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源流网——论坛源流与族譜根支研究 → 我的伍氏寻源探索


  共有85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的伍氏寻源探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50 积分:30526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我的伍氏寻源探索  发帖心情 Post By:2023/6/5 12:52:43 [只看该作者]

我的伍氏寻源探索 
广州伍伟潮

2002年广州市实施农村体制改革,2003年,作为城中村的新村,着手修辑村史,新村伍氏是村中大姓,遗留历史文物及古迹甚多,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新村伍氏的根源自那里呢?由于土改烧毁了《伍氏族谱》,众说纷纭,不知谁是谁非。2004年在香港借得《岭南伍氏阖族总谱》,方知新村伍氏,炎帝之后,源远流长。我们支系叫秋官房,入粤始祖来自汴梁杞县。
祖宗伍氏源流,让我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有了根的归宿感。随着对寻源探索不断深入,收录的古籍记载不断增多,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伍氏,是炎帝之后,还是芈姓黄帝之后。
为了弄清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日夜在电脑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梦寐以求,足足花费了我18年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我辈幸运,处在科技资讯高度发展时代,寻找资料,千里之外,馆藏深密,一键侧可,尽收面前,远胜家藏万卷书。
为了弄清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走了许多的错路、弯路、尽头路。例如《左传隐公六年》的“五父”、《定公九年》的“五氏”、《襄公十一年》的“五父”、《襄公二十五年》的“五鹿”、《楚语》的“五观”、《逸周书》的“启之五子”、《陈杞世家》的“五父”、《尚书五子之歌》和《钦定春秋传说篡汇》的“五氏城”,还有《庄子》《荀子》的“五伯”、汪远孙的“申氏”等等。
《伍氏族谱》记载伍氏炎帝之后的源头,在明朝福建清流县左春坊伍盛公按元朝伍正卿所撰,其文为:“伍氏世系其来远矣稽古炎帝神农之子曰永封于河陇之地世为雍侯八世克公始居安定傳至紹公虞帝封於椒是為椒侯历夏商周世守南服后周辙东楚併椒降椒侯为庶人迄参公仕楚穆王為左大夫封于伍地遂以伍为姓伍之得姓自举公始也。”
其文,能在《伍氏族谱》中普遍流传,肯定有其主要的历史原因。
其文,无依据,荒诞无稽,经不起《左传》、《国语》《世本》及姓氏古籍的考验,如果其文理据成立,则中华姓氏源流大谬不然。
那么,伍氏芈姓,楚公族,有依据吗?
搜索结果,有。有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南朝宋何承天《姓苑》、宋《百家姓》、宋邵思《姓解》、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宋程公说《春秋分记》、宋罗泌《路史》、明熊宗立《类编历法通书大全》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明顧起元《説畧》、明方以智《通雅》、清陈厚耀《春秋世族谱》、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清《世本》辑本、清王梓材《世本集覽》、清陈廷炜《姓氏考略》等等历代氏族主流文献资料记载、根据现代五个一工程《中华民族姓氏渊源略考》的记载。
这些书籍记载,又有何依据呢?
经过读他们的书,他们的依据在其书及序言,经以述明。
归纳起来,明清的大咖学者,依据程公说、郑樵、杜预、王符、《世本》、《史记》等书。钱穆说:“考证之学,自宋以后,日精日密,迄于清而大盛。其成绩超迈前人。”
宋朝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文艺复兴时期。
两宋之时,《春秋》学极其兴盛,“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以左氏学世谱增广之,贯穿系叙,差无遗略。”代表人物程公说、郑樵、罗泌。其中程公说云“余得杜预世族谱谓春秋时人名莫不详具。”“殆刻意於《左氏》之学者。”第进士。官邛州教授。“得伊洛诸书,服膺焉,不臻其极不已”弃官携所著《春秋》诸书匿安固山中修之。取材于《春秋》和《左传》,师法于《史记》,殚精竭虑,力学著述。“使本末源流犁然具见,以杜虚辨之口舌,於《春秋》可谓有功矣。”“前后积藁如山”,尤精《春秋》经传。甫成而卒,年仅三十七。《春秋分记》、《通志》、《路史》是宋朝文化复兴时期姓氏篇的代表作,影响尤大。
两宋时期的大咖,没有师承,没有人云亦云,只靠专心研究,“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而殊途同归。
宋元明清的大咖,令我开悟,解决了我为什么没有反对声音、没有质疑的疑问。
汉晋时代,大咖云集,至今无与伦比,公羊学的何休;左氏传的杜预,韦昭;世本的宋忠;公羊学左氏学的郑玄等等。上述的大咖,为什么没有反对王符的伍氏芈姓,楚公族呢?
