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公子
古代文学博士
01
公元前529年的那场政变爆发之前,楚灵王所统治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楚国。强大到什么程度?强大到它可以完全无视老对手晋国的存在。
吞并陈国之后,楚灵王挥师灭蔡。晋国大夫荀吴向执掌国政的中军元帅韩宣子发出了强烈警告:
“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晋之不能亦可知也已。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
——《左传·昭公十一年》
荀吴批评道,晋国身为诸侯盟主,在楚国肆意兼并弱国之时却不敢站出来捍卫国际秩序,伸张公理正义,这等于向天下诸侯承认了我们的无能。上一次楚国发兵灭陈,我们见死不救,已经让晋国的国际信誉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果这一次楚国吞蔡,我们依然无所作为,那么从此之后天下就再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奉晋国为主了!
迫于国内舆论的巨大压力,韩宣子在公元前531年秋天召集厥慭会盟,宣称将共谋救蔡。
但郑子产一眼就瞧明白了,晋国的所谓会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它才不会为了蔡国而冒险与楚国开衅呢。看到郑国大夫罕虎正忙着治装上路,赶赴盟会,子产冷冷地说道:“你不必去了,别指望他们能拯救蔡国。”
果然,会盟之后,晋国实施的所谓救蔡行动仅仅是象征性地派大夫狐父出使楚国,轻声请求楚灵王放弃对蔡国的吞并。结果可想而知——强横的楚灵王干脆地表示了拒绝。
吞并蔡国之后,楚灵王下令在陈县、蔡县和东、西不羹修筑城池。从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四个“赋皆千乘”的楚国大县兵连势结,共同构成了对郑国乃至对周朝王畿的钳形攻势。此时的楚灵王已经憧憬着挥师北上,求田于郑,分鼎于周了。
眼看郑国可能遭到瓜分,王室可能遭到凌虐,曾经以“尊王攘夷”号令诸侯的晋国在做什么呢?
答案是:北攻鲜虞。
它将自己的军队派向河北,驱逐聚居在那里的鲜虞部落,意图侵吞他们的土地,却没有派遣哪怕一兵一卒南下勤王。和拯救周天子的生死比起来,还是扩充地盘来得更加实惠吧。
回想当初,即位仅仅四年的晋文公不顾楚强晋弱的困局,毅然决定发兵救宋,与楚国决胜城濮。再看看眼下韩宣子避开雄楚、北攻鲜虞的决策,不得不承认,晋国真是英雄气短,日渐市侩了。
大城陈、蔡、不羹,发生在公元前531年。此时的楚灵王环顾宇内,只有东南方向的吴国还没有臣服在他的威权之下。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两年之后,楚灵王一生第四次东征吴国的过程中,一场将他置于死地的政变爆发了。政变的主角正是他的少弟公子弃疾。
02
复盘楚灵王盛极而衰的历史,他被公子弃疾赶下王座的悲剧正是从任命弃疾为蔡县县公开始的。
那是公元前531年12月的事情。彼时的公子弃疾跟随楚灵王鞍前马后,灭陈吞蔡,屡立战功。战场上的杰出表现逐渐为他赢得了楚灵王的信任。
可是,当楚灵王就任命弃疾为蔡县县公一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的时候,无宇却态度坚决地表示了反对: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其少戒!”
——《左传·昭公十一年传》
无宇郑重其事地告诫楚灵王,太子、王兄弟、贵宠公子、公孙以及世卿这五类贵胄是不能任命为封疆大吏的。无宇的这个看法很可能是基于普遍性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将太子申生调离国都绛邑,差他镇守曲沃,大夫里克也曾提出过反对,至于理由,同无宇一般无二。
但是,楚国的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自有其区别于晋国的特殊性在。楚国对外扩张,灭国设县,遴选县公的标准通常是任亲必选贤,选贤必论亲。以公室亲族治理县邑,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因为职务不能世袭,所以县公想要坐大边疆,构成对王权的挑战,机会并不大。这也是为什么楚国把这一级行政机构称之为“县”的原因——“县”意通于“悬”,意思是治县的权力悬(即遥控)于国君的手中。
公子弃疾作为蔡县县公的候选人,论亲疏,他是楚灵王的同胞兄弟;论才能,陈、蔡之地都是他浴血奋战打下来的。难道弃疾不是蔡县县公的最佳人选吗?
有鉴于此,当无宇阻谏楚灵王对公子弃疾的任命时,楚灵王当即提出了质疑:“陈、蔡、不羹可是掌握在我而不是他弃疾的手里,难道这样还不能高枕无忧吗?”无宇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左传·昭公十一年传》
申无宇的预言最终的确是应验了,但这不免引起我们更深的疑惑:为什么“选贤论亲”这个楚国历代沿用,均行之有效的县公任免原则到了楚灵王这里突然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在这个原则下遴选出来的公子弃疾最后要造反,而且还能够成功政变呢?
