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源流网——论坛源流与族譜文学与史料 → 千年古城名焦举 廉勤宰相伍大夫


  共有1372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千年古城名焦举 廉勤宰相伍大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388 积分:28496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千年古城名焦举 廉勤宰相伍大夫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1/4 21:30:01 [只看该作者]

千年古城名焦举  廉勤宰相伍大夫

——楚国廉相伍举

杜选凌

   伍举《通志》氏族略云:“椒氏楚伍参之子也”;《左传》云:“椒举(伍举)楚大夫伍参之子 伍奢之父也,椒邑也”;《颍州志》注:“伍举封地于椒改椒邑为椒举也,即今焦陂镇”。《左传》、《史记》、《明正德颍州志》、《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三》均注:“伍举春秋时楚国人,大概生于公元前590年,因封于椒”。百度搜索:“为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人,又称椒举”。故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员(即伍子胥)祖父,乃生于椒邑即今焦陂镇内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班荆道故  英才返楚

伍举之父伍参与蔡国太师子朝为患难好友,伍举与子朝之子声子相善也。因伍举兵学功底深厚,伍举与声子从小时一齐就在椒邑习文习武,文武兼备,尤其伍举天资聪明,力大无穷,二十五岁时,已学成文韬武略。伍举二十八岁这年,因父亲伍参已退休返乡多年,因病重,急忙为伍举完了婚,伍举的妻子是楚臣申的女儿。伍参在去世前让儿子去京城郢都应试参军为国效力。伍举到了郢都通过武考较力、笔试答卷,与乃父一样夺魁待封。正在此时出了一个事,岳父申公犯罪出逃,有忌妒伍举才能的奸臣向庄王进馋言说申公的逃跑叛国是他女婿伍举通风报信,开狱放跑的。糊涂的庄王决定抓捕伍举,伍举真的逃跑出京,又无法返椒,只好逃到郑国准备再逃到晋国。恰好这时他的幼时好友楚臣声子出使晋国,路过郑国都城,在郊外见了伍举。他乡遇故知,两人很高兴,于是共同拔下路边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互相倾诉衷肠,这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班荆道故”的典故。两人边吃边聊,声子对伍举的才能由衷地敬佩,对伍举的遭遇深感不平,他认为楚国“上马能擒敌,马下写军书”的大才不能再为晋用,表示马上回去想办法让伍举回国并得到重用。

声子急忙从晋国赶回楚国。楚国的令尹(宰相)子木向他了解晋国的情况,很想知道晋国的大夫与楚国的大夫相比,哪一国更贤明?声子回答说:晋国的上卿不如楚国,它的大夫们却是贤明的,不少是当卿的人才都负有廉名,而且多数是从楚国去的。他们虽然出自楚国,却都被晋国给用了,好像长江流域优质木材、皮草一样,虽然出自于楚国,但都流失到晋国。接着又说楚国内政腐败,不善用人,所以人才都跑到晋国去了。而且楚国过去几次被晋国打败,都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出谋划策的缘故。子木听了,恍然大悟,而声子则趁机以伍举为事例,他说:“伍举完全是遭忌妒陷害而逃走的,大王也不念伍氏世代忠勇。伍举的父亲伍参生前的特大贡献,伍举虽逃走却天天念叨自己是楚人,非常爱楚,而且是楚世代名将之后,楚国本可以赦免他,但楚国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现在伍举已经到了晋国,晋国人将要重用他。像他这样的大材如果谋划报复楚国,那么楚国的祸患可就大了”。子木越听越害怕,即向庄王报告,建议提拔并使用伍举。庄王念及伍举父亲伍参生前的许多功德,觉得对不起伍氏,遂派伍举的堂兄椒邑人椒鸣专程到晋国接回伍举。这样声子就完成了让伍举重返楚国的诺言。

