外無違法向惡背良。爲因天災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及今奉旨頒行取土築作寨所,嚴限批行,下民莫敢不遵,貴等思得近處無地堪遷徙,遠聞南方煙瘴地面,土廣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今備簽九十七名,曆情赴大人階下,伏乞立案批給文引。經渡關津岸陸,俾得路引遷移,有地安生,戴恩上詞。
    紹興元年正月初五日詞上(麥譜作鹹涥九年正月初五日,以下年号同。謝譜作開禧元年正月初五入,團詞人陸闾聖、羅貴等九十八人。)知縣嚴統化批準申太府施行。
赴南雄府告案給引詞
    始興縣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歲貢生羅貴,居民麥秀、李福榮、黃複愈等,連名團爲逃難,俯乞文引蚤救生靈事,貴等曆祖辟住珠璣村,各分戶籍,有丁應差,有田賦稅,别無虧缺,外無違法向惡背良。爲因天災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及今奉旨頒行,凡民莫敢不遵,貴等團思近處無地堪遷,素聞南方煙瘴地面,田多人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今開居民九十七人,團情赴大人階下,伏乞立案,批給文引,經渡關津岸陸,度衆生早得路遷移,安生有址,沾恩上詞。
    紹興元年正月初十日,團詞人羅貴等。(謝譜作開禧元年正月十五日給。)知府鍾文達批詞
    查得貢生羅貴等居民九十七人,原系珠璣村屬人也。詞稱遷移之故,行慮(麥譜作乃慮)集兵之擾,非有禁過(麥譜作禁迫)之例,準案給引,此照通行,方至止處,即傅該掌官員,告下複引,毋遺(麥譜作無違。)
  吏房書吏黃英茂行(謝譜作黃英羲)
計開赴難團詞人九十七名
    據市橋《謝氏族譜》抄本亦載此,共九十八人,惟多訛草,中有陸閑聖(以此名爲首)、羅元鼎、黃志經、陸世珍、羅之貯(馮同)、羅悅秀(馮同)、黃生逺、馮因條八人,爲羅譜昕無,餘有同異而已。
羅  貴    謝譜有,馮譜作貴祖、麥秀謝譜作麥舜,馮譜亦作秀
李福榮    謝、馮譜有
李應元    謝、馮譜有
伍  悅    謝、馮譜有
吳孟魁    謝、馮譜有
譚君可    謝譜有,馮作居可
張汝學    謝、馮譜有
馮彥彩    謝作馬彥,馮同。
馮三才    謝、馮譜有
陸道思    謝、馮譜有。
梁淮      謝、馮譜作繼
麥信可    謝作超,馮作照。
吳仲賢    謝、馮譜有
黃複愈    謝、馮譜有
陸以信    謝、馮譜有,馮又雲:别無以字
曹一常    謝、馮譜有
鄭二元    謝、馮譜有,馮譜鄭作鄧
周彥才    謝、馮譜有。
譚廣信    謝譜作廣作,馮同
馮元昌    謝、馮譜有
胡漢瑞    謝、馮譜有。
高易思    馮作易恩,謝譜作易昌。
黃  義    謝譜作黃義全。馮作黃年義。
何大參    謝譜作彥,馮同。
陳世卿    馮作陸世興。
黃可潤    馮作王可閏,謝譜作沙潤。
周觀達    謝、馮譜有。
趙世常    馮同,謝譜作峰,誤。
梁弘益    謝譜作孔益,誤。
周君義    謝、馮譜有,馮别君作居。
陸雲遠    謝、馮譜有,馮又雲:别作逺信。
蘇汝卿    謝譜有,馮作汝興。
高子啓    謝、馮譜有。
胡勝章    謝、馮譜有。
蔡春澤    謝譜作葉春澤。
吳國禮    謝、馮譜作國孔。誤。
歐以信    謝譜作高以信。
陸潤成    馮作閏成,謝譜作闾誠。
文可大    馮、謝譜作可泰。
黃仲貴    謝、馮譜作仲賢。
譚文廣    謝、馮譜有。
黎人傑    謝、馮譜作仕傑.
李伯宗    謝、馮譜有。
李德裕    謝譜作德譽。
黎元海    謝譜作元滿。
吳永奇    謝、馮譜有。
趙汝榮    謝、馮譜有。
湛英奇    馮同,謝譜作奇英。
黃文富    謝、馮譜有。
蔡二齊    謝、馮譜作三齊。
馮大澤    馮作元澤。
李子龍    謝、馮譜有。
黃天挺    謝譜作大廷,馮作大建。
梁淳化    謝譜作化道。
何汝祥    謝、馮譜有。
黃悅中    謝譜作悅志,馮同。
伍之露    謝、馮譜有。
盧明遠    馮同,謝譜作達。
郭子交    謝譜作子文,馮同。
黃秀系    謝譜作至系,馮作者系。
阮可益    謝、馮譜有
區孔道    謝、馮譜有。
高  速    謝譜作呂遠。
湯  佐    謝譜作仁佐。
馮道立
黎聖進    謝譜有。
李聖悅    謝譜有,馮雲:悅聖。
馮元澤    謝譜作元舉。
陳子籠
譚廣孚    謝、馮譜有。
周伯通    謝、馮譜有,馮又雲:别通作道。
陳世興    謝、馮譜有。
謝忠卿    謝、馮譜有,馮又雲:别謝作譚。
黃聖永    馮同,謝譜作聖作。
陸榮澤    謝、馮譜有。
黃文禮    謝、馮譜有。馮又雲:别黃作莫。
黎文達    謝譜有,馮作文遠。
何鵬羽    謝譜有,馮作鵬遠。
寥德舉    馮同,謝譜作德峰。
吳仁禮    謝、馮譜作士禮。
黃棠      謝譜作棠,馮作賞。
何一裏    馮同,謝譜作一星。
伍顯才    謝譜作顯,馮同。
溫大化    謝譜有,馮作湯大花。
尹中奇    謝,馮譜有。
黃元生    馮作悅生。
陳世道    謝、馮譜有 。
李子才    馮同,謝譜作子材。
馮元愈    謝、馮譜作元俞。
黎成初
麥  全    謝、馮譜有。
馮德恩    馮作恩德。
周子逵    謝譜作子遠,馮作子達。
曹元瑞
珠璣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銘
麥譜作三十五姓,無此銘。
馮譜作三十四姓,有呂、郭、王、謝,無楊、劉、鄭、莫、表中呂遠、羅鼎弼,疑是謝譜之羅元鼎、羅之略與謝譜同,李備輿、葉春及羅悅香,謝譜同,皆此表所無。
珠璣流徙,羅湛鄭張,尹文蘇謝,陳麥盧湯。
溫胡趙伍,曹歐李梁,吳馮譚蔡,阮郭寥黃。
周黎何陸,高發其洋,九十七人,開辟煙瘴。
三十三姓,永鎮南方,子孫萬代,爲國棟梁。
文經武緯,愈遠愈昌。
按:以下編姓,非羅譜原文,錄以備檢耳。
羅一貴  湛一英奇  鄭一一元  張一汝學  尹一中奇  文一百大  蘇一汝卿  謝一忠卿  陳四世卿  子龍  世興  世道  麥三秀  信可全  盧一朋遠  湯一佐  溫一大化  胡二漠瑞  勝章  趙二世常  汝榮  伍三悅  之露  顯才  曹二一常  汝瑞  歐二以信  孔道  李七福榮  伯宗  子龍  子才  益元德裕  聖湯  梁三淮  弘益  淳化  吳五仲賢  永奇  國禮  盂魁  仕禮  馮八彥彩  元昌  三才  大澤  道立  元澤  元愈  往思  譚四  廣信  文廣  君可  廣孚  蔡二二齊  春澤  阮一可容  郭一子交  廖一德舉  黃十二複愈  義  雲  悅中  可潤  仲貴 文富  秀系  聖永  文禮  天挺  元生  周五彥才  觀達  君美  伯通  子逵  黎六孔昭  元海  聖進  文達  成初  人傑  何四大參  汝祥  鵬羽  一裹  陸五以信  道思  聖遠  潤成  榮澤  高四裕思  易思  子啓 遠
本府文引
    嶺南道南雄府爲逃難給引早救生靈事,本年正月十三日,據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貢生羅貴等連名呈稱前事,内開:爲天災人禍,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及今奉明旨頒行築土設寨所,因思近處無地堪遷,遠聞南方煙瘴,地廣人稀,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等情到府,據此案查民貢生羅貴等九十七名,案非惡孽民氏,(謝譜作素無孽官,矜醇民。)爲此合就行給文引,批限起程。凡經關津岸陸  此照通行  毋得停留阻禁,方到此處,合應行赴該府州縣屬立案定籍,(繓謝譜作繳)報文寅尉造冊轉報施行。
    謝譜此下有雲:右引給付陸闾聖、羅貴等九十八名照報通行。
    紹興元年正月十五日绐限四月二十日(繓麥譜作繳,謝作開禧元年正月十五日給。)
    吏房書吏黃茂英行(謝譜作英義)
    即于是年正月十六日,攜長男大用,次男利用,三男巨用,四男期用,五男曦等及同文引九十七人,向南而來。四月二十六日,方至岡州、大良、都古朗等村,憑土人龔應達接歇數日,乃會同齊人九十七名,赴州縣告案,立籍繓引,憑土人龔應達保結。(麥譜雲:是年三月十六,同文引等九十七名,并親眷附行甚衆,二十六日至香山縣岡州、大良,憑土人馮天誠接歇數日,會同來人赴縣告案,立籍繳引丈,馮天誠龔應達等保結赴縣。
赴岡州告案立籍繓引詞
  爲逃難案生團情事:貢生羅貴,居民麥秀、李福榮、黃複愈等,原籍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貢生羅貴等陳情,俯乞立案,安廣州、岡州、大良等處定籍,安恤生靈,上繕國課事。(麥譜作上善國粒。)貴等祖曆辟住珠璣村,各姓開分戶籍,有丁應差,有田賦稅,别無虧缺,外無違法向惡背良,天災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及今奉旨頒行取土築設寨所。嚴限批行無遺等因,近處無地堪遷,遠聞南方煙瘴,土廣人稀,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本年正月初十日,赴府立案批引,嚴限正月十六日起程,沿途經關津岸陸,此照通行。于本年四月二十六日(麥譜作四月十三日,邑屬大良,)來到邑屬岡州、大良都古朗甲朗底村,盤費乏盡,難以通行,借投土人龔應達草屋,未敢擅作窩兜。百口相告簽名粘引,團赴岡州大人階下,俯乞立案,安插各處增圖定籍,保恤生民,仍乞批執照繓引施行,庶子孫萬代,戴恩罔極上詞。紹興元年五月初六日團情貢生羅貴等叩呈。
岡州知縣李叢芳批詞  按:新會志職官表,無叢芳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貢生羅貴等九十七人既無過失,準遷移安插廣州、岡州、大良都等處,方可準案增立圖甲,以定戶籍,現辟處以結廬,辟地以種食,合應賦稅辦役差糧毋違,仍取具供結冊,連路引繓(麥譜作連引繳)赴岡州。
羅貴等之供結
    紹興元年正月十三日(麥譜作八月十三日,)團情貢生羅貴等居民九十七人,蒙州官準案,逐一編定新圖,開報排裏,分住各村,具結報投州應造冊務,大良都古朗底村開圖居民新增都圖,以定戶籍,新充新圖一甲裏長羅貴,裹排麥秀、李福榮、黃複愈、黎孔昭、吳孟魁、何大參、鄭一元、胡漢瑞、趙世常等,今相與結爲奉上明文行勘攢造黃冊事,貴等原系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圖民籍,原住珠璣巷,爲因天災地劫民荒,及今奉旨頒行取土築設寨所。嚴限批行,貴等備開九十七名,團赴本府蒙案批引遷移,來到邑屬大良都古朗甲朗底村,下擔歇腳,備情赴台,蒙準議增立圖,編立十排格眼該掌約束九十七人,各閃土以種食,辟草以結廬,聊爲窩兜,今蒙上取具供結應造冊務繓引等因,遂一遵依,合同裹排人戶各備開單情由,逐一分勘,中間并無隐匿,如虛甘罪,所供是實。
單開供狀(麥譜作八月十八日羅貴祖等供狀)
    立供狀系南雄府歲貢生羅貴,年方四十六歲,系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圖民籍,住沙水村珠璣裏,奉例告案批引遷移。來到邑屬岡州、大良、都古朗、甲朗底村,盤纏乏盡,難以通行,結草歇腳,備情赴州,蒙準批以增圖立甲,以定戶籍開辟新圖,結草爲屋,種蔬爲日食,随時度活.今蒙上司明文行勘攢造黃冊等事,羅貴戶充新圖第一甲裏長,今将本家新收丁産,逐一開報,中間不敢隐瞞,如虛甘罪,所供是實。
計開男女人丁(麥譜無以下文)
    家男五口,男子未成丁四口。本身年四十六歲。長男大用,年方二十六歲;次男利用,年方二十二歲;三男巨用,年方一十八歲;四男期用,年方一十五歲。
    男丁未成丁一口。婦女一口,阿鄭年方二十歲。家仆二名,林昌、張進
    仆男未成丁三,阿達、阿祿、阿勝。仆婦二名,仆女一口。
新收田産
    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畝二分二厘毫秋糧正耗納米六鬥四升三合二勺四抄。一田土名朗下底,一号共一十九畝一分二厘二毫,秋糧正耗六鬥二升二勺三抄。一民田每畝三升,則加耗二合一勺計。一民地土名高處地,稅五分五正,秋糧正耗一升六合一撮,一民塘每畝五升,則加米三合一抄,一塘土名山子下,稅四分,秋糧正耗米二升一合四抄。
  計 
車屋三間,草牛二頭。
    按:以上俱據東莞英村《羅氏族譜》抄出;又按:譜中羅貴傳,稱貴生于神宗熙甯四年辛亥。據此則紹興元年,貴年已六十一歲,與供狀不符(一說,生辰失詳),子大用墓志,則又稱大用生于徽宗崇甯元年壬午,終于孝宗隆興元年癸未,此又與供狀稱紹興元年。年二十六不符,當日三十歲乃合,其由珠璣巷來岡州,實在鹹淳前。與各家譜不同。
    又按:新會良溪《羅氏族譜》載:始沮琴軒自宋高宗紹興元年,因避蘇妃之難,由珠璣巷遷新會朗底,即良溪也、與此譜同。琴軒即貴之号。
    又按:英村羅氏譜雲:宋紹興元年,琴軒始居岡州朗底村,生子清之,清之生翔,始徙居東莞英溪,時紹興二十八年。
又按:明陳琏《琴軒集.寶安羅氏族譜序》雲:寶安之羅爲邑着姓,其先南雄人。當宋南渡後,有諱某者始來寶安,樂英溪山水之勝,因居焉,七世孫亨信。由邑亨庠生登永樂二年進士。
 
 
南來歲月考
    《小榄麥氏族譜》一則(光緒十九年刻本)
溯我族由雄南下之始,據舊譜雲:宋度宗鹹淳八年九月,祀明堂,賈似道爲大禮使。禮成,幸景靈宮将還,遇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貴嫔兄顯祖爲帶禦器械,請如開禧故事,卻辂乘逍遙辇還宮。帝曰:平章得毋不可。顯祖給曰:平章已允。帝遂歸。似道大怒曰:臣爲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帝固留之不得,乃罷顯祖,涕泣出貴嫔爲尼,似道始還。見《綱鑒易知錄》。由是貴妃出宮,作鈔化狀,肆行丐食。有南雄保昌縣富民張貯萬《藤陰小記》作黃貯萬運糧入京,船泊關口市,備牲酬福。此女下船丐食,衣雖藍縷,而豔異常人,張憐其無依,遂挈歸保昌牛田坊。一說謂妃至南雄溺水而死後帝欲複貴妃,敕兵部張英貴行文各省嚴緝,查無蹤迹,已回旨準奏不行蓋貯萬已将胡妃改姓爲妾,陰秘其事。會張之逆奴背主,含恨揚洩,傳溢京師,英貴恐上究不便,乃會同六部九卿計議,僞稱始興有賊,流害平民,請旨于牛田坊建興艮平寇寨,屯兵鎮守,督民遷徙。牛田坊凡五十七村,惟珠璣巷同裏九十七家共議南行,聞南方煙瘴,地廣人稀,田多山少,可以合處辟居,乃告有司給路引南徙。時保昌嚴縣主準申南推府鍾文達立案,批發路引。我祖必達公兄弟五人長必榮、次必秀、三必達、四必瑞、五必雄相與挈家二百餘口,于鹹淳九年二月十六日起程抵廣州,五月十五日至香山黃旗角鄉,未幾,遂分居各屬雲。說與南海冼氏族譜大略相同。惟東莞張明經璐《桑梓識夫續編》。謂此宋理宗時事,理宗寵妃蘇氏,與東宮不合,越宮潛逃,飄泊流徙。有南雄富民黃貯萬,奉公運糧入都,還停吳城下,蘇易眼作丐婦歌唱而前,萬異其貌,匿而納之,挈歸南雄雲雲。事載東莞英村《羅氏族譜》。并載紹定元年正月按:今抄本英村族譜作紹興元年批發路引。按紹定元年,迄鹹淳八年,相距四十五載。既有紹定路引,則此說或較有據,而我族南來各譜,又有謂紹興間金人南逼,有謂紹定間宋政日非,廣州地遠土饒,故無事南下者。究之事遠年湮。傳聞異詞,歲月不無訛舛,而揆厥時勢,當不離南渡後紹興間者爲近,決不在鹹淳間時也。蓋五必公科仕生卒,雖前後參差,難于核實,然以别房沖霞譜考之,則伊始沮遁涯公。由紹興六年避亂而至。我五必公之來,應與同時。若來自鹹淳九年,則後六年而宋室遷矣,子孫即爲元人。何以各譜數傳後尚稱宋人耶?考沙頭房舊譜稱,南雄遭變,必秀公在雄先逝。挺芳公随伯叔南來。則其墓應在于雄。今西郎有五必公墓,惜四必墓碣不存,惟必秀公墓石無恙,中題宋故麥必秀公墓,左題時德佑元年乙亥,右無立石人名,考其時乃在鹹淳九年後兩載。此墓或扶柩來葬。或葬衣冠,或公實至廣州而卒,其墓石亦重修之日所立。故無立石人名,定非卒時初葬之歲,此不足援以爲鹹淳九年南下之證也。又姑無論沙頭房舊譜載必秀公第七傳奮雷,任宋陽江尉。按:《五山志林》雲:麥奮雷宋鹹淳間進士此尚可疑,乃按我榄舊譜,載黃角有宋故六九秀才墓六九,必達公第四子,碑刻寶慶元年乙酉十一月丙午,葬于武山之原,則五必公南來。必在寶慶以前。若自鹹淳九年,不傳在六九公四十九年之後乎?大抵五必公誕生,約在北宋元豐、元佑間,各譜所載仕宦科名,多與徽、欽、高三宗、之世吻合,則五必公南遷應與遁涯公同在高宗紹興初年矣。縱非同時,揆其前後,終不出高宗孝宗之世,爲南渡後遷來無疑。鹹淳一說,或後世傳聞之誤,未可知也。後必有能考據而辨之者。
 
 
馮栻宗《九江鄉志》一段
    先是鹹淳六年,诏徙保昌民實廣州,十年甲戌正月朔(張氏家牒作九年六月)蓋傳聞之開衆至九江大洋灣,筏破登岸大洋灣地。今日破牌角以此,散處其地,本鄉生聚,自此始蕃。黎春曦《九江鄉志》。
    謹按:  《通鑒綱目》成淳六年無此诏。而黎志言之鑿鑿。當有所本。考《通志.陳猷傳》,其先汴梁人。金陷汴播遷南雄珠璣裹。成淳間世事日非,遂移家新會下峒。可見其時雖非诏徒。亦多相率南奔,又按:黎志謂我廣州各家族譜。其始祖多自南雄珠璣巷來,釋一靈廣東新語,羅天尺自序家譜,并同此說,今觀鄉内始遷之祖,或以保昌爲号。或以南雄珠璣爲号,亦足相證,至雲胡妃逃難、雄慮禍南徙,各家譜牒皆曆言之,而黎志不從,蓋當時賈似道專政虐民,毒流速迩,成淳八年,至脅制其君。出胡美人爲尼。或因此相驚,遂至訛言四起。胡妃逃匿事不必存,而慮禍南徒。想亦當日實情。黎春曦《九江鄉志》二段宋鹹淳六年,诏徙保昌民實寅,十年正月朔,衆至九江大洋灣,筏破登岸,散處我鄉生聚,自此始繁。
破牌角在大洋灣。我廣州各家族譜,始祖多自南雄珠璣巷來,相傳宋鹹淳間,有胡妃逃死珠璣,鄉人慮禍,相率結牌筏挈家順流而下,至九江大洋灣,牌爲水漂壞,因登岸散處,其地以此得名。胡妃事涉不經,或考《綱目》鹹淳六年,徙保昌民實廣,則北江水淺乘桴而來,事信有之。黎春曦《九江鄉志》二
 
