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源流网——论坛源流与族譜文学与史料 → 全景伍子胥 第五十三章 (2)阖闾向伍员请教


  共有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全景伍子胥 第五十三章 (2)阖闾向伍员请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79 积分:31017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全景伍子胥 第五十三章 (2)阖闾向伍员请教  发帖心情 Post By:2025/8/5 17:44:40 [只看该作者]

《潮神》全景伍子胥

第五十三章

2)阖闾向伍员请教如何用兵才能称霸天下


视频微信连接

 

吴宫大殿。

伍员进到殿中,对吴王阖闾揖手道:“大王,工程已全面开工,臣接到传召,便匆忙进宫,大王有何事召见微臣?”

阖闾从大案上拿起一大一小两枚钱币,说:“太宰已做好钱模,铸好了两枚形状不一的钱币,大的是阖闾布币,小的是戈币,都是青铜铸造的。寡人很满意文先生的雷厉风行,已命他按此模板大批铸造。现在吴国钱币有了,人们也将富裕起来,国家也将强大起来,寡人如何称霸?用兵的方略该如何征服天下呢?”

伍员回答说:“大凡用兵的谋略,必上应天时,才能成就王者之名,妖孽不出,凤鸟降临,没有疾病灾荒发生,四方蛮夷恭敬臣服,国内没有盗贼,贤良因而涌现,强暴动乱之事不再发生,这就叫做顺天之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imeng-2025-08-05-9782-春秋时代,一个头盘发戴发针的中年男子与吴国大王在宫殿上对话_2025-08-05_19-46-18.jpeg:



“黄帝征讨平定天下的时候,最高的韬略是玄默无为,其次是运用五行,其次施行德政,再其次才是使用武力。而天下的人民,禽兽无不尊服。黄帝设立四位辅政大臣,按照天道行事,顺应四时节气,遵循五行终始。日德为大地所遵循,月德为上天效法,按照这样的理念治理天下百姓,以及打败那些不服从其统治的力量。黄帝确立的法度是:以上天为父,以大地为母,以日月星辰为纲,以恒星为目,北斗星斗柄转动而击,周而复始。苍苍上天,它的尽头究竟在哪里?茫茫大地,有谁知道它的起始?天之尽头,谁知晓止于何处?天所剥夺,谁知晓何时罢手?灾祸发生,谁知起因?福祥到来,谁知喜悦?以东方为左,以西方为右,以南方为表,以北方为里,这叫做顺天之道。动乱的君王和国家因此破败衰亡,善治的君王和国家因此得以长久。”

阖闾问:“什么是天时呢?”

伍员答道:“在九州之野用兵作战,在九州大地种田产粮,都受到春夏秋冬这四时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影响,依次相克的规律支配。天为方、地为圆,水为阴、火为阳,日为德、月为刑,它们的运行出现四时,它们的演化成为五行,顺之者为王,逆之者灭亡,这就是天时。

阖闾问:“大凡安营布阵,什么样的地点可以安扎,什么样的地点应该避开?”

伍员答道:“安营布阵之道,冬季应安营布阵于高地之上,夏季安营布阵于低下之处,这是顺应时令的取胜之道。守着山陵安营布阵,叫做申固;背靠山陵安营布阵,叫做乘势;对着山陵安营布阵,叫做废军......安营布阵最怕营道队列稀疏,最怕部队连日强行军,战时移动营阵宁愿前进十里,不可退后十步。这就是安营布阵的方法。

阖闾问:“大凡用兵作战的方法,怎样是正确顺理,怎样是错误逆理?”

伍员答道:“大凡用兵作战的方法,冬季作战从高地上攻击敌人,夏季作战从低处攻击敌人,这是顺应时令的取胜之道。作战时令是:麦黄时节可以战,深秋时节可以战,严冬时节可以战。德在土位、木在金位可以战,昼背对太阳、夜背对月可以战,这叫做用天八时。左有太岁、右有五行可以战......在敌人见不到的地方擂鼓以迷惑其听,在公开暴露之处布下军阵动摇其心,变幻旗帜使敌人迷惑而阵势不稳,不能拦击旗帜整齐不乱的敌人,不能进攻堂堂正正的敌阵,不能打击具有蓬勃士气的敌人,这叫做作战的七种战术......

阖闾问:“大凡用兵进攻的方法,怎样获胜而喜,怎样避免灾祸?”

伍员答道:“大凡用兵进攻的方法,遵守德义的原则,懂得星辰日月,按照规律相克。四时和五行,周而复始。金星属金,秋季是金强盛的季节,可以进攻属木的对象;春季木强,可以攻土;六月夏季土强,可以攻水;冬季水强,可以攻火;四月火强,可以攻金。这是运用五行四时克敌制胜的方法......