济民水火  兴国谏王

古城椒邑人(今焦陂)伍举先返回椒邑城,到椒岗(今我县北小润河边),祭奠去世不久的父灵,即往楚都见过庄王,庄王即封伍举为右司马(副先锋,管军管民)带兵去北方负责楚国北方的兵员管理和训练。伍举秉持着伍氏良好的家学传统,爱兵爱民,勤政廉明,与老父亲生前一样屯田练兵,与官兵一块吃大锅饭,减轻农民负担,为节约国家开支。《伍氏史志》记述:“伍举公与兵民共患难。”伍举在掌兵第二年冬末,椒邑(今焦陂)、城父、淮阳、钜阳等地大雪灾,伍举率五千骑兵分五路深入检查,先救民,后练兵。《伍氏家传》记载:“在陈地伍举连人带马掉进冰河,摔伤右腿。”他不顾寒冷和湿衣、伤腿,步行数十里,把大米送给灾民。由于伍举爱兵爱民,受到中原军队和百姓的竭诚拥护,《伍氏宗谱》记载:“伍举公在中原管军管民,五年时间,民富兵强,倉廪充实”。伍举在庄王支持和中原人民的拥护下,在练兵屯田的同时,继承先父遗志,组织兵民深挖陂湖,把先父和已故孙叔敖令尹开挖的安丰、江陂、椒陂塘、青陂塘、高陂、芍陂、唐陂等两淮大大小小的数十片陂塘深挖、引淮水灌陂,引陂水灌田,栽种水稻,植荷养鱼,两淮变成了水肥鱼美的鱼米之乡。不久伍举视察城父、新郑、陈地等各军后,西上到了楚都述职。这时的楚国经历成王,直至庄王等几代皇帝的厉精图治,尤其是庄王的名相孙叔敖,名将伍参以及苏从伍举等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楚国已十分强大,地跨两湖、苏皖等纵横五千余里,疆域广大,民富国强,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此时庄王产生了骄傲自大、满足现状的情绪,整天吃喝玩乐,不问国事。《史记》著:“庄王三年不上朝处理国事,整日喝酒打猎,广选美女,荒淫无度,还在宫门外挂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进谏者,杀毋赦!”所有大臣都不敢进谏,伍举自幼随父征战,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且战功卓著,因爱国爱民爱庄王,所以以敢谏直谏著称,他顶上去,面见庄王。楚庄王正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左抱光身郑姬,右搂裸体越女,醉醺醺地观赏歌舞。玩弄少女,他眯着眼睛问道:“伍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你请教。”楚庄王一面为越女喂酒调笑,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成语实出于春秋时今阜南县椒陂城主楚名臣伍举谏激楚庄王,由楚庄王说出来的历史名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屯田练兵  封国椒举

过了几个月,伍举在边防练兵屯田,忽闻庄王照旧打猎,喝酒选美,欣赏歌舞。伍急返郢都,拉名臣苏从一块去见庄王,进宫见到庄王,两人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你们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伍、苏回答道:“我们为自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便问:“你们怎么能会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们俩是楚国文官之主,武将之帅,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还要杀我们。我们死了,中枢瘫痪,国家就乱套了,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在眼前了吗?”庄王听完大怒,斥责苏从、伍举说:“你们想死吗?伍大夫上次变着法儿劝谏,我念你在边关带兵任重,没有计较,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们明知故犯,真是傻极了!”伍举十分痛切的说:“我们傻,可你比我们众大臣还傻,倘若你将我俩杀了,我们死后,将得到世代忠臣的美名,你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早晚是要灭亡的,你就当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们还傻吗?”伍举又说:“大王可以当亡国之君,我们可坚决不当亡国之臣,我们话说完了,你别杀苏大夫,我是主谋主谏,您要杀便杀吧,我们不怕死。”楚庄王见伍、苏痛哭流泪,自己也哭了,动情地说:“伍、苏俩大夫的话都是忠言,尤其是伍大夫,与乃父一样铁骨诤诤,忠勇敢谏,为了国家,连死都不怕,我怎么能乱杀你这样的忠臣呢?”庄王接受了伍、苏的批评,改革政治勤政为国,又把楚国治理的十分强大。

楚庄王首先整顿内政,《韩非子喻老》注:庄王每必亲听朝政,废除十项错政,启用九项优政令,诛杀腐败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为中层臣僚,把对谏言和作战有功的勤廉忠臣苏从提升为令尹(宰相),伍举为上大夫兼中军大帅,坐阵两淮,边关地区,指挥全国军队,常驻椒邑城。楚国被大力整治,不久,齐楚交恶,庄王派伍举与少年将军伍奢由椒、淮地区带兵讨伐齐国,在商丘北,伍举与儿子伍奢分兵两路夹攻大败齐国,回军西向在河雍(黄河之南)又打败了强大的晋军。保庄王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继续称霸天下。庄王不因直谏敢谏而加害忠臣良将,而且深入前线陈、晋、郑、宋等前线地区视察督兵。公元前大约595年再次视察椒邑、鹿上地区,把椒邑和椒地全部敕封给伍举私人所有。明《正德颍州志》注:“伍举仕楚为大夫,食邑椒,故又名椒举,即今椒陂镇是也。并食邑万户,即从淮河至城父约二百里内大片地方都属伍举家私人所有。”从此椒邑改名椒举,成了伍举家的私家食邑封地,伍举把散居在北方今颍州以北的伍家族全迁进椒举城。伍举不忘伍家世代忠廉爱民的家风,把城外和淮上的一些贫民也迁进椒举城内,把庄王赐封给伍家的土地和北方辖区内庄园主的土地均分给无地百姓,教百姓利用陂塘水资源栽种稻麦,富民强军。