 
《九江朱氏家譜》二段  (本标題爲編者加)
    羅天尺曰:予讀廣州巨族譜,多遷自珠璣巷,幹隆己未,計偕歇嶺下,訊土人,果有珠璣裏,殊鮮衣冠族,何陵谷變遷,一至此也,随閱胡黃門《保昌志》,紅梅司屬村、有上北一都,都有沙水街,近塘汛,想所謂沙水村,舊傳匿蘇妃,即其地也。《九江朱氏家譜》
    黎氏雲胡妃、羅氏雲蘇妃,俗說不實,流爲丹青,足征其事之淆僞。同按:  《羅氏旋譜》作蘇妃,  《麥氏族譜》作胡妃,或以爲一聲之轉趙天錫《甯陽雜存》  一則天钖字魯庵,新寜人,光緒年初舉人
    邑中各族始祖。多雲自南雄珠璣巷遷來,皆雲因胡妃事,據各族譜雲:宋度宗鹹淳八年九月。明堂禮成。帝祀景靈宮,天大雨,賈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貴妃之兄顯祖爲帶禦器械。請卻辂乘逍遙辇還宮。帝白:平章雲雲,顯沮給曰:平章已允乘逍遙辇矣。帝遂歸。似道大怒曰:臣爲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頂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帝留之不得,乃罷顯祖。涕泣出貴妃爲尼。出宮後逃去,爲商人所得,攜歸南雄珠璣巷。後商人知其爲貴嫔,不敢留,複令逃出,爲強暴所淩而死。是時南雄人訛傳朝廷将加罪于珠璣巷,故居人逃竄于南方海濱雲。按:  《宋史.賈似道傳》載其事,但雲出爲尼而已,商人攜去瑣事,史文不載,亦未可知,然居民逃散。必有其事也。又按:  《宋史》顯祖是貴嫔父,《續通鑒綱目》作貴嫔兄,與各族譜所載同。
蘇廷鑒《蘇氏族譜》  一則光緒間刻本  廷鑒南海人
珠璣巷得名,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爲南雄敬宗巷孝義門。其始徂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與珠璣縧環以旌之,避敬宗諱,因改所居爲珠璣巷,在沙水寺前,宋南渡後,諸朝臣多家于此。按各族譜載。由珠璣南遷,前後兩次不同:  一爲宋高宗紹興元年,鄉民因天災流行。又奉旨取土築寨,民懼集兵之擾,羅貴等九十八名呈請給引南遷。三月十六日起程,四月初三赴南海縣立案開籍,其引載有蘇汝卿、蘇汝相姓名,此前次由珠璣巷南遷也;一宋末益王昺景炎元年,即元世祖十三年九月,呂師夔等将兵入梅嶺。趙缙遣曾逢龍、熊飛禦于南雄。逢龍戰死,熊飛奔韶州,守将自立以城降。飛率兵巷戰,兵敗赴水死,時宋末民避兵燹,亦由珠璣巷南遷,此後遷居也。光緒庚辰,兩度梅嶺,考志書及古迹。猶睹珠璣樓、珠璣巷、沙水塘、儒林裏舊址,前去梅關即大庾嶺,南康、南雄北屬南安,廣東、江西兩省,以此分界。
 
 
《粵東簡氏大同譜》  一則  戊辰印本    簡朝亮纂
按:幹隆時南雄府,南漢曰雄州,末曰南雄州,嘉慶十二年,複曰南雄州,自北方而至嶺外者,所必由也。或偶旅焉,或久旅焉,其由南雄來也,有由然矣。吾宗之來有先後,而舊譜多言南雄珠璣巷者,以此故也。湖湧系渭源公曰:珠璣巷在今南雄府北三十裏沙水村,路旁有鐵舍利一座,其舊址也。昔嘗往來其間,地甚湫隘,可二百餘家,此渭源公親曆者焉。按:渭源生當在幹嘉間。今以釋一靈《廣東新語》考之,珠璣巷者,本敬宗巷也。唐張昌之先,爲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唐敬宗寶曆元年,朝廷聞其孝義,賜與珠璣縧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谧,因改所居爲珠璣巷,縧與韬通。或曰河南洋符縣有珠璣巷,宋南遷者,僑南雄爲故居巷名,此無征也。又按:吾宗各譜,有由南雄來者,以其時南雄有胡妃逃至,于是珠璣巷人慮禍及,故相率而遷,蓋相傳雲然,廣州諸家族譜亦多雲然。今考宋史度宗鹹淳八年秋九月,有事于明堂,賈似道爲大禮使,禮成大雨,似道期帝雨止乘辂,胡貴嫔之兄顯祖爲帶禦器械,請如開禧故事,卻辂乘逍遙辇還宮。似道大怒曰:臣爲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帝固留之不得,遂罷頭祖。涕泣出胡貴嫔爲尼,似道始還。由是言之,殆相傳胡妃逃至之由也,然或雲投寺,或雲溺水,或雲風病死,言人人殊。則亦疑以傳疑雲爾。故妃或作蘇妃。有以南雄府始興縣公憤爲匿逃妃說者,惟宋南雄稱州,非稱府也。宋分始興縣地爲保昌縣,胡黃門《保昌志》紅梅司屬有沙水街,蓋沙水村所由名也。珠璣巷存焉。苟非公憤之文,則保昌本始興分地,可通稱矣。若宋之公牍,豈有稱保昌爲始興,而違宋制乎?按又或曰宋鹹淳六年。诏徙保昌民實廣州,此在潮賊王興寇廣州之後,故有言由南雄來遷者以此故也。
 
 
《敬學軒文集》十
香山小榄何氏先世居北方,遠祖前鋒公以蔭補郎中,值北宋末中原多故。挈家南徙,流寓南雄珠璣巷,後遷香山小榄鄉,至六代祖,以捐粟赈饑,獲旌于朝,其後子孫蕃衍,衣冠之盛.甲于一郡。人以爲陰德之報雲,記廷槐《敬學軒文集》十《柳州大守何敬亭墓表》
  按:前鋒即十郎。
何大佐《榄屑》  一則    (此标題爲編者加)
    吾族自瑊祖得始受氏以來,曆五十二世,至始祖貴十郎公,與伯祖貴九郎公。自雄州珠璣巷來至榄都,爲吾族兩房始沮,但播越之餘,譜帙散佚,生終諱字無傳。  《南雄水木記》雲:于大宋端平間。兄弟世居南雄保昌珠璣巷。至度宗鹹淳八年壬申,诏出貴妃胡氏爲尼。九年癸酉,胡氏颠狂出溺水郡。顧按:二字傳抄有誤賈似道奏民間收匿。大索之,十月甲戌正月,人民畏懼。舉族奔逃,時無舟楫,我祖兄弟砍竹爲插,乘流漂泊。夜半突至連州江口,潦水沖散.時偕伯祖九郎公及男仲遠、仲達.侄七三、七四,奔南海縣西淋部華桂坊住歇,既而之小榄鳳山下,蔔室三角社居焉,卒葬于鳳山。今山麓兩墳,嶄然并峙,爲兩房發洋之地,每歲清明日墓祭,親行典禮,風雨不改。何大佐  《榄屑》《南海鶴園陳氏族譜》一段
    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歲,懷王妃胡氏(原注一載蘇妃,)逃于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溺水,至次年行文訪查,民慮及難,各挈家逃竄荔枝山下者萬餘人,遂結竹爲牌。順水漂流,乃狂風大作,牌散,溺水死甚多,旋至一處,見岸上童子。問之,得悉裹中有忠勇将軍,甚顯靈,從即赴祠祈禱。後抵連州水口,始各奠居,故我祖來寓于佛山,其一支分在本鄉晚市城,(原注雲:據花縣憾田房譜修)
    按南海陳氏譜據花縣譜修,足廣異開,但荔枝山未詳其地,忠勇将軍未詳何神耳,牌散之說與九江鄉志同,荔枝山與小榄李族譜說同。
《南海九江關樹德堂家譜》  一段  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漢壽亭侯,宋鹹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璣裹閱七年,始祖諱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再徙南海九江鄉。曆宋而元而明而國朝,傳已二十有六,丁衆幾于五千。  《關兆熙家譜序》我祖名貞,徙自南雄,謂避妃難,說亦難通。  舊譜謂宋鹹淳九年,傳言懷王胡妃逃匿南雄珠璣巷。衆慮禍及,乃相率徙避,胡妃雖有,懷王則無,況稽宋史,年号不符,按:宋史鹹淳八年九月,有事于明堂.賈似道爲大禮使。禮成大雨,胡貴嫔之兄顯祖請如開禧故事。卻辂乘辇還宮,似道欠怒,氣罷,上因留不得,乃罷顯祖,出胡貴嫔爲尼。似道始還,胡妃事,或因此僞傳,然事在八年,與九年不符。又度宗本紀,德祐中,封建安郡王,寶祐元年。封永嘉郡王,二年追封忠王,景定元年立爲王太子,五年十月,理中崩即登帝位,未嘗封懷王,伯仲偕行,友于已見,骸骨不離,孝無常變。舊譜謂始祖貞偕其弟俊,攜父母骨殖,至本鄉現葬初祖處,排破登岸,遂奉骨殖安葬于此。後因名其地,爲破排角。按破排角即大洋灣,在本鄉沙口,西江至此。浩瀚無際,舟楫常遭風漂壞,破排角或以險得名,舊譜竊恐未考。宗之譜題詞初祖南雄配梁氏,合葬本鄉大洋桴排骨蒲魚山,又名魚蝦出海,始祖貞偕叔祖俊奉公骨殖葬于此,始祖貞号赤岡,宋鹹淳間偕弟俊由南雄珠璣巷移居廣州府南海縣九江鄉。同上
九江關氏,其自雄州珠璣巷遷至,則宋鹹淳年間,以避兵行也,十一傳而有進士骥。  區慶雲《定香樓集二.前灣關公墓志銘》
九江陳氏始祖曰海漁,由南雄珠璣巷下遷南海九江,七傳至永州司馬良珍。朱氏《傳芳集》載:朱伯蓮玉山縣知縣,昆泉陳公墓志銘
    按:良珍嘉靖二十八年舉人,見《阮志.選舉表》。
順德桂洲裏村陳氏,自始祖甯波由南雄遷居桂洲裏村,自某世祖徒居邑城北關後,遂家焉。龍廷槐《敬學軒文集十一.陳璞園先生行述》
《嶺南洗氏宗譜》八段(本标題爲編者加)
大良房一世祖榮,字千三,号萬一,宋處士,神宗元豐元年戊午,由南雄珠璣巷遷居省城西隅。是爲始遷之祖《嶺南洗氏宗譜》
平地房宋處士曆全祖。由南雄珠璣巷徙居古岡紫蓮坪。後遷鶴山平地嶺。爲平地旁始遷之祖。同上
    按:譜載曆全至其孫招彩,始稱元人  鶴山江谷房一世沮伯滌,宋戶部員外郎。鹹淳間由南堆珠璣巷初遷綏州馬岡,後改遷江谷,江谷在肇慶府廣甯縣八十餘裏,同上
羅格房,宋鹹淳間,保昌民因事移徙。始遷祖處士文玉号南璣。率其族由南雄珠璣巷遷廣州,挈家乘筏,順流而下,旅罟南海江蒲司羅格鄉。南海練岡房一世阻衍深号聚庵,宋儒士,度宗鹹淳末,由珠璣巷遷廣州,居南海扶南堡。
大桐房一世祖樵南,當宋末元師肇亂,挈眷由珠璣巷遷南海大桐堡。
簡村房一世阻源盛。宋象州學正,鹹淳間由珠璣巷遷南海西樵山麓簡村。
宋處士臯宗阻。由南雄珠璣巷遷居番禺鹿步司冼村鄉,俱同上
按:九十七人中無冼姓者
 
 
《新會鄉土志》一段
新會近城大口沖清化關西塾馮族。爲宋新會郡太守馮業後。其二十二世孫元昌,鹹淳九年挈兄弟七人,自珠璣裏遷香山大良角。又十世遷新會。  《新會鄉土志》:
    按:九十七人中,有馮元昌、馮彥彩、馮三才、馮大澤、馮元澤、馮元愈、馮道立、馮德思,殆即此七人。
《順德縣志》一段
萬曆三十六年《陳太初墓志》雲:先南雄珠璣人。宋紹興四年來居大良西口山。是爲始祖,妻蘇,子振庠,隆興元年卒。合葬本山。  《順德縣志.雜志》
    按:此爲紹興初之南遷者石刻,較可據。
《小榄麥氏族譜》  四段
麥必達焉鐵杖十六世孫,自南雄保昌遷香山之黃旗角,十九世元俊。元至治間,又遷小榄
麥必榮,字尚仁。登宋崇甯癸未貢選,官至奉政大夫,由南雄始遷東莞,請康烏沙橋東。  《小榄麥氏族譜》
麥必秀,字尚義,登宋政和丙申鄉貢,宣和二年,授江西南康縣知縣招讨尉,由南雄始遷南海麥村,子個,淳熙戌戊進士,官兵部郎中。
    按:此疑即九十七人之麥秀。
麥必瑞,字尚智,由南雄始遷番禺。
麥必雄。宇尚信,弱冠從諸兄遷徙,一旦複歸南雄,後再至廣州,居新會。帝昺時,出谷赈濟。
《香山仁都麻洲李氏族譜》及其它
《香山仁都麻洲李氏族譜》雲:先世居南雄珠璣裏,宋季避亂來廣州新會,鹹淳七年始遷祖桂窗,徙居香山仁山下。
    按:此亦南徙在鹹淳九年者。
又麻洲藍族,宋鹹淳間至自南雄珠璣巷。香山隆都劉族,始遷祖汝賢,父仲敏宋宣和進士,官南雄剌史,僑寓珠璣,避兵至廣,子汝賢。紹興末徙邑東鄉。
    按:此同上在鹹淳前。
香山榄都小榄梁族,厥祖宏益由南雄珠璣巷遷古岡州,又遷小榄分二族:一松隐祖族,一毓靈祖族。
    按:梁宏益爲九十七人之一,僅可考見者如此,南來年日亦未詳。
按:又有梁氏始祖淳化,字緒庵,由珠璣巷遷居小榄按:此亦九十七人之一
 