阖闾问:“大凡要进攻打退敌军,应该避免什么?该做什么?”

伍员答道:“大凡要进攻打退敌军,一定要观察敌军的前后,要审慎的注意敌军扬起的尘埃,以及军阵上的炎气。清晨望敌军的气息,旁晚望敌军的尘埃,如其气息尘埃清淡如云一般,不可以攻击敌军。尘埃气息混乱纠结,混浊高远,敌军阵中定有异动应该加强戒备,不是退却就是进犯。如有敌军出动在外,正逢大风大雨,停留在野外道路上,粮少卒饥,没有喂马的草料,进攻。适逢严寒酷暑,敌军兼程行军,士兵劳苦不堪,道路遥远,粮食已竭,进攻。敌军很少而恐惧,或是人多而纷乱,驻扎在平坦的地形上,又没有后援,进攻。......进攻有十种情形,这是进攻敌军取胜的方法。”

闾问:“大凡攻击敌人,以何为先,以何为后,何取何弃?“

伍员答道:“大阖凡攻击敌人,一定要在敌人刚刚到达,马牛未食,士卒秩序混乱,营垒未巩固,我军于是大声疾呼,从而乘势攻击,就可攻克敌军营垒。敌人保持戒备,我军则故意装着懈怠。敌军试图攻击我军,我军则表现无力抗衡,对方数次出动,显出躁动之气,则我军保持冷静,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就可把敌军全部消灭。敌人军阵严密厚实,我军故意稀疏松散,敌军骄傲轻敌盲目乐观,我军则故意示以悲观、军心不稳,敌人自以为必胜,我军就迅速向敌军发起攻击。……攻击有十种情形,这就是攻击作战的方法。”

阖闾问:“上天生养百姓,不会永久眷顾他们,人民彼此互利就吉祥,相互损害就灭亡。我想消灭那些残害民众的人,该怎么做呢?”

伍员答道:“对那些身份高贵却行事不义,家财富裕却不愿施舍的,打击。对那些不孝敬父母兄长,不尊重老人长辈的,打击。对那些不关心爱护幼弟的,行事不合符道德伦理的,打击。……打击也有十种情形,这就是拯救民众的方法。”

阖闾问:“根据德政情况进攻敌人,应该怎样做呢?”

伍员答道:根据德政情况进攻敌人就是:对那些德政不修,而又立为君王的,坚决进攻之。残暴而对百姓不亲,贪婪而不行仁政的,坚决进攻之。赋稅敛取沉重,强夺百姓财物的,攻之。刑法和政治不公,役使民众苛刻的,攻之。命令延迟下达,征发民众和物质却心急如焚,以期务必战胜敌人的,攻之。对外有野蛮侵略之心,对内贪婪敛苛如同盗贼,攻之。残暴乱政而又喜欢相互欺骗,攻之。民众劳苦,士兵疲惫,忧虑众多而祸患连连的,攻之。城邑空虚,防守薄弱,又没有亲密盟友相助的,攻之。群臣申论不休,而君王刚愎自用急促发兵作战的,攻之。国土大而没有守备,城池众多而没有盟友的,攻之。国家大兴土木,宫殿逾制,扬名台榭,征役赋税沉重不堪的,攻之。国土虽大而德政衰败,天降旱灾拥有天下却不能治理,这叫做无能;治理而民众不服,这叫做乱治。日冲八日是:春季庚辛,夏季壬癸,秋季甲乙,冬季丙丁。”

而屡屡发生饥荒的,攻之。这十种情形,就是拯救乱世的方法。

听到这里,吴王阖闾拍案叫绝,说:“申胥,这哪是一问一答?这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兵法,寡人就定它为《伍子胥兵法》。”遂问当廷史录:“史录,都记录全面了?”

史录:“回禀大王,速记基本上全了。”

阖闾高兴地说“好!要想让它成为秘而不宣,吴军独享的行动指南,寡人要成立一个编纂工作室。由伍先生主编,选派有理论经验的伍鸡,有作战经验的华登,有懂阴阳五行术的被离,外加寡人次子夫差和史录组成,申胥以为如何?”

伍员:“大王,我伍子胥回答大王的话是信口开河,而大王提出的问题,却是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所以没有伍子胥兵法,只有《蓋盧》兵法的问世。”

阖闾笑道:“申胥很会恭维人,一部兵法却按在了寡人的头上,谁不知我阖闾就是蓋盧?既然这样,好!以我独尊,编纂《蓋盧》”

伍员拱手:“诺!”

