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四史”的开篇,司马迁的《史记》一直被视为良史范本,其中一些故事,也借由太史公的生花妙笔而深入人心,被视为史实,但《史记》距离它所记载的上古三代,相隔已十分久远,在当时的文字档案条件下,司马迁的研究可信度究竟有多高?一些晚出的史料和近世的研究,比如清华简《系年》,已经揭示出《史记》的错误,一些重要章节,甚至有推倒重写的必要。
一、烽火的真相
史记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多年以来我们都信以为真,比如烽火戏诸侯。
话说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宠爱天生不爱笑的高冷美女褒姒,为博美人一粲,在首都镐京点起烽火谎称有敌情,召诸侯前来勤王,诸侯闻烽而至,却不见敌踪,看见他们瞎忙活的傻样,褒姒终于笑了。如是再三,被当猪猴耍的诸侯终于不鸟幽王了。后来幽王欲废来自申国的王后以及太子,惹恼了申国。联合缯国(鄫国)、犬戎一起进攻镐京。幽王再举烽火,学乖的诸侯一个不来,幽王被乱军杀死在骊山脚下,美人褒姒也被犬戎抢走成了压寨夫人。最后是诸侯到申国拥立太子宜臼即位,就是周平王。因为镐京被犬戎占据,平王只好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烽火戏诸侯.jpg:
这个故事被称为“烽火戏诸侯”,太史公将之记录进了《史记·周本纪》,因为故事精彩有趣,历来被视为正史。但细想之下疑点却非常多。
钱穆先生早在《国史大纲》就指出了三个问题:“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结论是,“此委巷小人之谈”。
前两点还只是基于常识分析,第三点,钱先生说骊山之战起于幽王伐申,这个说法来自今本《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有两部,一部是清人从古籍中辑录的残本,今天称为古本《竹书纪年》;另一部是宋明出现的完本,今天称为今本《竹书纪年》。一般认为古本接近原著,今本则是后人的伪作。那么,钱穆先生用今本的说法是否可靠呢?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2011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出版,该书收录的是清华简中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系年》,其中提供的新材料,证明钱穆先生的推测是正确的。
其中有这么一段:“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弗畀,鄫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说的是幽王出兵把平王围在西申,申国不交出平王。而此时西戎、鄫国趁机对幽王侧方攻击,结果幽王玩砸了,和褒姒生的崽双双战死!
在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疑似》中,就没有烽火、只有大鼓。当然,我们现在看来,大鼓戏诸侯也不可靠,大鼓能传送多远呢?宫崎市定先生就认为,《史记》的史料很多是来自戏剧“偶语”,这个观点很能启发我们,所谓的大鼓、烽火戏诸侯,很可能都是来源于当时表演的剧本,所以才会有戏剧化的一幕。
既然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错了,那么我们接下来,会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重新定义和认识的。
二、多出的周携王
倘若我们继续开启脑洞,会发现更加疑点重重:申侯不是和犬戎一起杀了幽王吗,那应该是周朝的敌人吧。诸侯怎么会愿意跟这个弑君的申侯一起立弑父的平王?犬戎不应该是平王的支持者吗,平王为什么要避开支持自己的犬戎,而东迁洛邑呢?
要解决这一连串问题,我们先关注一个陌生的id:周携王。
在《史记·周本纪》中,忽略了一个周天子,这个天子就是周携王。而在战国史料中,这个人物又的确存在。《左传》和古本《竹书纪年》,作为可信度非常高的两部史书,都提到了携王其人。
原来幽王还在位的时候,申侯、鲁侯(当为“缯侯”之误)就和许文公一起拥立了周平王,西周进入了第一个“二王并立”时代。也许正因如此,才引起愤怒的幽王讨伐。幽王战死后,虢公翰又在携地立幽王之弟余臣,是为周携王,西周进入了第二个“二王并立”时代。直到第二十一年,周携王被晋文侯所杀,这才结束了“二王并立”局面。
这一点也被清华简《系年》所证实,相对《史记》中周室东迁的一帆风顺,《系年》中的刀光剑影无疑更让人接受。
虢国在今天的山西平陆到河南三门峡,纵跨黄河两岸,扼守了镐京通往洛邑的道路,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据学者考证,携地大致在虢的河西,今天陕西大荔一带。申国的位置在哪里呢?镐京附近的申国被称为“西申”,申国和齐、吕、许都是姜姓,姜姓本出于西戎,可见西申与西戎的关系密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周朝地图.jpg: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勾画出幽王死后的政治画面。幽王死于战场,这时候虢公翰站出来力挽狂澜,在虢国的携地拥立了携王,把平王势力阻挡在黄河以西。当时周王朝分成两派:一派是西戎势力,包括申、曾、许等支持的平王;一派是姬周势力,包括虢、晋、郑等东方诸侯,支持携王。
然而,诸侯最终却诡异地倒向了平王。
表面上看来,携王继承了幽王的遗志,理应取得诸侯的支持;但从嫡长继承制的角度说,平王虽然弑君,但毕竟曾经更符合条件,他的被废是因为幽王倒行逆施,更重要的是,对于传统继承制的尊重,是符合诸侯利益的。
周幽王的爷爷是周厉王,七十年前因为“专制”被国人驱逐,这就是历史上重要的“国人暴动”。国人并非是底层平民,而是活动在宗周的各氏族。周厉王的失败,正是因为集权触犯了王族以外的氏族利益,所以他们才联合废黜了厉王。
之后厉王之子宣王对公卿妥协,才一度出现“宣王中兴”的局面。但好景不长,宣王之子幽王上台伊始,就和执政皇父决裂。面对周幽王的铁腕与西戎的威胁,皇父、郑桓公等卿士内心都已经放弃宗周,纷纷开始东迁避难。
所以西周的灭亡,非常类似商朝,很大程度是内部矛盾恶化,才能被外族有隙可乘。不同的是,西周初年推行了分封制,这一举措使得大周续命至八百年。
经过长期利弊的权衡,诸侯抛弃了携王,转而支持平王。晋文侯得到了虢公的默许,攻入携地杀死了携王,并把晋国势力推入了河西。郑武公则娶了西申公主武姜,并趁乱兼并了周边的东虢国、郐国、胡国等。郑武公和姜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庄公和共叔段了。
之后,平王被迎入成周。收获最大的无疑是以晋、郑为首的东方诸侯,其中晋文侯被赐方伯、郑武公成为卿士,成为周平王的左膀右臂。他们的罪恶扩张很快被洗白,毕竟,平王自己不是这样过来的吗?