 
散處各地諸姓族考
榄都小榄李族,始遷祖必貴,宋鹹淳間由珠璣巷避亂荔枝山,斬竹結筏,随流抵榄鄉亭子步奠居焉,即今泰甯坊也。
又有李氏始祖原吉,字凱祥,其先南雄珠璣巷人,宋贈太常卿,某徙新會,明洪武初徙小榄。
隆都叠石餘族,始遷祖文舉,至南雄珠璣巷。
良都槎橋鄉郭族,始遷祖緻正,又作緻政,由南雄徙邑城麻洲。
鴉岡郭族,始遷祖原吉,至自南雄珠璣巷,蔔居麻洲,俱同上
楊泗僑,原居南雄府保昌縣沙水鄉珠璣裏,因元兵擾攘,逼近南雄,于宋嘉熙元年丁酉偕婆及二子,來至香山,蔔築平岚,後見北山風水秀麗,遂徙居焉。卒于大元丁卯四年。  《北山楊氏家譜》
雷複,字陽升,河南祥符人。父潮翁,當甯宗時,以進士同知南雄府事,複習庭訓,由鄉貢登進士第,理宗時,晉大理寺正卿。  (爲賈似道所抑,求退不許》因丁母憂遂來南雄。依父守制,繼丁父憂、眼阕,遂不起,隐于南雄沙水村珠璣巷(自是緘口不言世事)。子震南,景定辛酉解元;震龍,鹹淳丁卯解元,後遷于廣州新會之古博裏(原按:古博,今屬開平,時鹹淳九年癸酉八月也,)卒年九十有奇,葬于古博裏鴨山,其子孫綿衍于文章鬥洞,遂聚族焉。光緒《新甯縣志》南海綠潭李氏,其先南雄之珠璣裏人,文林郎秀成之子志可,始由雄州徙南海綠潭華木岡,傳五世生瑛,瑛生能,即石泉,能生尚桂,号敬齋。嘉靖辛酉明經,隆慶辛未谒選天官,爲新城師,擢繁昌今,官至浔州府通判,區慶雲《定香樓集二.敬齋李公墓志銘》。
南海大渦張族,宋由南雄珠璣巷遷居西樵大渦鄉。始祖應秋,妣何氏。
《南海大渦鄉張氏族譜》
南海石岡李族,始遷祖鹹,字亨之。宋鹹淳十年,由南雄珠璣巷遷居南海沙頭堡石江鄉十二世士清,由石江遷簡村堡吉水鄉。  《李氏族譜》
新會瑤溪區族大始祖鎮南,字朝弼,宋紹興二十七年舉賢良,賜進士,曆任浙江招讨使,由南雄珠璣巷遷居新會盧沖文奇裏,至四世韶暹,遷開平縣睦岡鄉,十二世子禮,由睦岡遷新會瑤溪鄉,爲始遷祖。  《區氏族譜》
南海海舟梁族,始祖宗溢,由南雄珠璣巷蔔居南海、西樵、海舟堡、海舟鄉冠甲裏:  《粱氏族譜》
順德古樓馮族,始祖祯頤,字三才,宋承事郎,由保昌縣珠璣裏遷居南海縣古樓鄉,今隸順德。  《馮氏族譜》
鶴山隔朗陸族,始祖順宗,宋建炎間,由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遷居新會縣古岡州,四世德明,成淳四年解元,于元貞元年,奉母由古岡州遷居窯頭新村,後再遷古勞都隔朗鄉。  《鶴山陸氏族譜》
山場吳族,始遷祖學士,宋鹹淳九年自南雄保昌縣沙水村遷居,山場屬香山山場鮑族,始遷沮允瑜,由南雄珠璣巷遷居按鮑族現已二十五代,當是宋時遷至。南屏張族,始祖萬人。宋鹹淳四年自南珠璣巷遷來。譚井劉族,始祖梅岡,由南雄府珠璣巷遷居新會小澤鄉、懷仁鄉、後遷香山南界湧。
鴉岡劉族,始祖中行,宋代由南雄珠璣巷遷居香山城。
平岚林族,始祖鼎英,自宋代由南雄移居香山。
大都窈窕陳族,始祖孟義,元代自南雄珠璣遷居。
四都藜村梁族,始祖宣祿,由南雄珠璣巷遷來。
麻子陳族,始祖貴卿,原籍南雄珠璣巷,宋鹹淳十年,因避難徙新會,轉徙香濠湧嚴族,始遷祖漢臣,宋末由南雄珠璣巷遷至邑之東郊。
孫族始祖永奇,自珠璣巷遷羊城移居小榄。
吳族始祖其先,由南雄遷順德大良,五傳遷小榄。
杜族始祖渭隐,由南雄珠璣巷遷居小榄。
甘族始祖佑卿,由南雄珠璣巷遷小榄。
石族始祖聯英,由南雄珠璣巷遷小榄。
朱族始祖杭清,由南雄珠璣巷遷小榄。
鄧族始祖其先,南雄珠璣人,後徙順德甘竹,十三傳文裕徙小榄。
劉族始祖梓緩,宋末自南雄珠璣巷遷小榄。
羅族始祖瑺,系出珠璣巷,原籍新會郎底村,明遷小榄。
李族始祖凝山,由南雄珠璣巷遷小榄。
何族始祖貴十郎,宋末由南雄珠璣巷遷居小榄,九郎其兄也。
又有何氏始祖,由珠璣巷遷居木棉樹頭至彭澤,再遷小榄。
崗背、水塘頭兩鄉陳族始祖文龍,由南雄府珠璣巷遷香山,生子天覺。
申明亭楊族始祖偉準,原籍南雄珠璣巷,二世緻敬,生二子。長居申明亭。次居南關。
大湧南文鄉肖族,始祖天錫,世居南雄始興縣牛田坊珠璣村,宋度宗鹹淳九年,由珠璣巷遷新會天河後遷香山。
坎下梁族,始祖白石,宋度宗時由珠璣巷徙居廣州、南海,明遷香山。
婆石村陳族始祖宣,由珠璣巷遷新會石頭村,分居香山。
南村曹族始祖裕庵,自南雄保昌縣徙韶州曲江。
永原缪族始祖于一,自南宋端平間由南雄珠璣裏遷香山。
龍頭環侯族始祖裔軒,原籍南雄珠璣巷,明從軍至香山。
張溪梁族始祖定濱,由珠璣巷徙東莞黃村,明遷香山。
過城任族始祖鴻業,宋嘉熙進士,官保昌令,留居此土,繼因兵燹,徙居香
    按:以上皆香山各族
南宋有某某公者,始從南雄珠璣巷遷居于肇慶之高要,是爲高要劉氏之始祖。文山高要《劉氏族譜序》
南海九江朱氏,先世居始興,北宋改曰保昌,爲保昌人,南渡末季,有諱元韶者。奉令申徙南海,迄今爲南海人。  《九江先生集》
    始遷祖元韶,宋末自南雄珠璣巷居南海九江上沙裏,因世家焉,見《朱氏傳芳集.朱宏先湖州府通判府君碣志》
李仕修,字建業,自南雄遷逢簡,家焉。慶元己未進士,曆福建隸政廉訪司佥事,擢浙江行省參政,以嘉定末緻仕,奉母岑來遷,時尚未得子,建石橋五後叠生五子。鹹豐《順德縣志》二十二引《李氏家譜》
    按:慶元、嘉定俱宋甯宗年号,在鹹淳前。
歐仕衡、字禦诠、陳村人、先世自韶來遷。    同上
    按:仕衡宋紹定淳佑間人,以上二條,僅稱自南雄韶州未遷者,  又《順德縣志》稱粱起,字起,莘,汴梁人,遷逢簡,宋鹹淳三年鄉薦。粱官中順大夫、嶺南招讨使,此由汴梁遷來,未言至南雄者
羅濤夫,字義隐,先是遠沮有綱者,爲鑄夫五世沮,宋宣和忉,随父環令固始,家焉,移南雄珠璣裏,南渡避亂,再遷南海之大良。即今縣城也,遂爲邑城南羅氏鼻沮。閱三世,至鑄夫,理宗景定中以明經試,省舉第一。同上
    按:羅虞臣《司勳文集.家乘.叙世篇》雲:當高宗時,雄州君綱,爲州珠璣巷人,紹興長避金人難,乃徙南海大良,又爲南海大良人。韓氏自颎川而徙博野。至九世韓魏公,功高宋室十四世從會稽徙于廣之南雄,十五世、十六世始自南雄入番禺,居于古壩,留于古壩者四,入于市僑者一,《番禺縣志》載程可則市僑《韓氏族譜序》
    按:明丘浚《古壩韓氏旋譜序》雲:番禺古壩之韓氏,南渡時寓會稽,舜卿,世卿之來南雄,不知聽由遷徙,相傳爲官而谪嶺南者,因家南雄珠璣巷,其後自南雄徙廣之番禺。
吾族自保昌遷南海者,三百有餘歲矣。  《南海縣續志》載,盧龍雲《盧氏大宗祠碑記》
    按:龍雲所撰碑記,末書萬曆三十年。碑在南海沙頭堡沙湧鄉,由萬曆上溯三百載。則宋末矣。良都牛起灣楊族,始遷祖宋學士恒号雲巢,鹹淳間由珠璣避難邑之深灣,徙牛起灣。
新會白石唐族,始遷祖雄源,宋末由珠璣裏遷至,泰常都唐族,始遷祖紹堯,鹹淳七年爲避胡妃之禍,由南雄珠璣巷遷居新會,由新會遷香山唐家鄉居焉,四都大車林族,始遷祖小三,自宋南渡,由珠璣巷來遷,定居于此,又赤坎堡林族,始遷祖省元,宋末由南雄徙過城。隆都象角阮族,始祖佛生,明初自岡州蔔居龍眼鄉,先世禦吏中丞逵,宋南渡官遊粵東,居珠璣巷,子侄複徙岡州,佛生其五世孫也。赤坎阮始沮元輔,宋末由珠璣巷徙香山。
榄都清洲魏族,始遷祖天目,至自南雄珠璣。
過城高族,始祖師曾,官保昌縣丞,遂家南雄,子南洲,宋寶祐鄉舉,初徙香城,又隆鎮高族始,祖維獄,宋寶祐間由珠璣巷遷居香山。
四字都南塘簡族,始祖古峰,亦由珠璣徙居便塘。
四字都陳族,其始祖宗公,宋末自珠璣徙邑城。
莆山陳族,始祖志和,來自南雄珠璣巷,居邑之莆山,以上香山各族。
石頭陳族,其先汴梁人,金人陷汴,遷南雄珠璣裏,宋鹹淳間,陳猷移居新會下峒,再徙石頭,又有陳珠者,亦于南宋初,自汴遷南雄,再遷新會淩村。
七堡李族。始遷祖珠,宋靖康間,避金人之亂,遷南雄珠璣裏,後遷廣州,又河塘李族,于南宋末,由珠璣裏徑遷新會,又邑城務前李族,始祖聯,宋末由南雄徙新甯再徙新會。
天河譚姓有别派,出南雄珠璣裏,鹹淳九年遷至河塘容族,宋初,有容沙者,爲保昌縣令,因留南雄珠璣裏,宋末遷新會容村,再徙河塘。城南新魁窖黎族,始遷沮宏芳,南宋末由珠璣裏遷南海縣泮浦鄉(今順德)生子承宗,元延裕進士,承宗三世遷新會。
潮連歐族,始遷祖竹溪,鹹淳末由珠璣裏遷潮連大纛岡背裏。
江門範羅岡呂族,始遷祖浩然,南宋末由珠璣裏遷至新會丹竈鄉,再遷江門。
以上新會
度宗鹹淳末,保昌民因事移徙,有朱元龍者,與弟元鳳、元虎浮桴南下,散居九江上沙及清遠琶江、鐵頭岡,新會水尾等處,或傳元龍抵南海僑居邑東偏太艮大良,後更名大良,明景泰置順德,定宅九江,厥墓在焉,  《九江朱氏家譜》
神安司平地堡邵邊,邵族始祖榮,宋朝由南雄沙水村珠璣巷遷來,遷自何年,失考。唯北房五世祖鬥祥,生于理宗壬戌年,南房五世詛鬥煥,生于度宗乙醜年,則有族譜可考。
沖霞北鄉海口麥族,始祖茂富,宋朝議大夫,紹興四年由南雄遷來。
梁公韓琦,字潔,号石屏,先世自南雄珠璣巷遷南海之瀾石,始祖諱起宗者,宋進士,任安慶府通判,二世祖諱士元,仕宋爲兵馬元帥,自瀾石遷居石頭,子孫長此繁衍焉,霍與瑕《勉奇集.壽官石屏梁公墓碑銘》
龐氏,周畢公高之子封于龐,因以國爲姓,宋自南雄遷南海之弼唐村,派衍叠窖、佛山、海口、翼沖、紫洞、石硝、田心小圃。幹隆《南海縣志.氏族》宋之惠州守劉仲明,自南雄遷增城,增城有劉氏,自仲明始也,傳自今大學生獻,十二有世,獻自言系本元城,陳獻章《增城劉氏祠堂記》、楊翟嶼《嶺南文獻補遺》二引《白沙集》。又《龍門縣志》載石刻。
順德黃氏始祖子成,由南雄徙廣州郡城,九葉至起岩舉孝廉,任高州教授,緻仕後遷居順德,遂爲邑中着姓。龍廷槐《敬學軒文集》十《明經旭園黃公行迷》。聖裔四十一代南來,寓南雄保昌之珠璣巷,自唐散騎常侍名昌弼者始,四十三代再遷居廣州城西之采虹橋,自宋累舉不仕名承休者始。至五十三代,又移家南海所隸之羅格鄉,則自元時明經号阜林者始,明經名細祖,号阜林,當某帝時,充某絡貢,家乘未詳之。  《南海羅格孔氏家譜》十二《鄭獻甫元明經孔阜休先生家傳》。
    又按:譜載孔貞德六十一世明龍灣孔公墓志雲:孔癸曾、孔昌弼,因朱溫造篡,避地入粵,弼孫。
    承休,授徒于廣、番禺,籍分南海雲。
始祖陸粵昌,乃宋金青光祿大夫琚之孫,處士瑞之子,琚與梧村始祖瑷同胞,宋理宗時,瑞由江南遷居南雄珠璣巷,鹹淳七年,粵昌複挈眷遷居南雄,即今之贅頭堡上淇鄉日新堂也。  《開越大夫祠紀異》。
始祖濱,字公涯,号鎮南,宋度宗鹹淳元年十月甲子朔,兄弟十一人,随父由南雄珠璣裏遷居新會岡州,知廣州軍事張鎮孫拜爲鄉官,偶遊鳌頭,愛其風土,偕子孝貞蔔居焉,即今之鳌頭堡恒病鄉崇本堂也。同上
順德秀廷房始祖世卿,原居南雄珠璣巷,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三月十六日,由南雄起行、二十六日抵廣州府龍江北山家焉,祠建古樹坊。同上
順德醫保房始祖醫保,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由南雄珠璣巷徙居南海鼎安都,尋居今之順德石湧堡。同上
南海縣三江司金紫堡黎邊鄉黎族,始沮應韶,字期化,号雲從,宋大理寺評事。敕授宣都郎,鹹淳九年由南雄珠璣巷挈眷至南海,遂蔔居焉。  《黎氏族譜》,又見溫肅學部右丞黎君湛枝行狀。
番禺市橋謝族,始祖六郎。字忠卿,自南雄珠璣裏遷居番禺慕德裏司大田村,八世禮叟,乃遷居市橋,六郎父武仲,生宋鹹淳中,仕南雄路總管府照磨。六郎以開禧元年同陸闾聖、羅貴等九十八名赴告,向南而行。  《市橋謝氏族譜》
按:鹹淳在開禧後,此譜誤。
程明道先生三子端懿,生子昂,當南渡時,攜家譜及其配鄧氏,避亂南雄珠璣巷,後入廣州南海鼎安坊大同裏家焉,成克鞏《程仙墓志銘》按:仙,南海人,程可則之父。
宋大學少陽陳公東赴市時,公之子遂忠方周歲,家人襁負變姓名,由丹陽走江西南昌,複由南昌入粵之南雄,自遂忠公繼傳岷山公,又由南雄徙寓廣州省城。明初,元廣公始遷于南海之河清鄉家焉。陳昌齊《南海陳氏續修族譜序》公姓梁氏,諱儲,字叔厚,其先出宋丞相克家之後,有司庫公者,始遷南雄之珠璣巷,某公者又遷南海之石肯鄉。倫以訓《梁文康公行狀》。
有宋淳熙之世,金紫光祿大夫黎中峰公諱厚芳,棄官避亂,自贛遷南雄珠璣巷,又自珠璣巷遷南海之桃源鄉,其後分南海置順德縣,于是桃源又隸順德。黎景義《二丸居集》。
餘始祖之來桃源,皆在孝宗淳熙間,光澤堂記雲:高宗建炎者訛也,蓋靖康建炎之亂,渡嶺居雄,至于淳熙乃又自雄再遷也。同上按:黎氏又雲:厚芳子夢弼,理宗時官朝議大夫其南遷已在鹹淳前。
宋未有蘇晴川者,自南雄州遷居南海碧江鄉,迨景泰析縣時,以碧江隸順德,遂世爲順德人。譚宗浚《希古堂.文集》  按:龍廷槐《敬争軒文集.宋進士、朝奉大夫峨峰蘇公墓表》雲:順德碧江蘇氏,其三世祖峨峰公于南宋開禧間,安葬番禺鍾村鄉,公諱之奇,字,文雄,爲卓軒公次子,與兄之才,同舉隆興元年追士,曆官福建提踏刑獄,子光祖淳熙丁未進士。吾族本周文王之裔,畢公高之子封于龐,以國焉姓,逮宋末十九公者,自南雄遷南海之弼唐村,寵嵩《弼唐集.寵氏族譜序》。
吾族自成周以來,畢公之子封于龐,其後遂以國爲姓,吾始祖沙村公諱晏者。宋洋興間,由南雄珠璣巷避亂遷南海,譜自南雄以上不可考矣,龐尚鵬《龐氏族譜自序》
黃應科字獻伯,南雄珠璣巷人,官廣西郁林州學正。父世雄,宋末官至南京六提領,詈于劉子俊部曲,景炎二年殉難,諸子皆分散,惟應科與母存,時廣州殘破,因遷南海之平地居焉,  《南海學正黃氏家譜》
李氏居嶺南者,蓋以百十計,而予宗則始于一世宋毆中侍禦史公諱邵,蓋始來南雄溪塘鎮者也,至四世宋承奉大夫公諱仙之,乃遷廣州。五世宋迪功郎公諱攑,始自番禺河南鹭岡村,遷廣州龍頭市。至七世宋龍圖閣忠簡公諱昴英而大。  李文燦《天山草堂稿.族譜議》
    按:此必宋初由中原遷粵者,溪塘鎮殆亦巨族聚居之地,考南宗《屈氏族譜》,始祖迪功郎禹勤宦遊入粵娶南雄溪塘鎮吳氏(生元豐庚申,終紹興丁已),則北宋時已甚繁盛矣。
化龍鄉黃氏,在宋有宣議郎諱粵南者,由南雄遷居化龍鄉,遂爲番禺人,李光廷《宛湄書屋文鈔》
姚經,字宗理,南海雷岡下園裏人,譜系出唐相梁國公崇:自永新徙保昌者,曰南溪節度,副使節,傅至愈中,宋末徙南海,爲着姓,則始遷祖也,  《泰泉集》五十一  《石川處士姚公墓表》
東莞李氏,先世南雄保昌人,自南雄府君來居吾邑,迄今已有十三傳,明陳琏《琴軒集》。
    按:琏,明初人,其時李氏已十三傳,豈退居在宋以前耶?俟考。何焉寶安着姓,先世南雄沙水人,宋崇甯中,有諱宏者,爲四會令,因攝寶邑,厥嗣遂家邑城之北街。同上
封氏其先南雄保昌人,在宋季諱某者,始居東莞,房之受姓,始于堯之子丹朱,封房邑侯,東莞之房。山東曹州定陶人,在宋中葉有仕于廣東之南雄,官籍東莞。
東莞琥珀坑丁氏,其先南雄丁家洞人,宋幹德中,迪隆處士始自南雄遷邑之文順鄉。
東莞赤岡之何,其先南雄沙水人,以諱行者焉一世祖,今八世孫秉溫、秉良修譜喋,其先大父唐弼,洪武中以孝廉應诏之京師,造南雄詢族人,知其初祖巡檢某之後,第譜亦亡,無所考征。夫自東莞至南雄千餘裏,而曆年愈百,其世次已不可考,引世代之久,道裏之遠乎?
東蕪長表劉氏,其先南雄人,宋有諱富者,始來居之。
東莞茶滘黎人,先世南雄人,迄今八傳而以緻政公爲一世之祖。
椎山黃氏之先南雄人,諱錦者,宋季徙惠陽之水東,又自惠陽徙寶安,所居适連市橋,人稱市橋黃氏,至澄已八世。
東莞栅口張氏,有諱文弼字延用,始由南雄來遷,今八世。
茶園袁氏,其先世南雄人,宋紹興間,有諱祯者,始遷廣之東莞茶園,迄今十四世。俱同土,又見林光南《川冰集》。
茶山,莞巨鎮也,背山臨水,周圍百裏皆淺澤,秋夏積水汪洋無際,中有雀嶺、羅山、台山、鳳山、諸小嶺。昔蛋民居其濱,宋以來諸姓始從此居,相傳由珠璣巷至,則皆海内避亂流寓者。  《東莞縣志》。引《張穆茶山記》
番禹多着姓,黎其一也,厥先姑蘇人,自刺史公仕唐,宦遊嶺南,因家居南雄珠璣巷,曆宋,至諱念泗者,崇甯間舉賢良,拜侍禦史,南渡人廣,始居番禺之禮園。  《禮園黎氏族譜.陳琏序》。按:國朝黎溢海重修序:番禺禮園,古名鄉也,宋崇甯間,侍禦念泗公,其先姑蘇人,宦遊廣之南雄,至念泗公于珠璣巷遷廣州,遂蔔居于此,據此則珠璣巷,又名朱紫巷也。又按抄本,番禺新造《黎氏族譜》雲:始祖念泗,宋徽宗崇甯五年丙戊,以舉賢行領薦,曆宣侍禦,南渡至廣,居南雄珠璣巷(一作珠紫巷)。值寇逼南雄,衣冠之士多避地于粵,公遂居番禺之禮園鄉,妣屈氏南雄沙水人,合葬禮園厚風,子士勤處士,早歲待父入廣東,生子時舉,時舉生叔永,由郡庠生登理宗淳佑二年壬寅進士,授浙東提舉,曆福建提刑按察使副使,此宋南渡初入粵者。順邑大良盧氏,系出南雄珠璣巷,曆今十有幾傳矣。潘蘭臯《九畹堂文集.北門盧氏族譜序》
先世南雄珠璣巷人,始祖昭泉公諱淮,以宋末遷居順德之古樓,稱古樓潘氏。潘蘭臯《九畹堂文集》
順德馬齊陳氏,一世長桑,二世麻扶,三世道源,三公舊居南雄府保昌縣珠璣裏。相傳宋理宗時,有胡妃寓南雄,以狂疾赴水,鄉民失救,恐有後患,衆皆徙家以避,三公遂于度宗鹹淳元年乙醜正月十三日,舉家南來,至南海桑麻中心村居住。時道源公方十歲,六世祖釋,生于明洪武乙卯,值軍伍之變,遷居馬齊鄉南岸洲,馬齊《陳氏族譜》
按:馬齊陳氏始遷祖,名字已夫,康熙間,其裔孫一熊,始爲撰名,亦兄其族譜一熊自序。
粵東簡氏,黎湧房始遷祖一山,周大夫師甫後也,唐亡後,五代後梁時,避北方契丹寇患,由古名範陽之涿州,踰河涉江,宦遊嶺外今名南雄之雄州,漸至廣州蔔居,當南漢時,定遷南海縣黎湧鄉。子文會,随父來遷居。幹享二年戊寅。文會以進士廷試第一,其于後梁爲貞明四年矣。自文會選大魁鄉人稱所居爲魁岡,号曰魁岡先生。
韋湧房先世有字仲立者,被契丹之亂,石晉天福七年。由涿州遷南雄州保昌縣珠璣巷。遠祖肖二,子念三,宋開寶間,随父由南雄州遷廣州城大市街,子汝恭,江西臨江新喻縣儒學教授,宋真宗時,由大市街遷番禺縣韋湧鄉之西湧。道光乙未《南海縣志.與地略》有大市街,民國時爲懸福馬路。
南塘房始遷祖緻政,号古峰,宋神宗徽宗間,由南雄珠璣巷遷香山縣東四都南塘鄉。今傳二十六世,其譜先傳訛。以爲始遷。自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及後修譜者閱鄰鄉《嚴氏族譜》。其始遷自宋神宗元豐七年甲子,嚴氏始遷祖于徽宗而非在度宗時矣。
車陂房始遷祖承直,先世孟英,在北宋末居南雄保昌縣沙水頭,宋靖康元年丙午,遷廣州城,及南渡後,曆世遞遷,紹興七年丁巳,遷香山縣阜龍裏。隆興元年癸未季冬望日。承直定遷番禺,居鹿步司永泰鄉。宋亡,鄉人王道夫勤王而沒,其孫王龍溪,爲忠臣後,鄉人重之改鄉名,曰龍溪鄉,迨明亡,鄉人王邦畿效忠明室,抗節不屈,鄉人懼禍,乃改鄉名日車陂鄉。
孫王龍溪,爲忠臣後,鄉人重之改鄉名,曰龍溪鄉.迨明亡,鄉人王邦畿效忠明室,抗節不屈,鄉人懼禍,乃改鄉名曰車陂鄉。
屏山房始遷祖榮屬,字郁文,原籍江西南昌,因避兵燹,遷廣東南雄始興縣沙水村珠璣巷。曆宋南渡,遷廣州城大市街,于後遷番禺縣屏山鄉。
又屏山房遠祖,原籍江西洪都,被兵燹遷山西平陽府,複遷江南太平府石城縣。宋紹興某年,遷廣東南雄珠璣巷長子世英,鹹淳某年,遷廣州城大市街。
新會房始遷祖迪号嵩山,宋鹹淳十年正月甲子夜。避胡妃之難,由南雄州保昌縣沙水村珠機巷遷新會縣鸾台鄉,其先則自範陽而居南雄者也。都那房始遷祖永修,父英,号梅軒,原籍江南.入嶺南爲參議,居南雄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四子:伯某,仲永修,叔某,季某。宋度宗時,賈似道專政,有胡妃事,兄弟四人。避禍攜家遷廣州。既而伯居新會,仲居番禺都那村大巷尾,叔居鹽步,季居簡岸,鹽步房始遷祖尚和,遠祖朱矛第六子也。朱矛生子六人:尚仁、尚義、尚禮、尚智、尚忠、尚和。兄弟同遷南雄珠璣巷,蓋自江西洪州南昌縣因亂而遷南雄矣。迨鹹淳五年三月既望,遷廣州城大市街,及元季兵燹,尚和又遷南海縣鹽步鄉。湖湧房始遷祖觀安,遠祖朝進曾孫也。朝進字聘之,宋理宗時,宦遊嶺外,遂居南雄珠璣巷,迨宋度宗時遷南海紫洞,元明間,觀安由紫洞遷同縣湖湧鄉。
樵嶺房始遷祖德達,字敦穎,遠祖庚次子,來自南雄珠璣巷。當時入廣兄弟四人:幹、坤、艮、巽分居各邑,巽生三子:申、庚、辰分居勒樓等處,庚字南來,生六子,次德達,元明間,遷南海縣西樵雲路鄉。
龍江房始遷祖康隐,遠祖三悌子赓孫也。赓号南來,宋末由南雄珠璣巷遷南海縣,迨三悌,由縣内龍潭鄉遷黃連,生二子康隐、妙隐。明永樂元年,康隐偕弟,由黃連遷龍江之東社。
小洲房始遷祖鯈,字參魚,遠沮際遇昆孫也,際遇字壯猷,宋鹹淳間,由南雄珠璣巷遷廣州城大東門。際遇生五子第五名瓊,生仆,樸生元鳳,由大東門遷番禺縣河南新村,明初鯈由新村遷本縣小洲鄉。
白沙房始遷沮普養遠祖肇基裔孫,肇基官戶曹,奉使粵東,因而家南雄珠璣巷。蓋梅嶺中道沙水塘,是其遺迹,迨宋鹹淳八年某月初一日甲子夜,避胡妃之禍潛奔南來,兄弟以紫竹分執爲記。其曰潤傳。居南海縣樵右上沖堡西岸鄉。後普養定議遷居東岸白沙鄉,将遷旋卒,諸子承父志而遷焉。在明正德十四年己卯。
橫江房始遷祖始德,原居南雄珠璣巷。明季兵燹世變,父子兄弟奔避,其志同遷廣州,中途驚散,父失蹤。惟二子至廣州城尋父無由得,二子乃忍痛而遷南海縣高鄉,其後定遷本縣橫江鄉。
瀝溪房始遷沮萬宗,明末時,由南雄珠璣巷至香山,遂定遷所焉。萬宗生三子。長南澗在白瀝港,二騰善亦在白瀝港,三山自在茅灣外埔,今傅十六世。簡朝亮《粵東簡氏大同譜》二
    按:簡氏由珠璣巷遷廣,有在南漠時者,有在宋神宗、徽宗間者,有在度宗鹹淳年者(曰十年,曰五年,曰八年,不一其說)有在明季者,簡氏朝亮纂譜其族姓考雲:南雄州,自北方而至嶺外者所必由,或偶旅焉,或久旅焉,吾宗之未有先浚,以此故也,其說廣州舊譜,多由南雄珠璣巷遷來,巷之得名,據《檀萃稗珠》,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爲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賜與珠璣條環,旌其孝義,後因避廟谧改名曰珠璣,而舊謂祥符有珠璣巷,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至止南雄,不忘扮榆所自,亦号其地爲珠璣巷,如漢之新豐以志故鄉之思也,省志謂在沙水寺前,予族譜謂在南雄始興縣十四圖牛田坊,是時同遷者九十七家,于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歲(原注:大良陳太初墓志作紹興四年,相距百餘年,必有一誤三月十六日南遷,二十六日到廣州散處各鄉,今将九十七家姓名列後并訂别本,注明異同附論于左:
羅貴祖    麥  秀    李福榮    黃複愈
鄧一元别鄧作鄭    吳孟魁    呂  遠别無此人    胡漢瑞
陸道思    黎孔昭别昭作照  何大參    趙世常
蘇汝興别作曹汝卿  吳國孔别孔作禮    馮三才    黃天建别建作挺
伍元露    馮元昌    阮可益    何鵬遠别遠作羽
譚文廣    馮彥彩别彥作元  黎元滿    黃文富
馮元澤    黎聖進别進作俊  譚廣孚别季作字  黃聖永
陳世道    譚居可别居作君    馮文澤    周彥才别才作材
高譽恩别作學思  譚廣信别無此人    吳仲賢    王可閏别作黃河閏
馮元俞别俞作愈  陳世興    梁益宏别作宏益    黎仁傑
高子啓    吳永奇    歐以信    葉三齊
梁化淳别作淳化    馮恩德别恩作思    李聖悅别作悅聖    盧明遠
周伯通别通作道  歐孔道    廖德舉     陸榮澤别作澤榮
李子才    曹一常    黎文遠别遠作達    伍  悅别無此人
湯  佐    陸以信别無以字    黃文禮别黃作莫    謝忠卿别謝作譚
黃考系别作黃孝    陸世興别興作英    黃羊義别作黃儀賓  羅鼎弼别鼎弼作文拔
麥信可别作可信    黃悅中    高易思别作易舉    黃仲賢别賢作貴
羅之貯别之貯作文绮   周觀達    李子龍    文可泰别泰作大
李德興别無此人    湛英奇    陸聖遠别聖遠作遠信   葉春及别及作澤
李伯宗别伯作恒  趙汝榮    李應元    何汝祥
郭子交别郭作李  羅悅秀别無悅字  伍顯才    張汝學
陸閏成    盧  遠别作盧明達  周子達别達作遠  黃悅生
梁  維别維作淮    胡勝章别勝作聖    吳士禮别士作仕    黃  賞别作黃裳元
何一裏    周君美别君作居    湯大花别作楊大化  尹中奇别中作仲
麥  全别全作存
今按九十七家,實計得三十四姓,但别本謂一百家三十四姓,而有歐淳儀,蘇汝瑞,劉兆熊,譚日宇,鄧越南,鄧越西,鄧越東等七人,無呂遠,譚可信,伍悅,李德興等四人,至族譜有呂鄧王謝四姓,别本有楊劉鄭莫四姓,恰各得三十四姓,數各相當,然世遠名湮,無人征信,想此外所遺尚多。如番禺《屈氏族譜》,謂南屈珠璣實始遷,今此無屈姓,亦屬可疑,更可疑者,一巷之微,安能容百數十家?故省志載其地而略其人至爲有識。馮秉迩迩?
    按:秉芸字潔生,順德龍山鄉人其先亦由宋遷自珠璣巷者。又按:屈新南宗《屈氏族譜》稱,始祖忠勤,原始興縣沙水裏珠璣巷人,生宋元豐戊午,登大觀二年進士,授迪功邪,宦遊入廣,蔔居番禺之沙亭,終紹興甲寅,與成淳時無陟,馮貴未見屈譜也。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徙南雄珠璣裏,上年有胡妃逃至南雄溺水死,鄉人逃難遠徙龍江巨族始沮,多由此遷。道光《順德龍江鄉志》張世隆,原注一作龍,字普濟,号雲程,甯宗朝進士,爲翰林院五經博士,原南雄保昌人,始居龍江(同上杜姓族)由珠璣巷,陸由珠璣巷。同上  按:九家族譜張姓祇一人,不名世隆,陸詳閑越大夫祠紀略即馮譜之陸世興,羅譜作陳世卿殆誤。陳敬之,于元至元間,官隐于粵南雄府始興縣尹,旋緻仕,蔔築于鄰邑保昌珠璣巷而居,子君德,遷居佛山之田邊坊,即今魚塘,爲族之始遷沮,與君仁蔔居新會縣白沙村,同出一胙,而鶴園水便,并同所自出也。  《南海鶴園陳氏族譜》餘族先世始汝南其金陵荊楚嶺表,後之散處不一,若我嶺表之宗曆漢唐宋,其間曰鋗,曰鼎臣,皆顯名當世代不乏人,其宋末度宗胡妃之難,則自嶺南而南渡者此始伹也。考于舊聞及軍由二字号誤,俟考所載宋祥興二年,有勝法勝祐兄弟挈家南徙,勝法以鄉校兵應張總鎮檄守新會,宋王避地墩汾,勝祐入龍山遂蔔居焉。  《龍山鄉志》引明梅萬吉《梅氏族譜自序》
又《龍山鄉志》,引溫汝适《溫氏族譜序》雲:吾宗初祖由雄州來居茲土,至是凡五百餘年,汝适道光間人,其族殆亦由珠璣巷遣至者也。始沮陸順宗宋建炎間,由南雄遷居新會城社倉地,二世龜齡,由社倉地徙居中樂都窯頭新村,三世士龍由窯頭徙居古勞都隔蓢村,今改屬鶴山縣。  《開越大夫始祖陸龜齡,乃順宗之長于,順宗由浙江平湖縣至南雄珠璣巷,迨宋鹹淳八年。始居占岡州,後居隔蓢鄉至龜齡,乃遷新會縣中樂鄉,同上
    按:二說不同,蓋鶴山新會二房子孫,傳說互異,今按:光緒壬午科舉人鶴山陸汝騋朱巷自述世系雲:始祖順宗宋建炎間,由南雄保昌珠璣巷遷新會縣古岡州,二世龜齡,三世士龍,四些德明宋鹹淳四年解元,于元元貞年,奉母由古岡州遷居窖頭新村,後再遷居古勞都隔蓢村,似得具實。番禺屈氏始沮禹勤,字元勵,号誠齋原嶺南道南雄府始興縣沙水裏珠璣巷人,其先出于楚,宦遊入嶺南,遂居焉,生宋元豐戊午二月十八日。受學庵祖東先生公于英州門下,登徽宗崇甯四年乙酉鄉薦,大觀二年已醜進士,授迪功郎,宦遊入廣,蔔居番禺之沙亭,在世修行五十七年而終,時紹興甲寅六月十四日。子偉,字邦傑,号淩江随父宦遊入廣東,生崇南丙戌九月十五日。登紹興二年壬子鄉薦,癸醜進士,任校書郎上奏乞恩,得歸田裏,終紹興二十五年乙亥。屈新南《屈氏族譜》卷一。
    按:此北宋末之由珠璣巷南徙者。
松逸何公諱千之,字伯強,順德人。其先文廣建炎中,始自保昌遷廣城傳三世曰彌深,宋末再遷馬甯。  《泰泉集》五十四
祁敕字維允号棠野,廣之東莞人,南宋有銀青光祿大夫者,始遷自南雄九傅至順,爲時名臣,累官江西左布政,敕之考也。  《泰泉集》五十三嶺南之李,惟南雄始興爲盛,宋季有侃徇兄弟,奉母褟氏,由南雄珠璣巷遷廣郡之高第街,侃徇分居南海香山,佁奉褟氏至新會,初居邑西筋竹坑,子孫複散處石步、園背、沖澄、連塘、鹿峒、泷水、及南恩、新興等處。老幼千餘人,居石步者,分軍民二籍,  《開平縣志》引明黎貞古州《李氏譜序》邝氏始遷祖一聲,鹹淳朝,以進士授兵部尚書,因忠言忤主罷官。祐  元年。挈家南遷南雄石羊巷,繼遷新會,卒葬泷水都潭沖後,曆世詩禮傳家。  《開平縣志》引明邝道行《邝氏宣城譜序》
    按:珠璣巷外之石羊巷,亦有南遷戶口。
司徒氏祖居南雄珠璣裏自北宋以前,譜帙殘厥,至宣翁,值宋南渡,中原多故,寇盜竊發,由南雄遷居廣州高第街,是爲一世祖,阙後由廣州而水東而堤滘,而恩平,而陽江,各擇所向,不遑甯處。  《開平縣志》引司徒健滘堤《司徒氏譜序》。周陳胡公,傅四十一世生太丘長實,實穎川人,遂以穎川爲郡望,實傅二十五世,至洪進封歧國公,洪進傳二十二世,生瑚,瑚生九子,皆仕宋仁宗,三子烈延三世至文。谪官入粵,家南雄沙水村珠璣巷,二傳至輝沮,七子谟、宣、英、恺、閏、圖、仁、并有名,又由珠璣巷南來,先至新會指水蔔居曰:逢沖則止,志無忘所自也,谟居沖泮生四子,曾孫遷潭碧,而那甘,而赤坎蓢,而潭江,皆系出沖泮,宣生三子,分居新會東莞,數傳遷魁崗。英生四子,分居新會恩州。恺居汶村生五子,季夢鸾,生二子,次子宗,宋賜進士,拜殿中丞,生三子,長一濯,登鹹淳庚午科賢書第一人,由汶村遷波羅,而開基于海心三江鄉,閏遷潮陽,圖住岡州,仁遷清遠也。祖迄今,傳世三十,丁逾百萬。  《開平縣志》引光緒十年陳石園開平《陳氏譜序》。
南海平地黃族始祖迩中,字德政,号莊台,宋紹興八年戊午,領浙江鄉薦,十八年戊辰進士,官江西南安路軍州事,元配江,随任卒,葬南安。續配南雄始興貢生彭鸾之女,适中卒于任。彭氏因江右兵亂,攜次子九韶往南雄珠璣巷水井頭,依外祖而居。後補博士,赴選廣州,值淳熙丙申年間,兵燹擾攘,遂奉母彭氏,偕妻子來平地村居焉。生宋紹興庚午,終嘉定癸酉,是爲二世祖。
《南海平地堡黃氏宗派錄》
南海康氏,始祖建元,當宋末時,由南雄珠璣巷,遷南海銀塘鄉,遂家焉。至護理寅西巡撫國器,一十七世矣。康國熺《六太居士集》
順德龍江黃氏,先爲韶州曲江人,宋諱正者,仁宗朝進士,曆官屯田郎中,生于佺期、安期,并登仕籍,佺期之後,徙南雄珠璣裏,度宗鹹淳末避亂入廣州,占籍南海,今爲順邑龍江鄉,則自大宏公始也。又再傳而爲得興公兄弟五人,子姓别籍多顯者,明歐慶雲《定香樓集》二。封文林郎編修。  《谷泉黃公墓志銘》按:谷泉,名文禮,儒炳父。
番禺沙灣李氏,其先江西之泰和人,裔出唐太宗後,宋大觀年間,有朝請大夫邵。始遷南雄之溪塘鎮。邵生骠騎都尉琰,琰生朝議大夫緝。緝生承奉大夫仙之。由溪塘再遷廣州,仙之生廣南東路安撫榉,榉生奉直大夫循州路通判天篚,篚生尚書忠簡公昴英,文章節義爲宋名臣,具家乘及通志中,昴英生文林郎辂院守道,守道生府判光文,乃定居于沙灣村,遂爲番禺人。歐慶雲《定香樓集》二、雲南武定,軍民府知府靖吾李公行狀。
南海金瓯松塘裏歐氏,先世出歐冶子後,漢熹平間,有歐祉者,居桂陽,隋大業末,區澤爲連州刺史,徙連州數傅自連州徙南雄珠璣巷。宋南渡後,祖世來者,始再徙金瓯之松塘裏,遂爲南海人。五傳而生迪功郎子傑又再傳而生半塘公應善,善生前山公翰,翰生次顔字德思,别号壁江居士,二十五舉鄉薦,知若利州。子慶雲,萬曆丙午科,薦第四人,歐慶雲《定香樓集二.先考行狀》。恩平聖堂梁氏,始沮永壽,來自南雄珠璣巷迨明西安府同知廷棟凡十五世,崇祯元年,廷楝年六十六,續修族譜。粱廷棟水閣詩鈔後附聖堂族譜序。
    按:廷棟聖堂族譜序略雲:棟筮仕同州,天啓乙醜,解绶歸來,自号空空子,往返梅關,涉曆浈水,顧盼珠璣湫然興水木之想,追思我祖永壽公,來自南雄珠璣巷,迄餘先君凡十四世孫矣。譜之大修,自先君始,考其時則萬曆十二年,歲在甲申,閱丙戍始脫稿,抵今四十有五載,國己更四君當崇祯紀元之初,予行年六十有六,因取三戶籍譜而續修之。
東莞龍溪古梅鄉蕭氏,漢相國何後,原籍楚之蘭陵,徙南雄珠璣巷,始祖德隆,宋淳熙七年九月,至廣州悅寶安龍溪山水之勝,遂築室古梅鄉而家焉。生三子:長祯紹興丙寅進士,官淮南防禦副使,次祥,紹興丁醜進士,翰林院編修,有捍衛功,封萬戶侯;次祈,淳熙丙申貢士,終房州推官。祥生子五:士進遷龍門,士遠、士近、士高、士洪,遷從化。今東莞蕭氏,士遠後也。  《東莞蕭氏家譜》抄本。
作者簡介
黃佛頤(一八八五至一九四六),字慈博,廣東中山人,宣統元年拔貢,辛亥革命後入羅浮酥醪觀爲道士,蓄髻發于廣州設館授徒爲生。工詩詞,尤工骈體,家富藏書,着《廣州城坊志》.刊入《廣東叢書》第三集。一九二七年,廣州兵事。藏書盡毀,幸著述攜至香港,得免于難。一九四六年卒,年六十二。
 