寻源,使我知道何休师羊弼,羊弼师胡毋公羊之学。王肃师宋忠,宋忠、杜预受启于《谢氏释》谢氏世家。王弼师郑玄,郑玄师马融,《后汉书》记载王符:“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
李零《帝繫、族姓的歷史還原》追寻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说:“司馬遷作史,十二本紀下有三十世家,三十世家下有七十列傳,列傳隸屬世家,世家隸屬本紀,有如參天大樹,樹根在下,枝葉在上。本紀之本,原指樹根。世家之世,乃葉之本字。這是一種族譜式的框架。”
寻源,归终《左传》、《国语》、《世本》、《史记》之本。
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本氏族史,记载的人物,实际上就是传承系世。改朝换代,实际上就是姓氏的更变。
伍氏,始见于春秋时代,自成世族,杜注“伍参,伍奢之祖父,奢,伍举之子,伍员之父,举为参之子。”《国语楚语上》韦昭注:“椒举,楚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举也。”“楚昭王时有伍参蹇”,战国时有伍阳、伍生等等。
伍氏源头,始见于先秦古籍《左传》、《国语》、《世本》。探索源头,不揣冒昧,原于《左传》《世本》楚伍参及《左传》伍氏系列记载及《国语》:“归骨于楚死且不朽”、“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的记载;原于王谟、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辑本《世本》的记载和综合分析。由于我水平有限,不能像大咖们看的全面,只能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俟大家批评指正。
先秦古籍《左传》《世本》认定的楚伍参,不是申伍参,不是陈伍参,也不是焦伍参,而是楚伍参。
楚,《诗·商颂·殷武》云:“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商颂·殷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最后一首诗。据《毛诗序》的说法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考证,此诗的主旨在于通过殷高宗武丁(?-公元前1192年)寝庙落成举行的祭典,极力颂扬殷高宗继承成汤的事业所建树的中兴业绩。
《大戴礼记帝系》记载:“季连者,楚氏也。”
《世本》云:“楚: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者、楚是也。宋衷曰:季连、名也,芈姓、诸楚所出。”
《史记·楚世家》曰:“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注》芈姓,诸楚所出。”
《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
《史记·伍子胥烈传》记载:“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清华简《楚居》:“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宾于天,巫咸改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
楚人:一般指楚族;又一指楚地人。
《書·禹貢》记载:“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又三楚,地名。”
楚伍参,一是指楚族伍参;又或一指楚地人伍参。
楚伍参,“内姓选于亲”即芈姓;“外姓选于旧。”即楚旧故人。
楚伍参,是英明神武春秋霸主楚庄王的“嬖人”,这个“嬖人”,处“中军王族而己”,拥有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并且竟敢反讥令尹“无谋”,切谏楚庄王“且君逃臣”连回楚国的门都没有,更何妨江山社稷!
看来,这个楚伍参,并非楚地人那样的简单,且关心的是国家大事与江山社稷。
不但楚伍参关心江山社稷,其子伍举,在《左传》《国语》亦忧国忧民,唯图民富国強,被楚康王“遗之”,还念念不忘故国,“缅然引领南望”死要落地归根,“归骨于楚,死且不朽。”其孙伍奢的诤诤谏言;其曾孙伍尚的“我将归死”,无不体现对故国的依恋。
楚伍参,勋功至伟,是唯一在邲之战中“胙之土命之氏”的人物,“胙之土命之氏”是功德的最高奖赏。按文献书籍记载,“伍参以邲之役食采于椒(湫)。”这个“湫”,楚之郊郢,扼楚京畿之重地。《左传庄公十九年》记载楚文王:“送伐黄,败黄师于碏陵。还,及湫,有疾。夏六月庚申卒。”杜预注:“南郡鄀县东有湫城,即今宜城县之地,当是楚封伍举于湫,因谓之湫举,如郤至食温,谓之温季也。”这个“湫”,不但是楚文王卒终地,更是楚文王的国都。楚庄王将曾祖父的国都、京畿之重地封给伍参,可想而知,已经完全超出“嬖人”的关系和亲情。
关于楚伍参,我用了几年的时间读书学习,还写了几篇文章。
《世本》是应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时代产物。
王谟在其辑本序中说:但学者而欲稍知先古世系源流,舍《世本》更无考据。”
《周礼·春官·瞽蒙》郑玄注云:“世之而定其系,谓书于世本也。”
《史记》卷十三:“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
《汉书司马迁传》:“赞曰《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郷大夫祖世所出。”
《史记集解序》索隐引刘向《别录》:“《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之所记也,录黄帝以来帝至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凡十五篇。”
古本《世本》己佚。清王谟、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辑本《世本》的氏姓篇列国卿大夫世系,伍参氏处在黄帝之后季连羋姓楚世族之中。这不是人云亦云,这不是巧合。
巧合的有《左传昭公二十年》的棠君尚;“楚国率先实行封君制,在对官高爵尊的亲近贵族授以封邑的同时,还以封邑所在地名封以君号。”《周易正义》记载:“言君子者,谓君临上位,子爱下民,通天子诸侯,兼公卿大夫有地者。”
巧合吗?
