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伍氏初探
作为伍氏一员,我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伍姓真正的由来以及其漫长的发展迁徙史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有文字记录可考的史籍资料并不系统和权威,无论是国史或野史都出现了个别具体历史断代模糊,标志性的关键人物在不同版本的文献资料上也出现年代和身世不一致甚至缺失,各地族谱表述各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并不是真正的典籍性资料。
具体到我们川北这支,不禁要问:我们先祖何以会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定居于此?
族谱上大清道光三十年建伍氏宗祠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近是粤稽祖籍源流郡系安定望出武陵楚大夫伍参其先世也…….。大清光绪二十年十月我族培修伍氏祠堂,在其《序》中特别提到:“。。。。以伍参大夫其先世也但秦汉而下伦纪莫辩。。。。”其间“湖广大冶县族人送伍氏宗谱到祠伏读巅末如数螺纹于掌上始知参公以前由盘古氏系图考二十七世有名无姓至周匡王元年参公有功于王室赐姓伍封食椒邑为楚恒公大夫居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为我爱姓之始祖也妣王君生伍举袭父爵食椒邑妣閗氏生伍鸣为楚庄王大夫仍食椒邑生伍奢为楚王世子建太傅居监利妣孟氏生子三长尚公娶崔氏为楚堂邑大夫死于父难次员公报父仇三通公不述员公字子胥封樊侯官明辅聚贾氏英烈因谏章华获戾监利近楚意欲离故土而避焉往来武陵耒阳卜居不一至迁石门时生子名辛石门岳州所属地也嗣楚平封太子建于城父命奢佐之无何楚平信谗奢尚枉死楚又捕员夜行昼伏走陈昭关走齐越淮渡江而西始至吴市不得已谋王辅先导兵覆楚夹汉水而阵乎。楚归吴一时大定,吴王曰下雉无城相国可任其职奉筑其城为子胥城后公知有祸于越虑楚为仇国吴为怨邦非所以居子孙也遂自吴下相者淮安之宿迁也因名其里为伍员里公七十一岁被譖吴王赐剑盛以鸱夷投之江中国人哀之杭州立庙春秋设祭有伍员纪念表庙名详载宗谱其子辛公原家石门因父难播迁居止靡定代有显者南唐二十九世伍乔力学能诗有羸童瘦马之韵后举进士第为考功郎伍近仪登玉解元乃员公之四十三世孙也元代分支迁陕西耀州府富平县闫里村明初宦游蜀川权摄利州事始家于友坝(现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友坝)。。。。。”,不难窥见我族的历史渊源。但是,有谁想见百多年前一个差不多与世隔绝的山村,一个没有几人识字的地方,对自己的宗族竟有如此详尽的描述!这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同样,民国二十年族内《修伍氏支谱叙》也提到:余常读伍氏宗谱在楚发迹斑斑可考,惟我前人到川以来数百年未修支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好在一个“楚”字描述了发迹之地,但“秦汉而下伦纪莫辩”,这就是问题所在,历史为什么会成就那段空白以至于“莫辩”?其时还就川北播迁情况有如下记录:
锡英房迁居苍溪尖子山一支,述英房迁居苍溪尖子山一支,伍文明之后迁居晏家坪一支,伍详春(汉宰房)之孙迁普子岭。
又:苍溪伍家坪始祖伍俊,南部新镇坝伍氏,蓬州望水垭伍氏,考其世系,实为本亲。
记忆里,在六七十年代,我们那个地方不同今天,没有公路,没有铁路,只有一条叫东河的河,木船往来穿流,艄公号子四季不断,水上航运是相当繁荣的,而我们伍氏族人就分居河的两岸,直到今天。上游的东河作为长江的主要支流,由此经苍溪,南充,重庆出川直抵湘鄂,而三湘荆楚正是传说中我们的发源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这难道会是先祖当初落地生根的理由吗?最近在群里聊起各地族谱的事情都或多或少提及一个共同的和时间有关的一句话:。。。。清定鼎后。。。。这好像是伍氏从此走向稳定和繁荣的一个拐点,而在一部分族谱的班派里会有相同的如:荣,兴,顺,昌等。冥冥中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我一直想要搞明白的是,既然由楚经陕西耀州入川,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究竟是楚时的哪支哪脉?又是员公的几世孙?起点在哪里?当我们站在今天的高度回头去看看,无论由三湘荆楚至粤稽而武陵,抑或由武陵耒阳迁石门而陕西耀州,如此迂回辗转数百年,仅仅因为战乱吗?
一般来讲,目前支持伍姓来源的也是被大多数伍氏族人认可的最早时间是黄帝时代,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5000多年前就有了伍姓立世,为何5000年后的今天伍氏仍然只是排在百家姓的一百二十位以后,这中间老伍家究竟经历过什么原因而导致伍家数千年来“香火不旺”“门丁不兴”?
另一个说法是3000年以前的先祖伍参,这一点在大部分伍氏族谱上应该有所记载,换言之,可靠性可能更高。至于发源地,看过湖南电视台《非常靠谱》的朋友可能知道里面有一个插片提到伍氏发源于湖北监利伍家场,专家认为是子胥公的出生地之故。但也有相当于一部分学者支持是湖南常德,虽是两个观点,却相去千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全国范围以湖北、湖南、广东多此姓,官方统计这三省伍姓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
研究和考证伍氏由来,可以纠正我们目前已知的和未知的一些谬误,还原伍氏宗族历史本源,厘清伍氏谱系,培养我们伍氏后人对先祖的进一步认知,增强家族认同和荣誉感,利国利民,是为报本追远。
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已经太习惯依赖网络搜索,网络上的寻根问祖可能会导致几种可能:初始缺乏谨慎,母本数据录入错误或偏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复制错误,不断地复制错误。。。。。长此以往,错误复制多了就变成了正确的,这很可怕!误人子弟也罢了,作为伍氏后人如果我们这样放任,那是不孝,更是对我们自己不负责任。
因此,无形中的一种急迫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发动和号召我们全体伍氏族人,挖掘各地各族的原始手写文字史迹,进行高度而精准的概括汇总和还原,分析归纳,这样可能会早一天实现伍氏总谱的完成,有了总谱再细化各省市的分支族谱就相对容易了。相信天下有此想法的伍氏族人不在少数,也相信天下有很多伍氏的有志之士,计划或已经着手这项千秋功德,期待功成的那一天。。。。。。
(芳,德)春先鸿鸣世 ,福善必长荣,永怀忠孝义 ,祥发兆大兴,
政通仁厚顺, 家宗定隆昌,志远泽贤良 , 国泰启安康。
史迁祖旺苍友坝伍堂公,十三世孙,汉吉房,鸿字派,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