 

珠璣巷史事  陳樂素

    粵北南雄有地名珠璣,廣州市内有路名珠璣,它們原來都叫做珠璣巷。南北兩珠璣,不是名稱偶然巧合,而是有它們曆史的聯系的。
   一九五七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了一本冊子,題爲《珠璣巷民族南遷記》,不分卷,約五十頁,是中山黃慈博輯的遺稿。遺稿從各種詩文集、家譜、族譜中摘錄出有關珠璣巷的記載幾百段,并且作了一些考校工作。這是一部在解放前若幹年寫成的稿子。經過作者不少歲月的辛勤勞動,單是有關的家譜、族譜。他就收集到四十餘種,這就很非易事。而這些家譜、族譜多已不存了。遺稿中選載了在一個曆史時期内,大量不同姓的家族先後從南雄珠璣巷南遷到珠江流域一帶,世代定居下來的事迹與傳說。它是一部研究廣東地方史很有參考價值的作品。本文就以這部作品引用的材料作基礎,對這一曆史時期這一段地方史試作一些探讨。
 
關于南遷的傳說
    關于南遷的傳說,大抵來源相同而有互異之處。黃慈博先生在遺稿中曾以三個不同姓的家譜、族譜相對校。三個家譜、族譜是:東莞英村羅氏族譜、新會泷水都蓮邊裏麥氏家譜和番禺市橋謝氏族譜,而以羅譜作底本。現将其中主要部分節錄如下:
    宋季間(麥譜作『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醜』。謝譜不着年代)有宮人蘇氏貌美貪私。一夕,上幸宮,失調雅樂,上怒,命下冷宮。妃潛逃,扮作遊婦,混雜京省。時有富民黃貯萬,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人,備船運糧上京,至關口市下灣泊船隻(麥譜作『至臨安灣泊』),備牲酬福。時有歌女近前。萬見女貌美,以意挑之。女即下船,與萬言,娓娓不巳,願托終身,因載以歸。後來上行敕複取蘇妃,不知逃亡久矣。上怒,敕兵部尚書張欽(麥譜作『張英賓』)行文各省緝訪。終年無迹,乃複奏上準歇,不行追究。不知貯萬所遇之女子,即蘇妃也。一日,其家人劉壯因隙出走(麥譜作『家仆劉壯憾其主,走京師,詣英賓告其事』),揚洩弊端,傳溢京省,兵部官知此,恐上究因,乃詐謂民違法作孽,會同五府六部所有,文武官僚,共掩前迹,密行計議,欲芟洗其地以滅蹤。僞稱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有賊作亂,流害良民;冒挾聖旨準行,以牛田坊地方,擇地建築寨所,聚兵鎮守,庶國泰民安。未旬月,部文行批,立令照議,嚴行遷徙。
    時牛田坊五十八村居民億萬之衆,莫不嗟怨惶惶。惟珠璣裏居民九十七家,貴祖密相通透,團集商議,以爲南方煙瘴地面,土廣人稀,必有好處,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處江山融結,田野寬平,及無勢惡把持之處,條相開避基址,共結婚姻,朝夕相見,仍如今日之故鄉也。衆議而相語曰:  『今日之行,非貴公之力,無以逃生。』九十七人即相誓曰:『吾等五十八村居民,獨籍公之恩,得賴逃生,異日倘獲公之福,得遇沃壤之地土,分居安插之後,各姓子孫,貧富不一,富者建祠奉祀,貧者同堂共餐,各沾責公之澤,萬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無相害也。』即簽名團詞,赴縣陳告,準立文案、文引,仍赴府告準案結引,立号編甲,陸續向南而行(麥譜接雲:『以竹結箪,浮浈而下,至連州水口,遇風箪散,溺斃男女無數。至居屬香山縣黃角大良,各投士人草屋安歇,分尋居住,成聚落焉)。』
    所有案卷文引。備刊于後。紹乎幾年仲冬望後志。
接下有《赴始興縣告案遷徙詞》(麥譜作『赴保昌縣禀』》,末題:『紹興元年正月初五日詞上』(麥譜作『鹹淳九年正月初五日』,謝譜作『開禧元年正月初五日』)。遷徙詞後羅譜有赴難團人九十七名的名單,謝譜亦有而多異,麥譜無此,又有珠璣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銘(麥譜無)。銘文如下:
    珠璣流徙,羅、湛、鄭、張、尹、文、蘇、謝、陳、麥、盧、湯、溫、胡、趙、伍、曹、區、李、粱、吳、馮、譚、蔡、阮、郭、廖、黃、周、黎、何、陸、高發其祥。九十七人,開辟煙瘴。三十三姓,永鎮南方。子孫萬代,爲國棟梁。文經武緯,愈速愈昌。
  接下有《本府文引》,文如下:
  嶺南道南雄府,爲逃難給引,早救生靈事:本年正月十三日,據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團珠璣村貢生羅貴等,連名呈稱前事,内開:爲天災人禍,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患難周。及令奉明旨頒行,築土設寨所。因思近處無地堪遷,遠聞南方煙瘴,地廣人稀,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等情到府。據此,查民貢生羅貴等九十七名,案非惡孽民氏(謝譜作『素無惡孽,官矜醇民』)。爲此,合就行給丈引,批限起程,凡經關津岸陸,此照通行,毋得停留阻禁。方到止處,合應行赴該府州縣屬立案定籍,緝(謝譜作『繳』報文,以憑造冊轉報施行!
    紹興元年正月十五日給,限四月二十四日(麥譜作『繳』。謝譜作『開禧元年正月十五日給』)。
    上刊的一篇記載,在叙述南遷原因和過程方面是相當完整的,但文字不甚通順,又顯非宋代的文書樣式,更明顯的矛盾是,宋無嶺南道;隻稱南雄州,不稱南雄府;地方亦無『省』之稱;政府機構,無『五府』之稱。時間上,羅譜作『紹興元年』,謝譜作『開禧元年』,麥譜作『鹹淳九年』,有差距,特别是紹興和鹹淳,南宋初與南宋末,相距一百多年。又所謂南雄富民黃貯萬『備船運糧上京』,這樣一條水路是沒有的。而大緻與此相同的傳說,還不止于以上三個譜;甚至置民的家譜中,也有這樣大緻相同的傳說記載。(1)
    傳說同出一源,在若幹年月裏,各據聽聞,各參己見,因而存在着種種矛盾之說,這并不奇怪。從南雄稱『府』一語,可以說明從口傳到筆傳,已經是到了明代,是明朝人的記載了,矛盾是多的,但傳說中含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這卻不能忽視,我試作一些探索如下:
一些曆史情況
    北宋末期,由于以徽宗爲首的這個政府的腐朽無能,在一個短短的時日裏,就被南下的金軍,占領了中原。攻陷了汴京。北宋政權結束。高宗倉皇南渡。在戰亂中,中原士民,一部分随高宗走東南,流寓于太湖流域一帶;一部分随隆佑太後走贛南,在隆佑太後自贛南回臨安後,士民在動亂中,更南度大庾嶺,寄寓南雄。這度嶺的一支,經過一段時期,又從南雄南遷,流寓于珠江流域一帯。
  據《宋史.高宗紀》,大緻如下:
  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冬,金軍分道南侵。帝如揚州。三年(一一二九年)二月壬戊,駐跸杭州。癸亥,令有司具舟常、潤,迎濟衣冠、軍、民家屬。戊辰,出米十萬斛,即杭、秀、常、湖州,平江府,損直,以粜東北流寓之人。六月,诏谕中外:以迫近防秋,請太後率宗室迎奉神主如江表;百司非軍旅之事,并令從行官吏士民家屬南去者,有司毋禁(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缟》所載略同)。
    七月壬寅,命李邴、藤康權知三省密院事,扈從太後如洪州,楊惟忠将兵萬人以衛(《三朝北盟會編》:『隆佑皇太後迎宗廟、省部百司赴洪州,諸路公事皆赴洪州與決。』)
    《三朝北盟會編》對洪州以後事,有詳細的記載:
    八月二十日,隆佑皇太後至洪州。十月二十六日,金人自黃州渡江寇洪州。十一月六日,隆佑皇太後及六宮出洪州,舟人耿信反,扈衛軍潰,九軍盡反,劫奪六宮府庫,一夕而盡。十一月二十三日,隆佑皇太後離吉州,至太和縣,兵衛不滿百人。金人追至太和。太後遂幸虔州。四年(一一三四年)正月二十四日,虔州兵亂。三月癸卯朔,盧益權知三省樞密院,往從衛隆  皇太後。八月十日,隆佑皇太後至虔州。
這些記載說明: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徙杭、秀、蘇、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佑太後沿贛江走洪州、吉安、虔州。太後從建炎三年七月走洪州,至四年八月回至臨安,這一年之間,由于金軍窮追,九軍盡反,虔州兵亂,當日的士民狼狽困苦的景象是不難想象的。後來太後自虔州回臨安,這些士民既沒有随太後赴臨安的條件,又勢不能北還,因而不得不更南度大庾嶺,求安身之地。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年)三月癸未縧,與此有關的一段記載,證明了當日士民流寓嶺南的事實。文如下:
    直徽猷閣知靜江府許中降職一等,時中原士大夫避難者多在嶺南。上數诏有司給其廪祿。中言:『本路諸州賦入微薄,諸禁案寄居官毋得居沿邊十三郡,見寓者皆徙之,仍毋給其祿。』上惡之,乃有是命。
『中原士大夫避難者多在嶺南』,非士大夫的老百姓爲數當然比士大夫更多。至于許中所說的『本路』,是指廣南東西路,因爲南下嶺南的人,主要是從江西虔州(即贛州)度大庾嶺,而不是從荊湖南路人桂林一帶。當日先後度嶺的士民,爲數衆多,他們在戰亂中從中原或江南長途跋涉,颠沛流離,度嶺以後,比較安全,得以喘息,因而暫止于嶺下的南雄,是勢所不得不然的。後來因爲度嶺來南雄的人陸續增多,于是其中一部分人又不得不更往南遷,也是勢所必然的。這是南宋初期的一段曆史。
到南宋末年,由于元軍的大舉入侵,特别是德佑二年(二一七六年)元将呂師夔玫陷南雄、韶州。守将曾逢龍、熊飛先後戰死(2)。在這戰亂期間,南雄居民,特别是那些原從中原以及江南度嶺僑居的子孫後代人,又不得不紛紛更往南遷。他們在艱難中一批一批地結伴同行,也是很自然的。這是宋末元初的一段曆史。
 