围粮造城  开通清河

公元前59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去世,楚共王、康王、郏王均在18年内又相继谢世,伍举侍奉了四代楚王。公元前541年,即楚灵王元年,76岁的伍举要求告老还乡,灵王不允,在巡视两淮蔡、沈、鹿、椒、陈、钜、城、胡等地区后,灵王认为,从对北方用兵的战略需要,提出让伍举负责带兵民开挖一条“通商渠”,把淮、洪、谷、润、椒、颍、泉、沙河等七八条河流挖通串连起来,便于把兵源战略物质南北调运。《颍州志》注:“伍举自筑城堡开洼成河屯田”。伍举奉命调来大批粮米,两淮和南方的数万兵民,以兵以民代赈,从淮至胡(今阜阳)穿过椒举城河而过,伍举把民工和大量粮食调运进椒举城,然后分发和调运进各工地,组织兵民开挖“通商渠”河道。两年后,一条宽四丈,深两丈,南北长200华里的通商渠河道竣工开通。清《乾隆颍州府志》注:“颍郡城南,旧有小河一道,为楚灵王开凿,自淮岸为水台,穿淮、洪、谷、润、桃、颍数条河流,直抵南隍(颍州城隍庙)谓之通商渠,五代时刺史王公祚浚治之,易名曰清河。”《伍氏宗谱》注:“灵王初年伍举公开河围城造田富民。”《颍州志》载:清河(通商渠)自淮河水台处挖开北行向西,西而北,北而西,直北过洪、谷、润水九里沟、八里沟、七里沟直达南隍。”古稀之年的伍举用三年时间率民开挖成宽深适宜的南北大河,这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穿椒举城河而过,椒举除了屯兵和成为战略需要的坚城外,又是一座人口福辏商旅云集的重城,还是东西南北数条河流穿城而过的水城和四面八方商贸运输的中转枢杻。椒举的人口聚增,常住人口兵民约共八万人的大城。名为“通商渠”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也是二千六百年前焦陂人上大夫伍举的一大贡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直训灵王  章华论美