巧合的还有,先知先觉的伍子胥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
为什么为王孙氏?太深奥了,遐想万千。
综上,楚伍参的楚元素已跃然纸上。
除此,没有别的源流。
关于《世本》辑本,我着重上网看古籍,并作对比,用不同的角度作思考和分折,花了我不少的时间,还有图书馆姓氏书籍的流览和收辑,花了我几年的时间。
姓氏是代表血缘传承关系的符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
“家之谱国之史也本始必正远迩必明同异必审卑而不援高微而不附彰。”
伍氏寻源,在高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还有一条通过检测染色体,再对比家谱、方志、史料等资料,即可推测出一个人的姓氏起源、祖先姓名、家族迁徙等的途径,不过,现为初始起步发展阶段,含金量不足。从权威初步检测染色体推测,伍氏,黄帝系下楚之后。
经日夜如此推敲,反复思量,最终认定。这是花费了我18年人生中最宝贵时光的伍氏寻源收获。
结束语,黎荔博士认为:“楚文化最为大气,最为辽阔。这一区域产出的人才都有一种非常硬朗强健的风格,从卞和,伍子胥,屈原,都是楚文化刚烈到极致的表现。楚人强悍,刚毅,不屈不挠,坚持原则,浪漫执念,既不像巴蜀人那样悠闲、怡然自得,也没有吴越人那么谦谦君子。楚人的这一份执着,薪火传承,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这种血液,这种生命的印记,是无法改变的。"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50 积分:30526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3/6/5 13:06:02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是伍伟潮宗亲的杰作,他日夜推敲,反复思量,最终认定。他花费了18年人生中最宝贵时光的伍氏寻源收获。值得称赞!
看得出伟潮宗亲将能找到的资料翻了个遍,能找到的都找来了。精神可嘉!
再研究伍氏文化估计以后要找出土文物了。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50 积分:30526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3/6/5 13:59:43 [只看该作者]

伍伟潮宗亲的文章的确化了很多心血,翻遍了所以网上能找到的历史资料,有理有据指出伍氏溯源问题,佩服伟潮宗亲的精神。感谢他为伍氏族务的付出!
我想大多数人还不知什么叫“胙之土命之氏”。
胙之土命之氏百度解释:
《左传》隐公|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译文解释:
鲁卿无骇死,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氏族。隐公向众仲询问有关氏族的事。众仲回答说:“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依照他的生地而赐姓,分封土地而赐给他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后人以此而为氏族,累世做官而有功绩,后人就以官名为氏族,也有以封邑为氏族的。”隐公命令以无骇祖父的字赐为展氏。
伍氏有封地封官,战国的历史资料都有交代,但历史只见封椒邑,而没有封伍邑或伍地。
从历史资料看,伍参是见到第一发现的历史资料,但伍参的先祖是谁,历史资料里解说很多,但大多不足以证。也不能信,除非它是《左传》、《国语》等战国之前的史料记载。
至于伍氏芈姓,楚公族。这个我没有证据肯定,之前我也写过文章,陈述我的观点。
如果伍参是楚公族,《左传》不会写嬖人伍参,因为嬖人有下人之意,百度解释:释义为比较宠幸、身份卑微的侧室。
如果不是楚公族,那他的知识,军事才能又从何而来,这里最好的解释是楚国灭了小国、弱国,将贵族贬为庶民,伍参只是在楚国上层找到一份差事。
从这点看,伍氏不是芈姓,我看就是伍氏灭族后由庶民升起的旺族。挂靠在楚国芈姓旗下的姓氏,被后人说成芈姓之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6/5 14:00:00编辑过]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