曆史與傳說
上述的曆史,說明兩次大遷徙:一次是在北宋末、南宋初,避亂的度嶺寄寓南雄;一次是在宋末、元初,他們的子孫後代,從南雄更南下珠江流域一帶,但族譜的傳說記載,卻把兩次事件合而爲一,有些說,時在紹興;有些說。時在開禧或鹹淳。至于所謂從冷宮逃出來的妃子,羅譜說是蘇妃,另一些族譜,如小榄麥氏族譜則說是胡妃。前人已經指出,這事是從宋人說部如《齊東野語》、《鹹淳遺事》等記載演變而成。按《宋史.賈似道傳》述胡妃事如下:
    鹹淳八年,明堂禮成,祀景靈宮。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貴嫔之父顯祖爲帶禦器械,請如開禧故事,卻辂乘逍遙辇還宮。...帝遂歸。似道大怒曰:『臣爲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帝留之不得。乃罷顯祖,涕泣出貴嫔爲尼。
胡妃(一說蘇妃)爲尼,傳說借此演變爲潛逃出宮爲遊婦,随黃貯萬歸南雄,再構成南雄居民因此事被逼南遷的故事。這些虛構的故事,與當時的曆史事實不符,不須窮究,但其中主要的記載,如以羅貴爲首的三十三姓九十七家結伴南行一事,就很值得注意。
    羅貴等一行離南雄,總是在元車攻陷南雄前後,他們沿着浈水到韶州,又從韶州沿北江南下至廣州,再從廣州逐漸散處各地。他們途中又經曆許多艱險,如麥譜所載:『遇風箪散』,溺斃男女多人等不幸事故,當是事實。
綜合黃慈博先生遺稿收集到的家譜族譜所載的姓氏,先後從南雄南遷的,除上述流徙銘中的三十三姓外,還有龐、康、唐、邝、丁、石、雷、孔、鄧、孫、司徒、邵、任、朱、魏、程、侯、鮑、缪、房、容、潘、冼、祁、袁、姚、藍、肖、韓、甘、林、楊、梅、呂、嚴、劉、關、屈、餘、簡等四十姓,連前合計有七十多姓。而七十多姓中,有不少是同姓而異宗的,如黎、麥、李、陳、張、何等。這樣加起來就接近一百姓。這近一百姓人家,先後南遷。散居各地,據諸家族譜:北有清遠的朱,增城的劉;東有東莞的張、李、陳、劉;南有恩平的梁,新會的區、李、麥、陳;西有陽江的司徒等。其餘諸姓則分布于南海、番禺、順德、香山、鶴山等諸縣。而諸姓比較集中的居地,則是南、番、順、香、東、新等六縣。值得注意的有雨點:一、諸家族譜、家譜都說他們的祖先是從珠璣巷南遷來的;二、綜觀諸家族譜、家譜所載,從南雄南下定居地都是在珠江三角洲範圍内。兩個特點:一是所從來;一是所定居地範圍。這兩個特點,是研究珠璣巷史的主要問題。廣州之有巷名珠璣,顯然是爲了紀念南遷人來自南雄的珠璣巷,因爲他們從北江南下,大多數是先到廣州,然後散居各縣,或者就定居于廣州。
 
爲何都說來自珠璣巷
    珠璣巷一名,宋元時代不顯,明初永樂年間,東莞陳琏寫了好幾篇族譜序,《載琴軒集》中,在族譜序和其他幾篇墓志銘、墓表中,他叙述伍、封、羅、李、蔡、鄧、丁、何、劉、黎、李、張、袁等諸姓家世,都隻說他們『先世南雄人』,而不言珠璣巷。萬曆年間,梁延楝的《珠璣懷古》詩,有句:『珠璣遺迹動凄其,厭說前朝有徙移,舊路人非芳草在,故園春盡落花知。』3.黃公輔的《過沙水珠璣村》詩,有句:『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已無故老談前事,那得新聞訪舊支?』看來梁黃當時對珠璣的傳說已有深刻的印象,在身臨其境時,都不禁有今非昔比之感,綜上聽述,  《琴軒集》中族譜序多,反映元末大動亂後,明初族譜之作漸興,而明中葉以俊,南遷人的子孫又漸有珠璣是故鄉之思,對珠璣的傳說漸盛,明後期詩人于是有黍離之歎。
    明末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兩次談珠璣:其一,題爲『珠璣巷』。他說:
    『吾廣故家望族,其先多從南雄珠璣巷而未。蓋祥符有珠踐巷,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至止南雄,不忘扮榆所自,亦号其地爲珠璣巷;如漢之新豐,以志故鄉之思也。』
其二,題爲『珠璣巷名』。他說:
    『珠璣巷得名,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爲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縧條環以旌之。因避敬宗廟谧,改所居爲珠璣巷,予沙亭始祖迪功郎諱禹勤,初從珠璣巷而至。族譜雲:南屈珠璣實始遷。
他聽說:『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建炎南渡,士民入嶺的多,是事實,但『從駕入嶺』,則不是事實。南雄之稱,始于宋初開寶四年(九七一年),唐時沒有南雄之稱。至于珠璣得名,他的前一說,是宋南渡時,後一說則『始于唐張昌』,顯矛盾。大概是屈翁山随手筆錄傳聞,還未深考。但他說:『祥符有珠璣巷』南渡人嶺止于南雄,『不忘扮榆所自,亦号其地爲珠璣巷』,則值得注意。
    在封建社會裏,因戰亂流徙他鄉,總忘不了故鄉。故無論祥符是否有巷名珠璣,(而且南遷諸姓人多,不可能原都是珠璣巷人。)把珠璣一名,作爲中原和江南的象征,代表南遷入的故鄉,因而衆族譜都說他們的祖先來自珠璣,它的意義就不限于紀念南雄的珠璣巷,而更遠的并且紀念廣泛的中原和江南的故鄉了不但南雄有珠璣巷,廣州也有珠璣巷,其原因也在于此。這種源自珠璣巷的傳說,遍及諸族,它是具有維護同宗、同族以至同鄉團結互相作用的。
    但是,在封建社會裏,維護族姓各自權益的手段,就是利用封建社會傳統的宗法觀念,血緣觀念,而族譜的制作,就是作爲權益的實證,法律的依據。家譜、族譜的制作與保存,主要在于維護家長制,維護産權,維護各自的經濟利益。因此,家譜、族譜的記載,多自遠祖始,以明淵源有自,其實多屬于傳聞,甚至虛構以顯揚家聲,而無礙于産權的确定。散居珠江三角洲諸族姓,異口同聲,始遷自珠璣巷,這有利于宗法觀念的加固,而對于産權的确定并無妨凝。我們所要研究的,不在于南遷諸族姓世系綿延,而在于他們在宋元以後幾百年間在珠江三角洲的曆史地位和作用。
    關于家譜、族譜問題。以廣東而論,元明以後,盛行編寫;體例多以宋歐陽修的歐陽氏譜圖和譜例爲準則,以遠近親疏爲别,遠者疏者略之,近者親者詳之5。明陳琏寶安羅氏族譜序稱贊羅亨信所修族譜『不強附所不知,惟書其可知一。但真能依此如實編寫的,看來不是很多。因爲執筆者多是族中人,況且知識水平、語言文字水平有高下。那些水平不高的,往往互相抄襲,臆度虛構,便多錯誤。典型例子,如廉江遂海合博賴譜6。卷首有所謂『宋歐陽修先生序一,序文末題『宋鹹淳八年賜進士參政文忠公歐陽修頓首拜撰』。第二篇是所謂『宋胡铨先生序』,文末題『宋熙甯二年賜進士翰林院學士忠簡公胡铨拜撰一。象這樣缺乏曆史常識的族譜,就沒有多少研究價值了。
不少家譜、族譜是蘊藏着若幹曆史資料的,是有助于地方史研究的,但必須經過去僞存真的工夫,而首先要掃除那些封建糟粕。
 
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關系
    上文所載以羅貴爲首的一批三十三姓九十七家人,他們南遷的時間,東莞英村羅氏族譜說是紹興元年,新會泷水麥氏家譜說是鹹淳九年。看來,時在南宋末年,比較近實,說已見前。總的情況是,宋季以來,一批又一批,或個别的族姓從南下珠江,大緻到了元末明初便告一段落。經過元末的大動亂,明朝前期,諸族姓便紛紛各自寫家譜、族譜,以維護各自家族的權益和财産。不久,南雄舊居,逐漸改變面貌,當地居人逐漸『厭說前朝有徙移』了。但是,元明以來,珠江三角洲的形勢卻也逐步發展起來了。
    南遷的士民,以羅貴的一批爲例,羅貴說自己是個貢生,他還未有入仕,隻能說是個士人。據載,他一家男女六口,十五歲以上。男的五人,婦女一人;另外家仆二人,未成丁的三人;仆婦二人,仆女一人。他們在岡州(新會)蓢底村定籍之後,占地二十一畝多。耕地與勞動力相配,勞動力是足夠的。至于其他九十六家,即使其中有些原是地方主,避地南來,也是不可能把原占有的土地帶來。所以總的說來,南徙諸族姓中人,除老弱病殘和幼小的以外,大部分要參加勞動來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南方煙瘴地,當日的珠江三角洲,山少平原多,田少未墾地多,而布滿河流水網。他們人多勢衆,經過多少艱難困苦,帶來了中原和江南的先進生産技術,和當地土著居民結合起來,共同耕墾開發那廣闊而又有良好自然條件的荒地,經過相當時日之後,是可以逐步變瘴地爲适宜豐産的農業地區的。曆史的發展正是這樣。這段曆史的發展可以直算到清道光鴉片戰争之前。人們早就盛贊以南海、番禺、順德爲中心的産地,經過勞動人民的長久的生産實踐,總結經驗,創造了種種豐産的技術和方法。例如『桑基魚塘』、『蔗基魚塘』和『果基魚塘』的優良養種方法。他們挖塘築基,在塘裏養魚,塘基上種桑育蠶,用塘泥作桑、蔗、果的肥料,用蠶糞、蠶蛹、桑葉梗、蔗葉養魚,魚塘裏養殖鲩魚、鲢魚(鳊魚)、鳙魚(大頭魚)和鲮魚。幾種魚類混合放養,放養的數量合理搭配,互相調劑,互相利用。總的說,塘和基互養。長期以來,成爲農業發達的地區。
    重溫曆史:建炎南渡,流徙東南的勞動人民,在不長的時間裏,進一步把太湖流域改造成爲東南經濟重心。元明以來,避亂度嶺南來的勞動人民及其子孫後代,也逐步把珠江三角洲改造成爲我國南方經濟發達的地區。而兩者都是與建炎南渡的政治事件有關的。
    但是,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也和其他地區經濟的發展一樣,帶來了階級的分化。那些同宗同姓同族的家長和依附家長的人,恃仗宗法制、家長制的權勢,一步一步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剝削壓榨同宗同姓同族以至他姓他族的人,以緻無數被剝削者越來越貧困,被迫流徙他鄉以至國外,一部分成爲海外華僑的前身。這種情況,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後,更爲嚴重,連那些中農、小地主也逐步貧困化了。
    但是,另一方面,原來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文化的發展,而文化的發展,又自然會産生不少曆史人物。試舉一些度嶺南遷人的後代爲例:
    南宋的崔與之,增城人。其先世汴人7。李昂英,番禺人。曾祖仙之,自保昌(南雄)來遷8。明羅亭信,東莞人。其先南雄人9。陳獻章,新會人。『先世仕宋,自南雄遷新會』10。
    屈大鈞,番禺人。  『南屈珠璣實始遷』。乃至近人,康有爲,南海人。據康南海自編年譜:『始祖建元,南宋時,自南雄珠璣裏始遷于南海縣西樵山北之銀塘鄉。』梁啓超,新會人。據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引《梁氏世系圖譜》:『紹字季美,宋賜進士,紹聖間爲廣東提幹,與叔焘同擇居南雄珠璣裏。廣東梁氏自公始。』
    總之,南宋以來,避亂度嶺,又從南雄南遷的人及其後代,對珠江流域經齊約發展,在曆史上曾經過積極作用,有着重大貢獻的。
一九八二年國慶節于暨南大學
注:1.詳陳序經:《  民的研究》第一章:『  民的起源』。一九五○年商務印務館出版。
2《宋史》卷四七,《二王紀》。
3《水閣詩鈔》。
4《北燕岩集》。
5《歐旸文忠公集》卷七一。
6《廉江遂合博賴譜》一九三三年雷陽印書绾印本。
7《廣東通志》卷二六九。
8黃佐:《廣州人物傳》卷九。
9陳琏:《琴軒集》卷五,《寶安羅氏族譜序》。
10阮榕齡:《白沙先生年譜》。
作者簡介
陳樂素(一九○二至一九九○),廣東新會人。  一九一八年東渡日本,在明治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一九二三年回國,先後擔任日本研究主編、浙江師範學院曆史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中央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兼曆史研究室主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名譽所長、曆史系教授。着有《宋初三館考》、《中國目錄學史》、《求是集》等。
 
 