楚灵王三年(前538),灵王把80岁的上大夫伍举调回郢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这时楚灵王因国家富强,很快由享受变为奢华,已在半年前建成一座宽敞高大、富丽堂皇的“章华台”。请德高望重的老臣上大夫伍举在前面登台观景,《国语楚语》注:“楚国强富,灵王建章华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又即带伍举登上高台,并自说这高台真美啊!”举正用严肃的态度相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器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矣……,”这段文字是说:“楚灵王因国强民富疆域广大,即大兴土木,集中数万民工造建一座宏大美丽的章华台,典礼时拉老功臣伍举一起登上去说,这高台真美啊!伍举当即严肃的教训灵王说,我认为国君应该把有德而受到国民尊崇当作美,把安抚百姓当作快乐,把能听从有德的人当作听觉灵敏,把能招致远方的人归附,当作贤明才算美。没有听说把浪费民力和国库钱财,把土木建筑的高大、选美女之多,和雕梁画栋当作美,把钟磬笙箫等演奏乐队的盛大和喧哗当作快乐,也没有听说把观赏的场面大看到东西奢侈迷乱于姿色当作目光明亮,把能分辩音乐的清浊当作耳朵灵敏。先君庄王造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臣,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只可以观望国家吉凶的气象,大不过能容纳宴会的杯盘,用的是零星木材不占用国家的军备,财用,不增加官府百姓的负担,用百姓不误农时,官吏不打乱日常的政务。说到先君宴请的有谁,是宋公和郑伯,说到有谁导引朝见的礼节是华元和驷騑,说到有谁辅佐宴会事务,是陈侯、蔡侯、许男和顿国国君,这些外国君臣我们只派少量人员相陪,他们的大夫们各自陪侍自己的国君。先君就靠这样消除祸乱,勤俭节约,终战胜敌国,而并不得罪诸侯。现在你违背了先君的遗愿,建造这样的高台,劳民伤财,使国家和百姓疲惫不堪,历代先王留下的国财用光了,年成不好,百官烦忙,举国上下数万百姓,都来建造它,好几年才建成,你希望有诸侯来庆贺和你一起登上高台,可是诸侯们没有一个来的,你又派太宰启疆去请鲁侯,又威胁鲁侯才勉强前来,你又用许多美女色情服侍诸侯也未多来朝见。我不知道你这有什么美?所谓美是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对民对官,都没有妨害才叫美。你国财用尽收刮民财,使自己富有而让百姓贫困,这有什么美呢?当国君的人,要与百姓共处,百姓贫瘦了,国君怎么能肥呢?况且私欲太大太多,就会使德义鲜少,德义不能实行就会使近处的人忧愁叛离,远方的人抗拒违命。天子的尊贵,正是因为他把公侯当作官长,让有德才的人统率军队,他才会享有美名。还是因为他把美德布施给百姓,使大小国家都得到安定。如果聚敛民财来满足自己私欲,使百姓贫耗失去安乐,从而产生叛离之心。那作恶就大了,眼前看上去好看又有什么用呢?先王造的台榭,榭小是用来讲习军事,台小是用来观望气象吉凶”。因此,只要能在上面检阅士卒,观望天气就行了,它所在的地方不侵占农田,不使国财匮乏,不烦扰官府政务,用工不妨碍百姓的农时,用的还是贫瘠的荒地,所以《诗经》上说:“经营建造灵台,百姓来营造,没用几天就完成了。周王来到了园林,母鹿悠然卧伏,建造台榭应该是要让百姓得到利益,而不是劳民伤财,如果你再认为你筑高台奢侈是正确的,那么国民就会造反,楚国离亡国已不远了。”

伍举以老臣师尊(太子大师)的身份严肃的教训了楚灵王,要灵王学习楚国几代先君爱民勤廉礼敬贤臣的事迹,教灵王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成就,今后凡害民的事不做,楚民才会拥护大王,楚国才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一个不爱民的国王是会很快完蛋的。望好自为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楚台楚语伍举论台美”的名文,既教训了楚王要懂得治国为民和做人的道理,也更说明伍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民爱国廉洁从军从政的好官。

伍举说完后跪呈辞职奏折,灵王忽然省悟痛哭流涕,决心痛改前非,亲率文武大臣步送恩师伍上大夫太师伍举数十里后再派人车送大夫一行回椒举(今焦陂城),赐伍举黄金二百斤,商青铜尊酒器一套,伍举坚辞全部黄金,返椒颐养天年。

勤廉治国  终生为民

伍举积劳成疾,登台之怒和途受风寒后,《伍氏家传》注:“返乡不久,即病逝椒举家中”。椒举地区,淮河两岸整个楚国百姓闻讯后无不望天跪拜,哭送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少有的爱民大夫伍举的在天之灵。

伍举是我县二千六百年前出生的一位国家级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在为楚国的振兴富强的五十余年中,历尽艰辛,披肝沥胆,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聪明才智获得楚国人民的一致好评。他的勤廉治国,爱民如子的理论,他数合诸侯,剿灭好战的蔡沈陈郑,打败强敌晋宋等国功勋,他的振军强国的军事理论与韬略,成为我们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伍举精神,实质上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忠孝仁德、廉明奉献的优秀传统。

伍举子伍奢按乃父生前遗愿,把楚王封赐的数千两金银全部上缴国库,把伍举遗体安葬在椒山西侧的椒水之阳,具今朱寨镇一些老人介绍,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因天旱,小润河水干时,忽蹋陷一古墓大坑有少量枯松人腿头骨,分析骨长即个子高大,傍有两三件大件青铜器及一些小件铜器,推测或为传说中的伍举冢也。秦汉时椒地农民为纪念伍参伍举,为椒陂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均命名为伍将军路、伍大夫街。椒陂井曾数百年称为大夫井。阜南人世代都不会忘记二千六百年前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的第一位廉吏上大夫。

故道班荆志未酬,归楚功著震诸侯。

自廉敢谏论台美,隐化椒城古水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1-11 11:05:28编辑过]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