不过诸侯觉得申侯很不顺眼,要论拥立之功,申侯和犬戎还是要比他们更多的,那么,平王会不会更加亲附他们?他们会不会想染指王权?而且,幽王怎么说也是天子,他的死,总得找人背锅吧?
于是,罪魁祸首申国、曾国被诸侯联合绞杀,到春秋完全销声匿迹了。只有犬戎余波一现,在公元前660年为虢国击败。
三、《史记》年代的秘密
《史记》的错误不仅限于“烽火戏诸侯”,以及“二王并立”的阙载,如果我们继续挖掘,就会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史记》很多篇章也许真的需要重写。
既然平王东迁不是一蹴而就,那么到底是哪年完成的呢?我们发现有多种说法,而且跨度相当之大。
按照我们最熟悉的《周本纪》,东周在前770年就开始了;古本《竹书纪年》用晋国纪年,晋文侯二十一年东迁,那么就是前760年;今本《竹书纪年》用周王纪年,周平王二十一年东迁,那么就是前750年。清华简《纪年》用的也是周王纪年,但说法又有不同。
清华简《系年》说:“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即周携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这几个年份如何计算,目前学界仍有很大争议。个人认为应以前750年为周携王死年,加上“无王”的九年,再加上三年平王才进入了洛邑,这年应该是前738年了。
这个年份居然和《左传》的一处预言吻合:原来在平王东迁时,太史辛有路过伊川,发出不及百年此处将沦为戎地的感慨。然后正是在前638年,秦、晋两国将陆浑之戎迁徙到了伊川。
众所周知,《左传》好预言,杨伯峻先生就认为,不少预言来自战国伪托。那么,伪托者应该是明确知道,平王东迁的年份正是前738年!
那么,我们回过头看《史记》,就发现太恐怖了。比如《秦本纪》说,秦襄公七年参与救周,被平王封为诸侯,赐之以岐山以西之地;襄公十二年伐戎至岐山而去世。《十二诸侯年表》的内容与之一致。
但是我们现在看来,《周本纪》的平王东迁时间是错误的,那么其他世家、年表记载同样错误!既然东迁的时间在前738年,或者保守点,按照前750年或者前760年。但秦襄公明明在前766年去世了啊,他无论如何不可能护送东迁。所以《秦本纪》一定有错误,要么襄公不是在前766年去世,要么襄公根本没参与救周!
与之类似的是晋、郑、卫三国。《晋世家》《郑世家》《卫世家》记载与《周本纪》一致,分别提到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参与救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为了能让平王依照礼法正常即位,诸侯史官煞费心机篡改了国史?
如果我们继续深挖下去,似乎越来越接近真相,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前面我们提到了,《左传》和《系年》都只提到晋和郑,那么《史记》多出来的秦和卫,似乎自始至终都是孤证。
秦和其他诸侯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和西戎有血海深仇。先祖秦仲曾为西戎所杀,秦族一度危若累卵,正是周宣王赐给秦仲长子庄公七千兵,并册封为西垂大夫。襄公又是庄公弟弟。所以,秦人是最坚定站在携王一方的,秦又在宗周以西,和东方诸侯对平王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清楚了秦国的立场,再看《秦本纪》就好理解了。《秦本纪》信誓旦旦说周平王赐襄公岐西之地、秦文公还平王岐东之地。但是,不但平王赐岐西之地不合逻辑,岐东之地也一直掌握在秦手中。所以这里的记载也是错误的,襄公、文公和平王在相当长时间是敌对关系,王玉哲先生甚至认为,平王东迁实际上是避秦而非避戎。
太史公撰写两周历史,就曾经感慨文献严重不足。唯一比较翔实的《秦纪》,也是“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那么,《史记》关于两周之际的历史,存在年代的错误和史实的疏漏也是难以避免。随着近代对《竹书纪年》的重视,以及今天清华简《系年》发现。《史记》真的是要被重写了。
当时,东周一位诗人路过宗周故地,看着当年繁华的宗庙宫殿,如今长满了郁茂的黍稷,不禁有感而发: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晁福林:《论平王东迁》
晁福林:《清华简〈系年〉与两周之际史事的重构》
程平山:《秦襄公、文公年代事迹考》
王红亮:《王红亮:清华简〈系年〉中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年代考》
王红亮:《由清华简〈系年〉论两周之际的历史变迁》
王雷生:《平王东迁年代新探——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47年说》
王雷生:《平王东迁原因新论——周平王东迁受逼于秦、晋、郑诸侯说》
王玉哲:《周平王东迁乃避秦非避犬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