南雄珠璣巷史話    郭  隆 

    (  一 
    說起南雄珠璣巷,不但廣東人熟悉,就是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同胞也并不生疏,廣東人和海外廣東籍華人都把南雄珠璣巷當作他們祖先的發祥地。前幾年,有一位旅居印度尼西亞的華僑,攜帶家屬來到南雄,在會見我們的接待人員時,第一句話就說:  『我的祖籍是南雄珠璣巷,後來才遷到廣東開平的。』他要求我們帶他去珠璣巷尋根問祖,我們滿足了他的要求。
    顫名思義,南雄珠璣巷是南雄縣境内的一條街巷。它座落于縣城北面十一公裏的雄餘公路(南雄至江西大餘)旁邊。周圍有一片平坦的稻田和少許黃土山崗,現在仍居住着幾百戶辛勤的勞動人民,南雄縣珠璣鎮政府也設在那裏。    關于珠璣巷的來曆,據成書于清道光年間的《直隸南雄州志》記載:『珠璣巷得名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爲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八二五年)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條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谧,因改所居爲珠璣巷。』這就是說:珠璣巷原名敬宗巷,因避唐敬宗廟谧而改名;由于張昌的祖輩張興七世同居,當時被譽爲『天下第一家』,朝廷爲了表彰其孝義,賜張興一串珠璣,後以珠璣命其地名。這就是珠璣巷的來由。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北宋,汴京(今開封)有珠璣巷,宋南渡時,諸朝從駕人嶺,到南雄爲止,因不忘桑梓,也自稱其地爲珠璣巷。這一說法較之《直隸南雄州志》記載,顯然根據不足。
    南雄珠璣巷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古老街巷。全長一千五百多米,寬四米多,路面用鵝卵石砌成。自從唐朝開元四年張九齡奉诏開鑿梅關以來,珠璣巷是梅關驿道的一個重要墟鎮,設沙角巡檢。南來北往的達官貴人,富戶商賈,文人學士都要經過珠璣巷。南宋極盛時,珠璣巷的商販和居民曾經有一千多戶。《直隸南雄州志》載有羅天尺的詩雲:『南渡衣冠故裏餘,淚天赢得住煙霞。而今恰似烏衣巷,野燕低飛入酒家。』宋室南遷,給珠璣巷帶來了繁榮,但是宋室的腐敗,也給珠璣巷帶來了大災難。據說,南宋末年,度宗皇帝趙禥荒淫無道,宮廷有一個姓胡的妃子,對皇室不滿,私自逃出皇宮,被當時在杭州經商的南雄人黃某帶回南雄珠璣巷隐匿,後被人發覺傳到宋室,宋室連下诏書并派兵日夜兼程前來捕捉。珠璣巷頓時風聲鶴唳,雞犬不甯,大難臨頭,巷内居民紛紛南逃廣州等地躲避。而隐匿在珠璣巷的胡妃爲了解脫群衆,當即表白身世,毅然含憤投井自盡,以示抵抗。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血濺珠璣巷』的故事。事後珠璣巷人在胡妃投井的地方,築塔紀念。相隔八十多年,到了元朝至正十年(二二五○,歲次庚寅)南雄路同知孫朝列重立石塔于井上。石塔高二.八米,實心,八角,七層,塔上刻有佛像蓮花,底層刻有銘文:『至正庚寅冬至十月,南雄路同知孫朝列重立。』現在石塔仍屹立于珠璣巷内,被列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雄珠璣巷現有的古迹,除上述石塔外,還有三座門樓,構跨巷頭、巷中和巷尾。門樓高約五米,寬四米許,巷頭門樓上有石刻『珠璣古巷』四字。巷中門樓上有石刻『珠璣樓』三字,巷尾門樓原已倒塌,僅存牆垣,現已重修。這三座門樓,據石碑記載是清幹隆年間由民間捐款修建的。石碑還刻有捐款人姓名和捐款數字。巷中『珠璣樓』上面還有一塊石碑,是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國民革命軍某部副師長蒙志的題字,上刻『珠璣古巷,吾家故鄉』八個字。
    爲了保護古迹和開展旅遊業,南雄縣人民政府已撥出專款,對珠璣巷和上述曆史文物進行了維修。可以預料,南雄珠璣巷将是遊客蜂擁而來的旅遊勝地,較之昔日,其繁榮将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
不解南遷族,人人此發祥。珠璣猶有巷,沙水更名塘。
地古思淳俗,風殊識舊鄉。筍輿初過此,敬止念維桑。
    清.黃培芳
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編戶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
已無故老談前事,那得新聞訪舊支。遙憶先人曾賦此,百年泰運又還期。
    明.黃公輔
    上面這兩首詩出自《直隸南雄州志》。由此可見,早在二百年前,象黃公輔;黃培芳那樣的文壇名人,似乎知道南雄珠璣巷是嶺南氏族的發祥地,但不清楚珠璣巷人是怎樣遷出去的?是什幺時候遷出去的?遷到哪些地方去?要解答這些問題,确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年代久遠,記錄漫漶,因此考證困難。至于郝玉麟編撰的《廣東通志》記載僅寥寥數語,『珠璣巷在南雄府保昌縣沙水寺前,相傳廣州梁儲,霍韬諸望族俱發源于此』。阮元編撰的《廣東通志》記載也很簡單,『珠璣巷在沙水寺前,相傳廣州諸望族俱發源于此』。然而,我們的祖先和若幹曆史學家,畢竟還是爲我們留下了不少可供考證的資料,本文就是從各種史料中(包括史冊,鄉土志,名人著述和氏族譜喋等)研究整理而成的,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以供關心南雄珠璣巷的各界人士參考。
    要研究珠璣巷之所以能夠成爲嶺南氏族的發祥地,首先就得探讨它的地理特點和曆史淵源。
    人們清楚,南雄珠璣巷是位于南雄縣城北面十一公裏的、長一千五百多米、寬四米多的一條街巷。北距江西大餘縣城三十二公裏,從大庾嶺南麓直到南雄縣城,道路兩旁及周圍是一片成千上萬畝寬闊而平坦的良田沃野。南雄有名的君子嶺山脈在良田的西北,那裏過去和現在都蘊藏着豐富的林木資源。君子嶺向東南方伸展,由于風化,形成了大小紅沙丘陵和黃土山岡,綿延起伏,曆來适宜種植花生、煙葉、豆類等經濟作物。所以南雄珠璣巷是盛産糧、油、煙、豆和林木柴炭的富庶地方。君子嶺旁邊有一條小河,蜿蜒流入浈江,多少年來,不僅可以灌溉農田,還可以通行小船。過去南來北往的人,除了走南雄、大餘之間的陸路之外,還可由南雄乘船經韶州抵達廣州。從大餘乘船經贛州直通南昌、九江。在客觀上它具備了交通方便和人類謀生比較容易的優越條件。在君子嶺的北面有梅嶺天險,可攻可守,爲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二千年前,越人拒楚抗秦,梅鋗将軍曾在梅嶺以南的中站地方築城據守。
    自古以來,嶺南通往中原必須經過南雄珠璣巷。正如簡朝亮撰《粵東簡氏大同譜》所說:『南雄州,自北方而至嶺外者所必由,或偶旅焉,或久旅焉,吾宗之來有先後,以此故也。』尤其是唐代開元年間,張九齡奉诏開鑿梅關以後,便在這縧古道上的沙角村(在珠璣巷旁邊)設立沙角巡檢。從此,嶺南與中原的交通更加方便,往來更加頻繁。迨至北宋,金人入侵,中原戰火不熄,政局動蕩,靖東之亂,高宗南渡,偏安江南。這一時期,從中原遷到嶺南避難的人更多,有朝廷官吏,也有平民百姓。宋室南遷,促進了江南的經濟發展。爲了适應經濟的發展,朝廷在廣州置市舶司,發展對外貿易和方便海外友好往來。作爲嶺南交通要道上的南雄珠璣巷,曾盛極一時,巷内居民多達千戶,連同附近牛田坊一帶五十七村,簡直象一個熱鬧的小城市。有『南來車馬北來船,十部梨園歌吹盡』的寫照。造就是南雄珠璣巷能夠成爲嶺南氏族發祥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曆史淵源。
    至于南雄珠璣巷人南遷情況,從史料中查證,自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年間,大規模的南遷有三次,陸續個别南遷則有一百三十多次。南遷氏族現有據可查的有六十多姓,即羅、湛、鄭、張、尹、文、蘇、謝、陳、麥、盧、湯、溫、胡、趙、伍、曹、區、李、梁、霍、吳、馮、譚、蔡、阮、郭、寥、黃、周、孔、黎、何、陸、高、關、朱、邝、淩、肖、司徒、屈、袁、丁、寵、林、任、缪、鄧、杜、甘、石、孫、嚴、鮑、雷、楊、簡、唐、程、藩、葉、韓、魏、侯、姚等。遷居的地方有廣州市的高第街,彩虹橋,大市街(即惠福路)等,還有韶州、惠州、南海、番禺、順德,香山(即中山)、新會、江門、鶴山、開平、恩平、陽江、清遠、高要、廣甯、增城、龍門、東莞、寶安等。以小地名算,南海有:鹽步、九江、銀塘、綠潭、大渦、邵邊、羅格、石江、瀾石、海舟、蠕岡、弼塘、上淇、恒順、潮湧、黎邊、大同、黎湧、雲路、河清、白沙、平地、石肯、橫江、麥村、大塑、大桐、簡村、鶴園等。番禺有:市橋、沙灣、韋湧、禮園、沙亭、鹭岡、鹿步、車玻、屏山、都那、小洲、大田村等。順德有:陳村、馬齊、逢簡、古樓、石湧、桃源、碧江、大良、桂洲、馬甯、龍山、龍江等。香山(即中山)有:小榄、南屏、譚井、平岚、大都、大車、麻子、濠湧、南塘、岡背、坎下、張溪、古壩、赤坎、海舟、莆山、南村、永原、衆角、北山、四字都、山場、鴉岡、良都、麻州、隆都、水塘頭、籠頭環、唐家灣、婆石村、過城、四都黎村、大湧南文等。新會有:瑤溪、淩村、石頭、恩州、大口沖、丹竈、河塘、天河、水尾、岡州、中樂、七堡、務前、鸾台、龍水、竹坑、沖澄、鹿洞等。江門有:範羅岡、潮連大纛、岡背、城市新魁窖等。鶴山有:隔朗、平地岑等。恩平有:聖堂等。廣甯有:江谷等。清遠有:琶江等。開平有:水東、窖堤等。東莞有:栅口、茶園、赤岡、茶窖、長表、文順、古梅、靖康等。
    南遷原因:各地史料記載,雖然不盡相同,但基本事實是一緻的。主要有:避胡妃之禍;逃天災地劫;躲元初兵燹;其它南遷原因等。現分述如次:
  避胡妃之禍
  關于胡妃出宮,《宋史.賈似道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理宗崩,度宗又其所立,……八年,明堂禮成,祀景靈宮,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貴嫔之父(《宋季三朝政要》卷四作胡貴嫔之兄)顯祖爲帶禦器械,請如開禧故事,卻辂乘逍遙辇還官,帝曰平章雲雲。顯祖給曰,平章已允乘逍遙辇矣。帝遂歸。似道大怒曰:臣爲大禮使,陛下舉動不得預聞,乞罷政。即日出嘉會門。帝留之不得,乃罷顯祖,涕泣出貴嫔爲尼,始還。』按《宋史》記載,胡妃出宮确有其事。但出宮以後,與南雄珠璣巷人南遷有什幺關系?據番禺市橋《謝氏族譜》記載:『季宋,宮禁不嚴,妃乃潛逃……時有富民黃貯萬,系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人,貯萬備船運糧上京,至關口市下,見女貌美,因載而歸,……後上行敕複取,兵部尚書張欽行文各省緝訪。』又據光緒舉人新甯趙天錫所着《甯陽雜存》中雲:『……涕泣出貴妃爲尼,出宮後爲商人所得,攜歸南雄珠璣巷。』又道光七年戊辰本《粵東簡氏大同譜》載:『吾宗各譜有由南雄來者,以其時南雄有胡妃逃至,于是珠璣巷人慮禍及,故相率而遷。……人民畏懼,舉族奔逃,時無舟楫,我祖兄弟砍竹爲插,乘流飄泊,夜半至連州江口,潦水  散。』南海鶴園《陳氏族譜》又雲:『宋度宗鹹淳九年癸酉歲,懷王妃胡氏,逃于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溺水,至次年行文查訪,民慮及難,各攜家逃竄荔枝山下者萬  人,遂結竹爲箪,順水飄流,乃狂風大作,箪散溺死甚多。』香山小榄李氏族譜記載:『榄都小榄李族,始遷祖必貴,宋鹹淳間由珠璣巷避亂荔枝山,斬竹結筏,随流抵杭鄉亭子步奠居。』以上各處記載基本事實相符,而後二處記載事實更爲具體。逃荔枝山者竟有萬餘人,象這樣大規模的南逃,可能不止珠璣巷人,或者牽動了附近牛田坊五十七村,或者也牽動了保昌全縣,血濺珠璣巷的故事大概就是指這件事。這樣多人避難南遷,散居各地,繁衍後代,其影響之大,流傳之廣,曆十百世以至于今而不泯,确是理所當然。
  逃天災地劫
  據史料記載,南雄珠璣巷人在南宋紹興元年有三十三姓、九十七戶的一次集體南遷行動。原因是天災歲荒,加上朝廷兵部嚴令居民遷移,取土築寨,駐兵屯田,弄得民不聊生,不得不申請南遷逃命。番禺市橋《謝氏族譜》尚有九十七人(戶)『赴南雄府告案給引詞』和『南雄府知府鍾文達批準』文以及『南雄府文引』等的記載。現照錄如下:
  赴南雄府告案绐引詞
  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歲貢生羅貴、居民麥秀、李福榮、黃複愈等連名團爲逃難俯乞文引早救生靈事。貴等曆祖辟住珠璣村,各分戶籍,有丁應差,有田賦稅,别無虧缺,外無違法向惡背良,爲因天災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及今奉旨頒行,凡民莫敢不遵,貴等因思近處無地堪遷,素聞南方煙瘴地面,田多山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今開居民九十七人團情赴大人階下,伏乞立案,批給文引,經渡夾津岸陸,庶衆生早得路遷移,安生有址,沾恩上詞。
    紹興元年正月初十日團詞人羅貴等。
    知府鍾文達批準文
    查得貢生羅貴等九十七人,原系珠璣村屬人也。詞稱遷移之故,行慮集兵之擾,非有禁過之例,準案引行,此照通行,方至止處,即傳該掌官員,告下複引,毋違。
  吏房文吏黃英茂行本府文引
  嶺南道南雄府爲逃難給行早救生靈事。本年正月十三日,據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貢生羅貴等,連名呈稱前事内開:爲天災人禍,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及今奉明旨頒行,築土設寨,因思近處無地堪遷,據此速聞南方煙瘴,地廣人稀,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等情到府。案查民貢生羅貴等九十七名,案非惡孳民氏,爲此合就行給文引,批限起程。凡經關津岸陸,此照通行,毋得停留阻禁。方到此處,合應行赴該府州縣立案定籍,繳報文引,以憑造冊,轉報施行。
    紹興元年正月十五日給限四月二十日繳。
    以上記載,說明南遷是經過政府批準的。領了護照(古時叫文引或路引)的集體行動,其時間是在南宋紹興元年,早于鹹淳八年胡妃出宮一百四十一年,顯然與胡妃事件無關。三十三姓、九十七人的具體姓名。番禺市橋《謝氏族譜》和香山小榄《麥氏族譜》均有詳細記載,茲因篇幅所限,不二照錄。
  躲元初兵燹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元兵攻陷臨安,益王趙是在福州即位,稱端宗,改年号爲景炎。那時戰火紛飛,延及嶺南。據南海蘇廷鑒《蘇氏族譜》(光緒刻本)記載:『景炎元年即元世祖十三年九月,元将呂師夔兵入梅嶺,趙是遣曾逢龍、熊飛禦于南雄,逢龍戰死,熊飛奔韶州,守将自立以城降,飛率兵巷戰,兵敗赴水死。時宋末民避兵燹,亦由珠璣巷南遷。』該譜又載:『光緒丙辰,餘兩度梅嶺,考志書及古迹,猶睹珠璣樓、珠璣巷、沙水塘,儒林裏舊址。』在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搖搖欲墜的時候,爲躲避兵燹,由南雄珠璣巷南遷的人決不止是南海蘇姓。據龐尚鵬撰《龐氏族譜序》雲:『吾族自成周以來畢公之子封于龐,其後遂以國爲姓,吾始祖沙村公諱晏者,宋祥興間由南雄珠璣巷避亂遷南海。譜自南雄以上不可考矣。』(按:祥興即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的年号)又據香山《任氏族譜》記載:『過城任族祖鴻業,宋嘉熙進士,官保昌令,留居此土,繼因兵燹,徙居香山。』又據北山《楊氏家譜》記載:『楊泗儒,原居南雄府保昌縣沙水珠璣裏,因元兵擾攘,逼近南雄,偕妻及子來至香山。』宋末元初因兵燹南遷的大有人在,就連南宋末代皇帝趙昰也是被元兵追趕,南逃至廣東新會海邊跳崖而死的。
  其它原因南遷
  查證各地史料:自北宋中後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年間,由南雄珠璣巷陸續南遷的有一百三十多次。其中有不少是朝廷官吏。如《開乎縣志》引陳石園開平。《陳氏族譜》《光緒十年本》雲:『周陳胡公傳四十一世。生太丘長寶,實穎川人,至洪進封岐國公,洪進傳二十二世,生瑚,瑚生九子,皆仕宋仁宗,三子延烈三世至文,谪官入粵,家南雄沙水村珠璣巷,二傳玉輝祖,又由南雄珠璣巷來。……傳世三十,丁逾百萬。』又如番禺屈新南宗《屈氏族譜》記載:『番禺屈氏,始祖禹勤,字元勵,原嶺南道南雄府沙水珠璣巷人,生宋元豐戊午二月十八日,大觀二年己醜進士。授迪功郎,崖遊入廣,蔔居番禺之沙亭。』又如黎溢海(清人)重修番禺新造《黎氏族譜序》雲:『番禺禮園,古名鄉也。宋崇甯間侍禦念泗公,其先姑蘇人,宦遊廣之南雄,至含泗公于南雄珠璣巷遷廣州。』該譜又雲:『值寇逼南雄,衣冠之士,多避地于粵。公遂居番禺之禮園。』以上是北宋官吏南遷的例子。又查黃文裕《泰泉集》五十一《石川處士姚公墓表》記載:『姚經字宗理,南海雷岡下園裏人,譜系出唐相梁國公崇。自水新徙保昌者曰南溪節度副使節,傳至愈中,宋末徙南海爲着姓。』這是南宋官吏南遷的例子。據霍謂崖家訓和南海《霍氏族譜》稱:『霍祖正一郎,家霍山之下。當宋靖康時,中原闆蕩。浩然去國,舟車南下,直抵粵之雄州沙水珠璣巷,後遊于南海,攜家舟次佛山,築室三月岡。』又東莞《肖氏家譜》雲:『龍溪古梅鄉肖氏,原籍楚之蘭陵,徙南雄珠璣巷,始祖隆德宋淳熙七年九月至廣州,悅寶安龍溪山水之勝,遂築室古梅鄉家焉。』又據《開乎縣志》記載:『司徒氏祖居南雄珠璣裏,……值宋南渡,中原多故,由南雄遷廣州高第街。』又黎景義《二丸居集》雲:『有宋淳熙之世,金紫光祿大夫黎中奉公諱厚芳,棄官避亂,自贛遷南雄珠璣巷,又自珠璣巷遷南海之桃源。』又據新會《歐氏族譜》稱:『新會歐族,太始祖鎮南,字朝弼,……由南雄珠璣巷遷居新會。』又清幹隆龍廷槐《敬學軒文集》記載:  『順德桂洲裏村陳氏,始祖甯波由南雄遷居桂洲裏村,順德黃氏始祖子成,由南雄徙廣州,……後遷居順德,爲邑中着姓。』又南海鶴園陳氏族譜稱:『陳敬雲于元至元間,隐于粵南雄府始興縣尹,旋緻仕,蔔築于鄰邑保昌珠璣巷而居,子君德,遷居佛山之田邊坊。』爲了表述南遷情況,我不厭其煩地列舉了以上例子,但個别南遷的有一百多次,不可能全部列舉,僅就以上例子也足以說明南雄珠璣巷人南遷範圍之廣,時代延續之長,所以,直到今天,廣東人和海外廣東藉華人都把南雄珠璣巷當作自己祖先的發祥地,是有根據的。而珠璣巷曾車馬雲集,盛極一時,當可引爲自豪。筆者寄語現仍居住在南雄珠璣巷的人們,在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當發憤圖強,把自己的故園建設得更加美好,無愧于前人。造福于後代,在未來的曆史長河中發揮承前啓後的作用。
作者簡介
郭隆钰,名方石,一九二四年生于江西省泰和縣。早年就讀于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現爲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廣東韶關詩社理事,江西廬陵詩詞學會顱問。曆任南雄縣政協第一屆、第二屆副主席。其論着、詩作、書法等作品曾多次在書刊上發表。專着有《中國古陶瓷研究論文集》、《稚園詩話》、《瓷苑漫筆》等。
 
 

