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大概相当于现代什么学历?
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我觉得大概分别应该对应着现在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
古代的”高考制度”,叫科举考试,而现在叫高考。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考试都是为了给国家选拔人才。但是古代和现在的考试的组织形式,考试的内容及每年考试的人数都不尽相同。
在现今,孩子们从6岁上小学,到18岁考大学,历经十二年寒窗,如果考上一个好大学,算是光宗耀祖了。在古代也是如此,古人也是非常执着的参加科举考试,有的父亲和儿子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儿子都中状元了,父亲可能还在参加乡试。而一旦中举人,中进士,古人也是非常兴奋的,我们都学过《范进中举》,就是说的范进中了举人而乐极生悲的故事。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我们现代的不同阶段的教育情况做一下对比。我们现代教育分为四个等级,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而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阶段相当于古代院试之前的私塾和国子监。高考则相当于古代的院试,专科毕业则相当于古代的考中秀才(拔贡、恩贡、岁贡、廪生、附生、增生、庠生、捐生)。现代的学位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而古代科举考试则分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在古代所有的读书人,经过一个小小的考试后,成为童生,也叫童子试,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对所有的读书人都称作学生一样。
第一级的考试是院试,是最低级的考试,考中者就是“秀才”。中了秀才才有资格进行后面的考试。也就是说下面三级的考试都是递进的形式,考过了就进行下一级的考试。如果考不过,可以继续参加,直至考中或放弃,没有年龄的限制。
第二级的考试是乡试,每三年考一次,都是秋天在本省举行,所以也叫秋围。只有秀才资格的人才可以参加乡试。高中的就是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也叫省元。中了举人就比较好了,可以做官了。如果不想继续参加下面的考试,就去做一个小官。如果继续参加下面的考试,那么前程会更进一步。
第三级的考试是会试,乡试之后的来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官衙举行,有举人资格才可参加。考中的称“贡士”,也叫上“京榜”,第一名为“会元”。没中的仍是举人。
第四级的考试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有贡士资格的人才能参加。考中就叫进士。没中的仍是贡士。
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的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综合看来:
通过院试的考生,身份是秀才。
通过乡试的考生,身份是举人。
通过会试的考生,身份是贡士。
通过殿试的考生,身份是进士。
所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应该分别对应现在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
中了秀才的人还不能做官,就相当于想在的专科,在大学毕业后,很多用人单位都明确提出,参加考试的人首先必须是本科学历。古代举人才能当官,也就是可以有工作了。从这点上来说,二者有相同之处。鲁迅笔下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先生,连个秀才也不是。在古代如果考中秀才,还是受人尊敬的,并享受一定的政府赋予的权利和津贴,比如适当的免一些苛捐杂税等等。
中了举人,就可以去做小官了,比如训导、教谕和县丞等小官。就相当于现在的本科了,可以参加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的考试。当然,如果考上事业单位,就可以工作了。而如果想更好一些,那么就继续往上考,相当于现在的考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而中了进士,就可以到天子脚下,去京城参加工作了。刚开始,会进入翰林院,翰林编修,校书郎,相当于稍稍的实习一下。过一段时间,就被分配更重要的工作,起点可是很高的。并且,日后升迁的机会也很大。如果是中了殿试一甲的三名人员,在古代做驸马的大有人在。即便没碰上做驸马的机会,也会受到皇帝的重用。
自隋唐至明清1300余年间,大约考取进士162450人,武进士2万余人。其中,明清两代先后举行进士考试201科,中进士51624人。
清政府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的才录取26849人。 那么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那么就是平均一次才录取200多名进士。
所以,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这头衔是逐级上升的。要想有大的作为,必须努力向上,再向上。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贡生科;监生其名始于唐代。
贡生、监生区别对象不同
贡生指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监生指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贡生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贡生,中试者皆称贡生。唐朝时以贡生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贡生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生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贡生。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贡生及第;二、三甲,分赐贡生出身、同贡生出身。
贡生制度始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它源于宋代以前的贡士制度,即由基层府、州、县学,从未中举的生员中按规定名额挑选一些优秀者贡献给皇帝。《礼记》中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之说。贡生被送入京师国子监学习深造,肄业后由吏部派任知县、县丞、教谕等官职,因而入国子监的贡生又称监生,贡生也能被吏部直接选官。这种制度,扩大了由进士、举人进升仕途的范围,增大了朝廷选拔人才的范围。明、清两代沿用了这一制度,而且把它更加完善、详尽。
明代有四种贡生,即“岁贡”,由府、州、县学每年或每二年选送1~2名;“选贡”,由府、州、县学每3年或5年选拔1名;“恩贡”,由朝廷特开恩典而选入;“纳贡”,由富家交纳一定资财而选入。
清代有六种贡生:“岁贡”、“恩贡”同明代;“优贡”相当于明代的选贡;“例贡”相当于明代的纳贡。另有“拔贡”和“副贡”,“拔贡”从各直省科试的一、二等生员中选拔,雍正时每六年选拔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选拔一次。“副贡”每三年选拔一次,即从每届乡试取得副榜(即乡试扩录者)者中挑选,副榜不能参加会试,但可直接增附为“副贡”,既可被挑选为官,又可人国子监。
监生是明清时期入国子监读书者的统称。
早在唐元和二年(807年),朝廷置东都监生100名,此为监生之称的起源。明代设国子监,在全国生员中选取贡生人监深造,会试举人不第者,可人国子监,称为“举监”。生员选人监者为“贡监”。立了功或殉职的官员,子弟经朝廷准人监的为“荫监”,捐资一定数额也可入监学习,称为“例监”。例监始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
清代监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优监不同于优贡,优贡是在廪生、增生中选拔,优监是在附生中选拔。恩监是指对先圣先贤之后裔恩准入监者,或由汉军八旗文官子弟恩准入监。荫监分恩荫和难荫。恩荫是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按例可特准一子入国子监就读。难荫,专指品官因公殉难,封荫其子人国子监读书者。
入国子监读书,也是人生转折的一件大事,只要能认真苦读,按期肄业,就可以被挑选做官,所以成为监生也是值得祝贺的事。平遥科举博物馆第二展室外屋檐下,悬一匾额,上书“辟雍升俊”,是清嘉庆年间,平遥儒生韩家骠被选拔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时,亲友们为祝贺他步人仕途,赠送匾额,匾额特请乾隆甲寅恩科举人冀兰泰题写。冀兰泰是平遥城内人,字畹亭,号芸田。嘉庆六年(1801年)吏部大挑考试成绩为一等,分发陕西,历任清涧、兴平、凤翔、三水、山阳等县县丞,后授韩城知县,后因政绩卓著,升汉中府定远厅同知,道光六年(1826年)因平息回族人叛乱,调任哈拉玉尔滚粮台,又兼任新疆库车粮台,时达7年之久,平叛后以功勋擢升浙江台州府知府。
资料来源于网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12-4 16:08: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