03
我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申无宇说的“弃疾在外,郑丹在内”这8个字当中。
申无宇的这8个字基本概括出了楚灵王执政十几年来选官任官的最大特点:对中央官吏的人选,楚灵王更偏好那些从别国投奔楚国的客卿。至于楚国的本土贵族,楚灵王反而更愿意让他们离开中央,到地方去任职。之所以形成这个用人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出于巩固王权的考虑。
正如我之前所说,弒君篡位的楚灵王自即位以来迟迟未能完成对楚国政治势力的整合,本土贵族当中一直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反对者。
在政变弒君之前,楚灵王(那时还是公子围)担任令尹,蒍掩担任大司马。大司马与令尹并称“二卿士”,是楚国官僚体系中权力最重的两巨头,更兼蒍氏家族自楚庄王时代以来一直是楚国政坛举足轻重的政治世家。
忌惮蒍掩会成为自己发动政变的障碍,楚灵王借故杀死了他,并且还侵吞了他的家产。政变成功之后,楚灵王再接再厉,继续打击蒍掩的同宗蒍居,又削夺他的田产。
不但打击蒍氏家族,对楚国的另一支老牌贵族若敖氏家族,楚灵王也没有手下留情。
《左传》记载:
王夺斗韦龟中犨,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
——《左传·昭公十三年传》
楚共王在世时五子夺嫡,斗韦龟支持的是五公子弃疾,而非二公子围(即楚灵王)。斗韦龟不但自己支持弃疾,还将儿子蔓成然托付与他,寄希望于弃疾有朝一日能上台执政。对这父子俩,楚灵王先是削夺了他们的封邑,继而又将蔓成然调离中央,到郊区任职。
楚灵王执政期间曾经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时间分别在执政第三年(公元前538年)兼并赖国、第八年(公元前533年)兼并陈国和第十一年(公元前530年)兼并蔡国之后。
几乎每一次移民计划的出台都会遭到楚国贵族的猛烈抨击。从巩固君主权力、打击世袭贵族的角度去推测,这些移民计划的目的除了加强对新占领区的统治外,很可能还包含着将楚国旧贵族连根拔起,迁往边远地区的算计。
若敖氏家族在楚灵王的祖父楚庄王执政时期曾有过叛乱的前科,因此对若敖氏的风吹草动,楚灵王尤为敏感。公元前530年,有人向楚灵王进谗言,中伤若敖氏家族的成虎。楚灵王抱着宁可枉杀、不可放过的态度,不待证据核实下便对成虎痛下杀手。
在这样的铁腕打压下,本土的旧势力一个接着一个被楚灵王挤出中央,那空出来的职位和工作由谁来接手呢?
楚灵王于是大量启用自他国投奔楚国的客卿们。郑国来的然丹,许国来的许围,蔡国来的蔡洧……,构成了围绕在楚灵王身边的新班底。
因为客卿在楚国没有根基,就算坐在中央也无法构成对楚灵王的威胁,因此他们反而成了楚灵王最信赖的臣僚。然丹这个外国人甚至被楚灵王身边的太仆析父称颂为“楚国之望(众人敬仰之人)”,可见楚灵王对他的器重。
打压世族,重用客卿,楚灵王用这种方式开启了楚国政坛的大换血进程。他原本期望藉此清除异己,巩固权力,但最终还是失算了。
被排挤到边地的楚国旧贵族对楚灵王怀恨在心,为了夺回失去的政治利益,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坐镇蔡县、素有宽和之誉的公子弃疾,准备拥戴他上台以与楚灵王做生死之搏。
至于楚灵王倚重的客卿们,他们的忠诚可不像楚灵王以为的那样可靠。
许围本是楚灵王为了控制许国而扣留在身边的人质,公元前533年的那场大迁徙中,许国被楚灵王迁徙到城父,对这件事情许围一直耿耿于怀。
至于蔡洧,虽然受到楚灵王的宠信,但楚灵王发兵灭蔡之时,蔡洧的父亲不幸死在了战火之中。家仇国恨,又岂是楚灵王的区区恩惠所能抹平的呢?
大换血之后,不但楚灵王期望中的政治整肃没有如期而至,楚国政坛的撕裂与仇恨甚至比原来更深,而仇恨所注的焦点,正是楚灵王本人。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晋国的绥靖政策下,楚灵王宾服鲁、卫,吞陈灭蔡,貌似强大无匹,却一次又一次地在东征吴国的道路上折戟沉沙,铩羽而归——这个表面强大的国家里,心怀异志的人太多太多了。
失势的贵族们即将在边地发难,对此,楚灵王毫无警觉,所以他最终拒绝了无宇的正确意见,坚持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县县公。
此后不久,楚灵王踏上了一生中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讨伐吴国的征程。行前,他命令蔡洧留守郢都,自己则亲往干溪,指挥五大夫的伐吴行动。
只是这一走,楚灵王再也没能回来。蒍居、蔓成然、许围、蔡洧,这一个又一个潜在的反对者私下串联,共同编织起一张政变的大网,将那个还在梦里憧憬着灭吴称霸的楚灵王困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12-10 12:02: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