珠璣巷氏族的南遷及其對東莞的開發

楊  寶 
  南雄珠璣巷宋元兩代的氏族南遷,對明代廣東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要研究廣東發展德曆史,必需研究南雄珠璣巷氏族的南遷。我作爲東莞人,僅就南雄珠璣巷氏族南遷東莞的實況,草此拙文,以明東莞發展之迹。
    一、南雄珠璣巷氏族南遷東莞的情況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一『珠璣巷』條雲:『吾廣故家望族,其先多從南雄珠璣巷而來。』(輿清範端昂《粵中見聞》卷四所載同。)東莞亦不例外,茲叙之如下:
    琥珀坑丁氏  始祖丁迪隆,其先,南雄保昌縣丁家洞人,宋幹德(九六三——九六八)間,遷東莞文順鄉。曆十八世,至元,十九世丁麟(一二七○)——一三三六),字世祥,号碧崖,遷居周坑(今東坑鎮丁屋東面),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丁松确(号雪村)遷至丁屋(東莞《丁屋丁氏家譜》)
    橋頭、大瀝利氏  宋初,利隽卿由南雄遷東莞大瀝,後世分支橋頭(今東莞常平鎮橋瀝鄉)。橋頭、大瀝已困爲一鄉。  (《東莞地名志》)
    上士岡黎氏  黎氏先世居虔州(今江西甯都),宋熙甯(一○六八——一○七七)間,黎董孫官于南雄,宦遊入廣,蔔居莞城東郊上士岡,後來此地稱學右。  (明崇祯《東莞縣志》卷五)
    東莞鄧氏  鄧宣先世居江西吉水白沙裏子漢黻,宋初爲承務郎。宋開寶(九六八—九七五)間遷南雄珠璣巷。曾孫符,宋崇甯四年(一一○四)進士,授陽春令,權南雄州悴。鄧符精堪輿,南遊東莞,樂挂角山(今屬香港新界)山水之美,築力瀛書樓,講學其中。遷三代墓于元朗。符二子:長于名陽,遷于福隆(今東莞石排鎮福隆圍);次子名布,居岑田(今屬香港新界)。陽子名珪,布子名瑞,珪子元瑛、元禧,瑞子元祯、元亮、元和,是爲五大房。元瑛子孫居東莞竹園、鯉魚石、莞城南街等處。元禧子孫居福隆、雁田。元亮子孫居錦田(即岑田)、元朗、大埔等處。元祯子孫居屏山、白蚝等處。元和子孫居東莞懷德。今居香港之鄧,爲元祯、元亮兩房之後爲多。據香巷政府調查所得,香港新界鄧氏建村五十,又據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七日香港《成報》載香港鄧氏人口已逾百萬。元亮子惟汲,尚宋宗室女,惟汲封郡馬都耐。(鄧步雲《南陽鄧氏開宗族譜源流考》、《錦田鄧氏師儉堂家譜》、《青衣譚藍田村鄧氏族譜》、《屏山鄧氏族譜》等及香港蕭國健先生《香港新界鄧氏源流考》)
    北街何氏  何氏世居南雄沙水,有宏者.登宋崇甯(一一○二——一一○六)進士,爲四會令,攝東莞,卒于官。子孫遂家于東莞城北街。三世孫何國瑞,登慶元六年(霖按:慶元六年非開科之年,應是『二年』即一一九六年或『五年』即一一九九年)進士,授南恩州司戶參軍,六世孫何文季,宋亡不仕,工詩,有《蘭齋集》。(明陳琏《琴軒集.寶安何氏族譜序、讷庵處士何公墓表》  民國  《東莞縣志》卷四四《選舉表》)
    東莞封氏  封氏世居南雄保昌封坑,封氏朝奉公之父、兄、弟三人南遷,一居新會,一居羊城,一居東莞。居東莞者生朝奉公,朝奉公于宋政和(一一一一——一一一七)間與妻羅氏同葬白泥坑。(陳琏《琴軒集.宋朝奉封公墓碣銘》)
    東莞李氏  先世南雄保昌人,約宋崇甯(一一○二——一一○六)遷東莞。(明陳琏《琴軒集.李氏族譜序》)
    中堂舊樓羅氏  羅氏居南堆珠璣巷,宋宣和七年(一一二五)遷居中堂,其子羅銳,任廣西蒼梧縣史,回鄉後建一高樓,後遂以此名其村曰舊樓。(《東莞地名志》)
    大甯譚氏  譚氏世居江西虔化(今江西甯都)西俊村。宋建隆元年(960)避亂,譚宏帙定居南雄保昌珠璣裏沙水村,建隆三年(九六二)回虔化。景德二年(一○○五)宏帙次子瀚再度回珠璣裏。其曾孫惟月遷東莞大甯,時在宋紹興(一一三一——一六二)間,至今已二十六世。今譚氏後人除聚居大甯外,還分支金洲之洲頭(今虎門鎮金洲鄉洲頭村)及中山小榄、惠陽等地。(《東莞大甯譚氏族譜》)
    南街翟氏  先世居休甯(今安徽休甯)。宋靖東(一一二六——一一二七)之變,中原大亂,翟徽入南雄,繼遷東莞,居南街,二子,長翟傑,登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次侃,年尚幼。侃子景先,淳佑七年(一二四七)進士。景先子龛,鹹淳六年(一二七○)鄉薦第一,爲東莞主簿。翟氏爲長壽之族,翟徽百齡猶健在,翟侃夫婦同登百歲,翟景先卒年九十八,翟龛卒年九十一。  (《羅村翟氏族譜》、王綸《存溪翟先生墓表》、阮元《廣東通志》卷二七○)
    北栅陳氏  陳氏系出  川,唐大中(八四七—八五九)間,由江西石城縣竹園遷居南雄保昌嚴塘裏,宋建炎(一一二七-一一三○)間,陳常仕宋爲朝奉大夫,宦遊五羊,留家于大甯,傳六世。陳述遷北栅鳳岡下,遂爲北栅陳氏一世祖。至今爲東莞望族。除散居外地不計外,聚居北栅者,近三千口。(《鳳岡陳氏族譜》)
    赤岡何氏  其先南雄沙水人,宋南渡初,何行遷赤岡(今虎門鎮赤岡鄉)。  (明陳琏《琴軒集.何氏族譜序》)
    茶山衛氏  原籍河北大名,唐僖宗(八七四-八八八)間遷南雄沙水。宋建炎(一一二七-一一三○)間衛弘官福州司戶,金兵南侵,弘與弟達、衍南下避兵。達家于番禺瀝滘弘、衍家于茶園(今茶山鎮)。  (《東莞茶園街氏族譜》)
    茶山雄緒堂袁氏  先世居南雄珠璣巷,袁祯于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遷茶園(今茶山鎮),(《東莞茶園雄緒堂氏族譜》、明林光《南川集.茶園袁氏族譜序》)
    英村羅氏  羅貴居南雄珠璣巷,宋紹興元年(一一三一)組織九十七家三十三牲南遷。羅貴居岡川大良都古蓢甲蓢底村,羅貴生子清之,清之生翔,徙東莞英村,遷莞後七世孫羅亨信居莞城西門,是爲『西門羅』之始  莞城諺雲:『東門古.西門羅.南街鄧,北街何,市橋下有隻大『鵬』哥(市僑街舊多彭牲)    (《英村羅氏族譜》)
    茶滘黎氏  黎氏先世居南雄,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間,黎氏之緻政公遷居茶滘(今爲中堂鎮槎滘鄉),(明陳琏《茶滘黎氏族譜序》)
    燕川陳氏  陳氏先世居洛陽,北宋末,陳氏之朝舉公偕三子避金兵遷南雄珠璣巷。長子康道、三子康運繼遷東莞歸德場湧口裏(今寶安沙井鄉),康道之孫友直遷燕川(今寶安松崗鎮燕村》。(《寶安燕村陳氏省庵祖家譜》)
    沙井陳氏  即燕川陳氏中康運,居沙井。(《元朗流浮山陳氏家譜》)
    員頭山何氏  何氏迥祖居南雄,曆十世,何氏嗣祖遷東莞城西栅口複遷員頭山(今茶山鎮黃屋、劉屋二鄉)。明初封東莞伯的何真,爲入莞後第五代孫。  (《東莞茶山何屋村何氏族譜》)
    新橋曾氏  曾氏原籍山東武城,南宋初遷南雄保昌珠璣巷,繼遷羊城,弟仕行居番禺小龍,兄仕貴則遷東莞歸德場,今寶安沙井鎮新僑村,爲新僑曾氏始沮。  (《寶安沙井新橋曾氏族譜》、《番禺小龍曾氏族譜》)
    東莞房氏  房氏世居山東定陶,唐房玄齡之後,宋代中葉,有房氏之朝奉公者,宦于南雄,後遊東莞,家于篁村(今東莞城篁村)。  (明陳琏《琴軒集.房氏族譜序》、明吾慶善《房氏族譜序》)
    山茶李氏  李氏居南雄保昌柯木裏,宋建炎(一一二七-一一三○)中南遷,居莞城,至第八世李定道,于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避亂于茶山,遂定居。  (《山茶李氏族譜》)
    茶山鍾氏  鍾氏浙江  川(今浙江吳興)人,宋雍熙(九八四-九八七)間,鍾穆爲南雄别駕,因居珠璣巷。長子,徙新會,數傅至鍾亮,宋隆興(一一六三-一一六四)任福州歸甯縣主簿,乃遷茶園鍾屋。  (《茶山淳家坊鍾氏族譜》)
    東莞翟氏  翟卷石,先世大梁(今河南開封),宋南渡初,有翟某爲南雄太守,遂家焉,其子貢元,遷羊城。貢元生直學。遷東莞,生卷石,登進士,授德慶泷水(今廣東羅定縣)主簿。  (陳琏《琴軒集.宋泷水邑簿翟公墓表》)
    闆石梁氏  梁格世居福州三山(今福建福州市)。二子,長熙嘏,次熙學,熙學流寓韶州南華寺,後遷南雄,贅居許塘許氏,其孫克登,号實齋,掌教增城,遷闆石(今東莞常平鎮闆石鄉)。子文奎。登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文奎侄梁該,登嘉定七年(一一二四)進士(《梁氏崇桂堂族譜》)
    白馬李氏  李氏先世南雄人,自李氏朝議公遷東莞白馬(今東莞篁村鎮白馬鄉)。孫李用有重名,精理學,理宗書『竹隐精舍』賜之,抗元之熊飛,用之婿也。  (明陳琏《琴軒集.梅外李公墓表》)
    茶山袁氏  袁氏世居袁州分宜。有字君能者,宋孝宗朝爲奉議大夫。遷居南雄柯子裏,君能第六子松華徙茶園,六傳至安一、安二,分爲二宗。  (明林光《冰蘖集.袁氏族譜序》)
    茶山燕喜堂陳氏  陳彥清,本徐州人,金兵南侵,其曾祖避亂居南雄。彥清登慶元二年(一二○六)進士,任福建泉州剌史。  (霖按:宋代地方官中無剌史之名,殆該族譜誤記。)父孔範随任,任滿,從水路歸,經東莞,時流寇蜂起,水陸阻絕。遂寓居茶山。孔範卒,葬莞城南郊黃旗山,彥清于是置田宅于茶山龍湖頭,即定居。今茶山超朗之龍頭,下朗之陳屋,皆其後也。  (《茶山陳氏燕喜堂宗譜》)
    茶氏塘角陳氏  陳應甲字廷魁,号巨生,本江蘇建康(今南京)人,寶佑(一二五三-一二五八)間,授廣東南雄府郡守,爲避亂,偕子徙茶山塘閣。  (今茶山鎮塘角鄉)、  (《茶山鄉志稿》)
    栅口張氏  張文弼居南雄,理宗時遷居東莞栅口。  (陳琏《琴軒集.張氏家譜序》)
    長表劉氏  先世南雄人,宋季劉富始遷長表(今屬寶安)。至元末,有劉春台,倡義兵保衛鄉裏,與流賊戰死。其侄頭興。承遺志。屯義兵于竹山,保障千餘家,以功授博羅縣尹。  (陳琏《琴軒集.長表劉氏家譜》)
    椎山黃氏  先世南雄人,黃錦于宋末徙惠旸之水柬,又自惠旸遷東莞縣城市橋,稱『市橋黃氏』。六世孫思實,厭市橋煩喧,遷椎山稱爲『惟山黃氏』。  (陳琏《琴軒集.寶安椎山黃氏族譜序》)
    沙頭蔡氏  原籍汀州(今福建長汀),遷南雄,居柯子裏珠璣巷,宋未,蔡安徙東莞靖康場(今長安鎮沙頭),至明末,分支今寶安松岡沙浦村。清初,又分居赤坎(今深圳蔡屋圍),  (陳琏《琴軒集.蔡府君墓表》、  《深圳羅湖蔡屋圍蔡氏族譜》)
    南社謝氏  謝氏本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宋末,族人謝希良仕焉南雄推官,卒于任,值國亂,不能歸。其子尚仁,徙東莞,居茶山蘆荻墩,轉蔔居于南社。  (《南社謝氏族譜》)
    沙墩劉氏  沙墩劉氏始祖劉仲平,鹹淳(一二六五-一二七四)間,攜子束遊東莞,遂家于罾步(今茶山鎮增步)。  (《茶山鄉志稿》)
    梨川祁氏  宋有銀青光祿大夫祁某,遷自南雄,蔔居東莞縣城北郊棠梨湧(今稱梨川)。八傳至祁順,順子敏,敕俱進士。  (明張元祯《江西左布政使祁公墓志銘》)
    塔岡李氏  李氏系出隴西,唐末遷江西吉安(今吉安市)。宋直宗(九九七-一○二二)間遷南雄,居溪塘,四傳到仙之,徙番禺鹭岡(今屬廣州市河南鹭岡)、仙之子才舉。遷廣州城北龍頭市。孫昴英,寶慶元年(一二二五)  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及第、第四子性道,性道次子韬(又名尚文)遷居塔岡(今東莞東坑鎮塔岡)。  (《東莞塔岡李氏族譜》)
    大汾何氏  原籍四川資州仙井監(今四川仁壽縣),何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第一  (即狀元),官至尚書右仆射(即丞相)。随徽、欽二帝被虜北遷。栗二子雍、熙居南雄沙水,栗之曾孫九繼之子東起,仕元爲南海沙灣巡檢司,任滿,居東莞莞城之河籬貝(今莞城平樂坊街尾)。東起之孫佐,遷大汾(今東莞萬江鎮大汾鄉),遂開何氏巨族。  (《東莞大汾何氏家譜》)
    石排王氏  王氏系出太原。南宋中葉,王松隐由南雄宦遊東莞,蔔居于石岡(在東莞石排鎮)。  (明袁昌祚《宋處士世表王公墓志銘》)
    社吉坊劉氏  劉氏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有劉保真,乃貴成之子,景炎(一二七六-一七七八)間,元兵南侵,保直從江西袁州遷淩江,繼遷寶安(寶安.東莞之古名。今之寶安,是一九一四年由新安改。凡一九一四年前所稱之寶安,乃東莞)居茶山社吉坊。  (明蕭雲舉《明處士正齋劉公墓表》、《茶山社吉坊劉氏族譜》)
    小享梁氏  梁氏先世南雄人,元初梁一郎遷東莞小享。元末,梁氏三世孫子政焉金利(今三水金利)巡檢,元末盜賊蜂起,梁子政保衛地方有功。  (明陳琏《琴軒集.重修梁巡檢墓記》)
    上面所叙自南雄南遷的四十一族,決不是自南雄南遷東莞氏族的全部。曆代的水火兵燹,使族譜、家乘,所餘無幾,今又在『文革』的『秦火』之餘,資料更爲難緻,不過,就這四十一族分析,也可說明一些問題,四十一族中,宋代南遷的,有三十九族,元代二族,南雄珠璣巷氏族的南遷,主要在宋代,宋代南遷的三十九族中,南、北宋之際南遷的有十四族,占35.9%,宋元之際南遷的有十族,占25.64%。兩個時期合計占61.54%,幾乎是全宋的三分之二。金兵南浸,北宋亡,元兵南侵,南宋亡。在中原多故,于戈紛擾之際,瀕臨海洋,珠江橫貫,平原廣袤,土地肥沃,而且氣候溫潤的東莞,是中原氏族通過南雄珠璣巷這個中轉站紛紛南遷的好地方,中原的擾亂,加速了東莞的開發。
南來較早的氏族,占據了交通方便,接近城鎮的地方;南來較晚的,就去開辟邊遠的荒蕪之地了。東莞長安一鎮,北布丘陵,南瀕巨浸,是東莞邊遠之區,以長安爲例,可以說明一些問題,茲據《東莞地名志》所載,列表于下:
自  然村 
人     
來自南雄的
非來自南雄的
來自南雄的
非來自南雄的
 
 
現居
旅香港
現居
旅香港
 
湧頭
 
 
1284
60l
霄邊
 
2369
814
 
 
 
鹹西
 
 
789
340
錦廈
 
2927
987
 
 
 
街口
 
 
2331
735
 
新民
 
 
642
290
沙頭
 
4434
1104
 
 
 
廈 
 
 
2351
525
烏沙
 
2616
879
 
 
上沙
 
1925
544
 
 
 
夏邊
 
 
189l
512
 
上角
 
 
967
230
上近
 
310
90
 
 
鎮地村
 
106
60
 
 
增田
 
607
162
 
 
橫崗頭
 
457
352
 
 
新農村
 
606
150
 
 
蔡屋村
 
677
141
 
 
陳屋村
 
838
189
 
 
李屋村
 
546
18l
 
 
崗貝村
 
558
103
 
 
謹頭村
 
220
90
 
 
 
大井墟
 
 
50
40
大門樓
 
210
 
 
 
塘下
 
272
107
 
 
橋頭
 
160
130
 
 
 
上沙沙區
 
 
29
5
農裕村
 
200
 
 
 
 
崗廈新村
 
 
50
 
坳頭
 
 
150
270
 
 
沙邊
 
640
156
 
 
 
沙埔村
 
 
125
 
 
 
 
 
 
 
合計:21
11
20828
6511
10509
3278
所占%
65.6%
34.3%
66.4%
66.5%
33.5%
33.4%

二、南雄珠璣巷南遷的氏族及其對東莞的開發
    開墾荒蕪  明末清初的張穆在《故園茶山記》中曾說:
    茶山,莞巨鎮也。背山臨水,周圍百裏皆淺澤,秋夏積水,汪洋無際,中有鵲岩、羅山、台山、鳳山諸小嶺,昔疍民居其濱。宋以來,諸姓始從此居,相傳由珠璣巷至,則皆海内避亂流寓者。(略)是時茶山,猶荒落也,及宣、成、嘉、隆(霖按:指、宣德、成化、嘉靖、隆慶、一四二六-一五七二)間,科第鼎盛,(略)裏皆殷富。  (《鐵橋集.補遺》)
    茶山是這樣,東莞其他地區也是這樣,從族譜或墓志銘之類的記載,可以反映,如宋代翟氏初至東莞,『曾語諸子曰:『人之治生裕家者,亦必有道,齊魯千畝桑,蜀漢千樹橘,安邑千樹棗,水居千石魚陂,皆與千戶封君等,是富給之資也。汝曹可自逸自怠乎?』于是日督家人開池養魚,藩圃種橘,修畦以藝桑麻。凡可以養生之物,靡不蓄之,植之。不數年,家益瞻饒』。其他由珠璣巷南遷氏族的族譜,如此記載尚多,不煩爲引述。東莞長安的烏沙、沙頭、廈岡、上沙等地,原爲海灘,就是由珠璣巷南來的各氏族的辛勤開墾,改造了不良的灘塗淤浦,擴大了耕作面積,傳播了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使東莞成爲南中國的魚米之鄉。
    築堤修橋  東江橫貫東莞境内,  『夏潦暴漲,則瀕江之田,常罹其害』2。元佑二年(一○八七),東莞知縣李岩,始于京山。牛渡海、西湖、福隆、水南、石貝、司馬頭等處築長堤,延袤萬餘丈,護田九千八百餘頃。理宗時,東莞令趙善周重修,修舊堤一五九九○丈。築新堤一八五丈,涥佑元年(一二四一)竣工3。鹹淳間,堤圍部分又壞,石岡王氏南來的第二代王仕英,字世表,鑒于『時福隆、石牌諸鄉地連滄海,歲遭潦漲,民苦魚鼈特甚,公率鄉人損金,大築堤防,延袤三十餘裏,創立橋梁,以通潮汐,衆賴長城,始得奠枕』4。人名其橋曰世表橋。
    王仕英的曾孫王夢元,元末,福隆堤『歲久堤壞』,夢元『捐  ,倡鄉人共修築之,民至今賴其利』5。
    王氏兩次修堤,保障了農業生産,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産,其功是不可沒的。
    傳播文化  南來的氏族,很多是官宦之家,或遊宦至此,或緻仕隐居,或避亂南遷,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來莞以後,其子孫承其家學,侖窗苦讀,獲取功名,晚歲歸田,亦多講學,或終身不仕,以教育爲樂。茲舉數例:
    李用  祖卓爲朝漢大夫遷東莞白馬,用精研理學,以講學爲生,『士之從學者,館無虛日』6。
    翟傑  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  『乞休歸建桂華書院,集四方英傑相與講學』7。
    梁文奎  文奎爲闆石梁氏來莞第二代,官監左藏左庫,緻仕居家,建迎翠樓,  『講學其中,四方多就質焉』8。『時從學之士,裹糧景從』9。
    羅亨信  永樂二年(一四○四)進士,授工科給事中,四年,喪繼母,守制居家,在莞城城西開館授徒,『凡宗人,朋舊子弟鹹不受束修,如是三年。景泰元年(一四五○)緻仕,在莞城建義齋(免費讀書的學校),『延師教子孫與族人,裏鄰子弟』。  (俱見明羅泰《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羅公年譜》)
    黎晦  先世從虔州來,居學右(今屬莞城羅沙管理區),淳熙(一一七四-一一八九)間,東莞令王中行『議遷學,晦請曰:「某有地在東城外,術者謂當世出科第,與其私之吾家,孰若公之一邑!」中行大喜,遂因地建學』10。這就是宋、元、明、清、民國的學宮(抗戰期間,日本兵駐于此,破壞嚴重,一九五一年全部拆除》。其四世孫黎友龍,仕元爲校書郎,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出  建學宮旁之經史閣,『會衆工,親執策督役,不三月,輪換一新』11。
    翟龛  鹹淳六年(一二七○))鄉薦第一,爲東莞主簿,宋亡不仕,建聚秀樓,延士講習其間12。
    黎獻  黎友龍從弟,富于學問,弱冠,以授徒爲樂,成就甚衆,曾編類書《事類蒙求》九卷,以爲教學課本,『一時多傳誦之』13。
    羅亨信之子羅泰,與北街何氏後代何潛淵及陳靖吉等組『風台詩社』于道家山鳳凰台畔(在今東莞印刷廠内),推揚風雅,使東莞詩風,一脈相承,至今不替。
  由于有這些不計功利,熱心傳播文化,努力從事教育的知識分子。中華民族的文化,在邊遠之區才得以發展。
    培育人才  由南雄南遷東莞之族,很重視對自己後代的培育,重視文化的繼承,宋明兩代.外地來東莞之族,功名鼎盛,由南雄來莞的占其中很大的比重。宋代,東莞進士(連特奏名進士在内)共三十三人,可考知屬由南雄南遷之族的有十三人,占39.4%。其中有些一家三名,或兄弟同登科第。如翟傑及其侄景先,梁文奎與其侄梁該、梁诩、李春叟與弟得朋等。明代,東莞進士共六十七名,可考知屬南雄東莞之族的共十六名,占23.88%,其中有一家父子三人成進士的,如祁順與子祁敏、祁敕。
    這些由南雄南遷的氏族中,在東莞曆史上,出現過一些重要人物,今擇其特出者。略叙如下:
    李用  李用爲白馬李氏的第三代,棄科舉,潛心理學,自号竹溪,着《論語解究》。李昂英進之于朝,憲使周梅叟等交口薦舉,宋理宗特書『竹隐精舍』匾賜之。德佑二年(一二七六),使其婿布衣熊飛起兵抗元,兵敗,李用浮海至日本,以詩書教其國人,年八十一,卒于日本。『比死,以鼓吹一部送喪返裏,至今莞人送喪皆用日本鼓吹,号「過洋樂」。』11。現在莞人士葬,仍用『過洋樂』。李用渡日本從事文化傳播,較史學界豔稱的朱舜水要早四百餘
    何真  是員頭山何氏的五世孫,元末,以軍功授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擢江西、福建中書省左丞。未幾,中原大亂,何真保障兩廣。當明太祖即位。征南将軍寥永忠下廣東之時,何真送表納土,使祖國統一。封東莞伯。
    羅亨信  爲東莞英村羅氏的七世孫,即組織九十七家南遷的羅貴九世孫。永樂二年(一四○四)進士。因事眨爲交址(今越南)鎮夷衛吏。交址鄭公正作亂,亨信剿滅之。任宣府、大同巡撫十多年,有政聲,邊防充實。正統十四年(一四四六)敗也先的入侵,以功進左副都禦史。
    祁頃  爲梨川祁氏八世孫。天順四年(一四六○)進士,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出使朝鮮,折朝鮮國王傲慢之态,卻金珠珍寶之賂。曆山西右參政、福建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爲封疆大吏數十年,囊無餘金,以廉潔稱于世。
    陳益  北栅陳氏之後,萬曆八年(一五八○)浮海至安南十年,獲蕃薯種歸,在祖父陳志敬墓側(在今虎門金洲小捷滘)擴種三十五畝,『嗣是種播天南,佐粒食,人無阻饑』5。陳益是我國引種蕃薯的第一人,比福建陳振龍由呂宋傳入蕃薯早十二年。
    謝重華  南社謝氏之後,明亡不仕,以種香植荔爲業,培育出荔枝名種『素馨囊』6。
  從南雄遷莞的重要人物尚多,限于篇幅,不作贅叙。
    三、結 
    南雄珠璣巷,是古代由陸路入粵的咽喉,是中原氏族南遷珠江三角洲的中轉站。當中原變亂之際,南來之族。暫住南雄,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找到适合發展的地方以後,就繼續南遷。以廣州、南海、中山、順德、番禺、東莞、新會等地家族的曆史來看,氏族的南遷。唐則無聞。明則少見,多者爲兩宋,次則爲元,兩宋之時,北宋、南宋之際,南宋、元代之間爲最繁,其中以紹興元年羅貴爲首的九十七家三十三姓大規模南遷爲最着。在東莞來說,外地遷來的,以南雄爲最多,從南雄遷來的氏族。在開發東莞,繁榮東莞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注』
1. 《琴軒集.寶安翟公壽藏志》。
2. 「民國」《東莞縣志》卷二十一《堤渠》。
3.「民國」《東莞縣志》卷二十一《堤渠》、宋錢益《增築東江堤記》。
4.明袁昌祚《宋處士世表王公墓志銘》。
5.元黃常《王府君墓志銘》。
6.「民國」《東莞縣志》卷五十四李用傳。
7.阮元《廣東通志》巷二七○翟傑傳。
8.「民國」《東莞縣志》卷五十四粱文奎傳。
9.《崇桂堂粱氏族譜》卷十四。
10阮元《廣東通志》卷二百六十九黎晦傳。
11.宋李春叟《重建經史閣記》。
12.明張二果《東莞縣志》卷五翟龛傳。
13.阮元《廣東通志》卷二七一黎獻傳。
14.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九。
15.《鳯岡陳氏族譜》卷七。
16.屈大均《翁山詩外》卷八、卷十五。
作者簡介:
楊寶霖,一九三六年生,字倩文,廣東東莞人。一九五七年始爲中學語文教師,一九八二年奉調入華南農業大學任教,一九八六年被評爲副教授,一九八九年因家分雨地,調回東莞中學任教,一九九○年诐評爲廣東省特級教師,兼任東莞市語文研究學會顧問、東莞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農吏學會副秘書長、理事。除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外,專着有《詞林紀事補正》,并整理宋代大型植物類書《全芳備祖》。
 
 

宋代人口南遷與珠江三角洲的農業開發

何  維 
    秦漢以來,人口南遷的事史不絕書。到雨宋,出現了更大規模的南遷勢頭。北宋神宗以前,南遷人口的數字已相當可觀。據《太平寰宇記》和《元豐九域志》載,廣州的戶數,太宗太平興國年(轄八縣)主戶爲一六○五九戶(客戶未有數),神宗元豐年(轄七縣)主戶爲六四七九六戶,客戶爲七八四六五戶,一百年間光主戶一項就增加四八七三七戶,增長百分之三百強。這些增加數固然含有原居戶的淨增,但從事理分析,無疑應以外地遷入的爲主1。
    人口南遷的路線,自唐張九齡開鑿新通道以後,大庾嶺.浈水線已逐漸取代湘桂走廊和騎田嶺.武水線而成爲入粵的主要通衢。仁宗時曲江縣人餘靖《望京樓記》雲,『今天子都大梁,浮江淮而得大庾,故  水最便』;《  水館記》又雲,『故之峤南雖三道,下浈水者十七八焉。』但各地官民入粵的第一站南雄州保昌縣(今南雄縣)地狹田少,容納不下陡然增添的龐大人口,于是人們随即或稍後陸續南遷到珠江三角洲諸縣落籍。嘉靖(黃)《廣東通志》引《南雄府圖經》雲,『(大庾)嶺上古有珠璣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孫』;幹隆《南雄府志.珠璣巷》雲,『廣州故家巨族,多由此遷居』;至于明清纂修的廣州府各家族譜,記其先祖宋代輾轉來自珠璣(或叫『朱紫』、『朱杞』)巷的,更比比皆是。
    入粵主線從湘桂走廊東移,反映了南遷戶在籍貫上的改變:唐以前經由粵西,以中原人居多;宋以後渡大庾嶺,江南士民的比重增大了。這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重心南移的延伸——補充一大批有水田耕作技術的遷民,對珠江三角洲的墾辟是更焉有利的。
    南遷的趨勢,北宋末以後發展得更快,在南宋初和南宋末出現兩次高潮。    金兵攻破汴京之後,跟随隆佑皇太後出走贛南而又去不了臨安的軍民逾嶺暫止于保昌,進而南下。這個開始于高宗建炎年的進程大約持續到孝宗淳熙度宗鹹淳年以後,元軍據江淮,步步南進,直到宋亡。這時入粵的遷民有兩途:
  其一,士民分批經由南雄南遷,最突出的是保昌珠璣村貢生羅貴等集體遷徙的一次2。爲躲避官兵的侵擾,羅貴會同鄰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一起赴縣、州申請路引結伴作筏南渡,到新會、香山諸縣,成爲當地的編民。當然,其時這種方式的南渡者是多批的。
    其二,二王行朝殘部從海路遷入。臨安陷落後,張世傑等先後擁立趙是、趙昺爲帝,率領數以十萬計的江淮士兵及官民從福州轉入廣東沿海,最後藏匿于東莞、香山、新會、番禺諸縣。
    南宋時,南遷人口的增加使廣州的戶數更超過北宋;孝宗淳熙年已達一八五七一三戶(主戶八二○九、客戶一○三六二三),較之神宗元豐年多了四二四五二戶3。至于淳熙以後九十年的增加數,從上述兩項看肯定是不少的。
    近人黃慈博搜集了家譜四十多種,在其所輯《珠璣巷民族南遷記》一書中,列出兩宋經由保昌南遷廣州諸縣的『姓』(族)一六七個(實際上遠不止此數》。這些所謂姓,其實是具有血緣關系或主仆關系、人口衆多的大家族:羅貴初到新會蓢底(良溪)村時所報家口即有十四名,而同批南渡、入籍香山黃旗閣等地的麥氏,『有五弟一妹及同族二百人』,平均每戶四十人以上4。加上還有一些遷民長期『挂籍于人,借戶輸稅』,那麽兩宋三百年間中原及江南地區爲開發珠江三角洲所提供的實際勞動力就比史志所列戶數以及通常以每戶四-五人爲度的計算還要多一些5。
    珠江三角洲的面積。古代遠不及近代。南漢以前,本區雖經曆代開發,但居民點和耕地仍然隻集中在一些背山面水的丘陵和因河流泛濫而淤高的老沙地,東南海邊的島丘和新生沙坦多未墾殖,西北部的河網低窪地也未得到利用。到宋代,一方面西北江改道加快了河口的沖積,海岸不斷向外推移,可耕地有了較大的擴展;另一方面宋王朝出于擴大稅源的需要,采取重視農耕的多項積極措施,造成了本區得以進一步開發的有利條件,而大量的南遷人口又使這一點變爲現實。于是珠江三角洲就步人在其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轉折時期。陸續來自各地的勞動者,在改造當地生産環境上主要作出兩個方面的貢獻。
    一、沙坦的墾耕
    南宋的遷戶很多落籍于沿海一帶。羅貴等人遞交保昌縣的《告案遷徙詞》就說到,『南方瘴煙地面,土廣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到新會入戶之後,羅任蓢底村新圖一甲裹長。不久,羅家『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畝二分二厘一毫。』6。這就是遷民開荒(盡管不全是沙坦)的真實紀錄。按各家族譜,這類生産活動在瀕海區十分常見。
    東莞縣——南部海邊于北宋末築成一條鹹潮堤,長四一三○丈,護田一一二二八頃,是個較大的耕作區7。該縣遷戶十三姓,其中茶山一地,『背山臨水,周圍百裹皆淺澤……宋以來諸姓始從此居』,後來就變成一個農商興旺的『巨鎮』8。番禺縣——東南部成沙最多。遷戶十四姓,其中沙灣李氏兩代落籍『居族最巨,燈火萬餘家』9。順德縣(未建縣,指後來的縣境而言)——南部也不斷淤積。遷戶十九姓,其中桂洲一地,宋初已有遷民築起一條捍海的扶甯堤,其後又有陳氏到此開耕。新會縣——遷戶二十五姓,不少在會城以南開墾。隐居于三江的趙氏宗親,嫁女時一次『撥去奁田二十四頃』10。香山縣——遷戶五十五姓:小榄  十四姓,建成小榄小圍;曹、古二氏始遷曹步和古鎮,墾開荒坦,有人在附近建有四沙小圍;王、麥二氏在黃旗閣閃丘造田,由麥氏『捐錢十萬,立石基以防水患』,石基長八至十,名黃閣堤11;連還在海中的三竈山,也築起黃字上下兩圍。
    經過長期墾辟,各縣成陸不久的海邊沙坦多已成爲耕地,沿海的島嶼也有所改觀。例如香山島,神宗時有『僑佃戶』五八三○人,廣東路轉運判官徐九思請求立縣,後隻置鎮,至高宗時升爲香山縣11,足證在這期間島上變化之大。再如新會縣,《元豐九域志》列爲下縣,到南宋時則超過了同書列爲中縣的清遠縣。《永樂大典.廣州府》引《廣州新圖經》雲:『(新會)海有膏田沃壤,倉凜舟揖多取給』。這一帶的墾耕成果以及農業經濟狀況的改善,于此可見一斑。
二、堤圍的興築
    珠江三角洲較具規模的堤圍始築于宋代,成堤二十八條,共長六六○二四丈,護田二四三二二頃。除上文提到的沿海堤岸外,全部集中于西北江下遊和東莞石龍以上。其中在南海縣境的有三個圍:南莊羅格圍,是閉口圍,長六○五○丈,護田四百頃;西樵山兩側的桑園圍東西基,是開口圍,長一四七○○丈,護田一五○○頃;桂華鄉(今佛山)存院圍,是開口圍,長二三三四丈,護田四十頃。另有東莞的東江堤,長一二八六○丈,護田九八○○頃12。    宋代修築開口圍是個因地制宜之法。雖然本區堤圍高度隻有三至五尺(當時足以防水患》,工程是簡陋的,但它畢竟開創了珠江三角洲興辦水利的新階段。而這一成就離不開勞力、資金和技術力量諸因素,因而爲數甚巨而又富有治水經驗的遷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例如南海縣羅格圍的興築,定居不久的冼氏便出了大力。宣統二年《嶺南冼氏宗譜》雲:『是時(指宋代)沿水而居,幾同澤國。我族闾堂公與同裹通判區公合力提倡,興築基堤,袤長十餘裹。堤内沙洲數百頃遂成沃壤,至今賴之。』
    堤圍的興築有利于固定河床、防洪保收,從而加速了三角洲腹地的開發。以南海縣爲例:該縣遷戶三十四姓,其中朱氏、關氏、陳氏所遷的九江,程氏、冼氏昕遷的大同,梁氏、區氏、冼氏所遷的西樵,孔氏、冼氏所遷的羅格,梁氏、姚氏、龐氏、陳氏所遷的桂華13。都是築成堤圍不久的低窪地,尚有不少荒地可開;而這些在動亂中整族遷徙的士民,其一部或大部必須從事耕作才能過活。《嶺南冼氏宗譜》載,落籍大塱的冼有識兄弟四人『相居此地,披荊斬棘,用啓山林……有識公兄弟實爲開村之祖』;《九江儒林鄉志》雲:『(本鄉》自宋代度宗朝始漸有田廬』。據此,宋時耕地的增辟是不言而喻的。
    宋代,廣大遷民和原居勞動者以興辦水利和擴展耕地爲基本内容的墾辟,給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經濟帶來積極的影響,最直接的一點是提高了糧食産量。
    本區自古雖有『飯稻羹魚』之說,但糧食并不豐裕。唐懿宗時,廣管軍隊缺糧,得仰給于贛、閩。宋代,情況扭轉了,穩産穩收使糧食有了裕餘:其一,廣州置倉備糧。真宗時置平抑谷價的『常平倉』,仁宗時置救濟城内貧病者的『廣惠倉』,甯宗時置撫恤士大夫的『惠濟倉』,其中常平倉按規定的人戶比例,積谷當達十萬餘石。其二,糧食輸出。廣州有個專業的米市,據《宋史》載,高宗、孝宗、甯宗諸帝都曾明令粜『廣米』輸行在;鄰近諸路遇荒年,屢次靠『廣米』赈濟;『廣米』價廉,民間商賈常年也販運閩浙,甚至遠銷占城,以至後來元世祖『禁廣州官民,毋得運米至占城諸蕃出粜』15。
    廣州稻米的儲備和外銷,主要是由于本區總  量的提高而改變了糧食的供求關系,在耕地和勞力不缺的條件下,這就會引起商品性作物的增多。
    除稻米外,本區主要用于投放市場的農産品,較大宗的還有如下幾種:
    小麥——唐時有種無收。而宋代、尤其在南宋,廣州等地由于南遷人口對面粉的需求使小麥價漲至每斛一二○○○錢,廣大遷民又有這方面的栽培技術,加上官府實行優惠(不另加租稅),于是『競種春稼,極目不減淮北』,大面積的小麥爲應市而生産,『農獲其利,倍于種稻』16
    水果——荔枝:前代多歸皇家貴族享用,宋代各縣推廣種植,品種增至二十多個。曾鞏《福州拟貢荔枝狀》雲:『閩粵荔枝食天下,其餘被于四夷』,其外銷量可知;柑桔:宋時『廣南……民多種柑桔以圖利』,17這就不同于前代的貢品了;香大蕉:既作鮮食,也用于加工,《桂海虞衡志》雲:『南中芭蕉用梅汁漬,曝幹壓扁……名芭蕉幹』,方便貯存外運。
    花木——宋初,廣州每年都有奇花異木幾千盆遠運汴京,其後番禺也有花市。《嶺外代答》載:『(素馨花)賣于市,一枝二文,人競買之。』此外,産品還用于制造化妝品和配制香料。
    木棉——前代遍植于海南的木棉(吉貝),宋代也已傳進本區。宋人方勺《泊宅編》雲:『閩廣多木棉……今所貨木棉,特其細緊爾。』據此不妨推斷:本區産木棉,廣州有棉布織造業,其産品『細緊』的,則用于『貨』。
    這些農産品的銷售量和行銷範圍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個共通點,即較之前代增加了程度各異的商品性——本區農業生産進步的另一表現——而其發展的勢頭,下述數據可供參考:太祖開寶四年(九七一年)廣州農副産品征稅,『歲收銅錢一千七十貫』;仁宗嘉  頭四年(一○五六至一○五九年)的某一年,廣州收得商稅二七○二二貫;神宗熙甯十年(一○七七年)增爲六八七○三貫18。
    農業生産的發展使一定規模的城鎮建設成爲可能。廣州在唐代雖是世界着名的貿易港口,但仍然是漢代番禺城的格局。宋代從仁宗時起即加以擴建和修築,共二十多次,建成中、東、西三城,城周總長二十二裏,面積爲唐城的四倍。19宋城新建的設施甚多,其中有:交通工程兩項——  城内開挖内濠、南濠、清水濠,總長約2000丈,以通舟揖,東郊(今黃埔一帶)辟建一個番舶避風港,『延袤十餘裹,闊十丈,人稱鹿步  』20;巨型建築一座——中城雙門,『廣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二丈三尺(上有樓七間),皆甃以石,覆以磚。虛其東西二間爲雙門……規模宏壯,中州未見其比』21;文化機關九所以上——州學、南海縣學、番禺縣學、番山書院、禺山書院、貢院、八賢堂、十賢堂、師悟堂等;醫療、慈善機構五所以上——惠濟藥局、廣安宅、安仁宅、安樂廬、壽安院等。此外,還有招待番商的來遠驿、查驗番貨的市舶亭、檢閱水軍的海山樓等等。在州城附近,又形成扶胥、獵德、大水、瑞石、平石、白田、大通、石門八個鎮,即『宋八大鎮』。
    這一系列公共建置動用人力财力甚巨,例如理宗淳佑年建雙門,費錢二七二○○貫:開慶年擴浚内濠,用錢二○○○○○○貫、米四○○○○石。均由鄉鎮居民負擔,『錢以産敷,夫随鄉調』22。
    因此,這些項目的建成,同宋代,特别是南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其中若幹項目還同人口南遷有直接關系:孝宗時的接濟庫和廣安宅、甯宗時的安仁宅和惠濟倉。專爲撫恤流落廣東的官員家屬而設;甯宗時的安樂廬,則用于接待無法北歸的商旅;懷聖寺的光塔,由來自山東的蒲氏出資重修。23
    宋代人口南遷不但促進了珠江三角洲的物質生産,同時也加深了封建土地占有關系。
    唐德宗用兩稅取代租庸調,标志着全國範圍内均田制己日漸讓位于土地私有制。宋代,本區土地買賣和租佃制己相當盛行,南遷士民必然要受這個趨勢的制約。各姓成員之間原先的社會身份和财産占有情況不一樣,入籍以後所處的生産地位也就不相同,階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小部分脫離勞動的成員用種種手段占有土地,成爲不勞而獲的地主階級;一部分成員在自己所得的土地上勞動而成了自食其力的自耕農;較大一部分成員因失去或從未得到過土地而淪爲佃農或雇工。這種生産關系的變化,在各姓的家譜中是屢見不鮮的。就以獲得土地而言,常見的有三種方式:
    其一,役使同姓或異姓成員墾荒,然後據爲已有。以羅貴爲例,他隻是個未進官場的貢生,而在十四名家口中竟有男仆五名、女仆三名,其所『新收』、即産權歸他所有的二十一畝多山塘田地肯定有這些生産者的勞動成果。雖然僅此材料尚不足以斷定他的階級屬性,但他或他的繼承者通過這一途徑上升焉地主是完全可能的。
    其二,購置或接受贈予。卸任官員或财産較多的遷戶,在人煙尚不稠密的本區。不難用賤價購得土地。遷東莞岑田村的鄧符協在縣北所置『書田』,足供其所創力瀛書院的用度;遷太良(今順德大良)的羅姓,其第四代隻是個退職巡檢,即『廣置田莊三百頃  24;遷南海蘆竹(今河清)的潘氏『置田二百餘畝』25。娩外,原佃戶購買官府拍賣的『沒官戶絕田』,高宗時規定八折優惠,據此推斷當有一些佃農轉爲自耕農。至于贈予,則以陪嫁的『奁田』較多見,除新會趙姓外,連南宋大僚崔與之(先世自汴京遷增城)也碰到過,  『子叔以納婦,有奁田六百石,  (與之)責令歸之』26。由此可知風氣之盛。
    其三,官僚貴族大量占據土地。南遷的士人,以其優越的條件較多地進入仕途,上升爲官僚地主。如沙灣李氏,自江西泰和徙南雄遷廣州共六代,代代爲官。其第七代李昴英爲理宗時探花,官至吏部侍郎,封番禺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其第三子李志道,以工部侍郎緻仕系在潮州『勤王』有功,得帝是賞給東莞諸縣田地八○○○頃27,據羅香林《宋五台與宋季之海上行朝》文稱,一九五五年香港大嶼山(宋時屬東莞)發現『李府食邑稅山』界石——雖然李氏父子對兩起『食邑』尚未擁有土地所有權(隻享用賦稅),但從所謂『(沙灣)燈火萬餘家』看,這個龐大的官僚地主家族的地産是可想而知的。至于貴族霸  土地,則有曾撥出奁田的三江趙氏,他『爲子孫基業』計,竟放出九個木鵝随水飄流,然後在木鵝停留處『立石樁九條以爲标準,至今北到淡水、三甲,遺址存焉』28,奪得一大片新生沙坦和土丘。這類靠皇權  奪土地的地主爲數甚少,但所擁有的土地卻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本區土地占有關系出現了新的因素:各姓的始遷者爲了維護族内的血緣關系與産權,往往設立本族公堂,撥出一定數量的祭祀田作爲永業公産。随着土地兼困的加劇,或由于捐獻,或由于冒占,于是就産生了集本房政權、族權、産權于族長一身的、以同族子孫爲剝削對象的公堂地主。番禺沙灣鄉何氏『留耕堂』、南海九江鄉關系『樹德堂』、大塱冼氏『光遠堂』等等,都屬此類。
    在各姓族長或有權勢者形成爲榨取地租的地主階級的同時,更多的本族或外族成員卻變爲附着于其土地上、被迫繳納一部分勞動果實的佃農。據元豐年、淳熙年的數字,廣州客戶(即佃戶)均居總人戶的55%左右,在各州中是偏高的(元豐年廣東路僅爲39%)。這個廣大南遷勞動者納在其中的、占當地農戶大多數的農民階級——其人身依附關系比之前代渠帥、豪族所占有的部曲、奴仆較爲松散,而所繳納的一般是固定地租,因而有較高的生産積極性——正是宋代本區農業生産賴以改觀的主要動力。這個隊伍的壯大,同樣說明了地主占奪土地的嚴重性。
    因此,南遷入戶的階級分化,從廣度和深度上充實了本區業已存在的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并且加速了這一進程。
    綜上所述,宋代以人口南遷爲契機,珠江三角洲得到較具規模的墾辟,其封建經濟無論從質從量看都取得重大進展,爲本區後來跻身全國先進行列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