阖闾:“先生,还有一事,现在大城有了,三军也在招兵买马,而士兵的武器却很落后,寡人已派铸剑师在牛首山(今江苏苏州市中西部)铸剑,铸剑数千柄,剑名‘扁诸’。可寡人认为此剑很一般,只配将官佩带。而寡人希望再寻访著名铸剑师,铸一二柄绝世宝剑由寡人佩带,以象征王权。”

伍员:“大王,我听说越国有著名铸剑师欧冶子,他有师弟干将、师妹莫邪,两夫妻是著名铸剑师,而且是吴国人,因为求剑者太多,遂避于山中,没人知道他们在哪座山上。”

阖闾:“寡人也听闻过这对夫妻,百姓中也传说他们是一对剑仙,一般人不容易访到。”

伍员很悠然地说:“既然他们仍在深山炼铁铸剑,所在之地,一定是无人出没的高山险境,这样一想,也就不难找到了。”

阖闾十分佩服伍子胥的推断,便说:“既然如此,这件事只能有劳申胥了!”

伍员本想推脱,只见吴王阖闾深深鞠了一躬,他赶忙还礼道:“佩剑象征王权,子胥只好走一趟了。”

阖闾:“那就多带些人去?”

伍员:“无须!既然老百姓说他们是剑仙,我一人去显得虔诚,容易感动他们。但我要先把手头上的事交代一下,才能有时间去遍访他们的踪迹,从而为大王铸剑。”

阖闾:“那就有劳申胥了。”

 

穹窿山东岭的山坞有一栋草屋。四周古木参天,荫翳蔽日。时下临冬,飒飒的寒风卷起了残枝败叶四处飘落,也刮得草屋阵阵乱响。草屋内,孙武正在简册上专心地矜句饰字。

这时,挺着大肚子的帛女,提着一筐野山药进来说:“长卿,你别整天写你的兵书,什么事都不干,你也得关心关心我呀?现在我肚子大了,个把月就要生了,家里的积蓄也用得差不多了,我挖了些野山药来,今日是赶集日,你去集市换些钱来。”

孙武站起身,搓着两只手,嘿嘿地笑着,然后说:“夫人,辛苦你了。”

帛女挖苦道:“辛苦我?我管吃管住管洗衣,还得管劳作。你管过什么?”

孙武赶紧提起竹筐,背在肩上说:“我这就去赶集。夫人,你别嚷嚷了。”

孙武刚欲出门,帛女连忙唤道:“记得这次一定去打听伍鸡的消息,答应人家义母的事,一直未去落实。已经大半年了,我都不好意思去见义母,你还答应到人家家里去生娃,这对得起义母吗?记住啊长卿,这事耽搁不得!”

孙武:“知道!我去了。”

 

木渎集市。

孙武汗流浃背的来到吵吵嚷嚷的集市,刚放下竹筐。一个顾客走过来问道:“这一筐野山药怎么卖?”

孙武忐忑的问:“客官是用何种布币交易?”

顾客乜了一眼孙武,很不高兴地说:“这位乡人,改朝换代了,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现如今使用的是吴国新铸造的戈币。”

孙武自语道:“戈币?止戈为武。客官是否可把戈币给我一瞧,让我见识见识吴国铸造的新钱?”

顾客从肩上钱搭子里抓出一把戈币,说:“喏,这就是戈币,形状像作战用的戈头,青铜的。”

孙武看着戈币,说:“这么小,这么薄,而且很轻,一定是小钱。客官,我这筐野山药值多少枚戈币?”

顾客:“给你十枚戈币,连筐一起,我把它扛走。”

孙武:“十枚小钱?能不能給大布币?

顾客指着前面,讥道:“要阖闾大币?喏,前面征兵,十枚大币奖赏,自愿报名。一枚可置一桌酒宴,你也太贪心了吧?”

孙武并未发怒,说:“客官,成交!”

顾客把十枚戈币交到孙武手上,扛着野山药走远了。孙武掂掂戈币,无奈地摇摇头。他把戈币揣进怀里,然后朝招兵点走去。来到招兵桌前,孙武向招兵的军弁问道:“请问军爷,你知道伍之鸡将军吗?”

军弁:“不知道!”

孙武:“就是指挥过鸡父之战的主将伍之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imeng-2025-08-05-8655-春秋时代,一个头盘发戴发针的青年男子与吴国士兵在大街上对话,大街上车水马龙,好不._2025-08-05_19-45-52.jpeg:


军弁:“你打听他干什么?

孙武:“我是他的朋友。”

军弁:“我这里只管征兵,你想当兵吗?可有十枚阖闾大币的奖赏,能给家里买到五石粮食,很合算的。”

孙武听到五石粮食,心里有点萌动,心想:有了这五石粮食,妻子生孩子就有了保障。于是问:“军爷,假使我征了兵,能不能回家一趟?”

军弁:“签字画押后,领了钱,即刻就编入新卒营,怎能回家呢?假若你跑了,我向谁要人去?”

孙武:“那我领了钱,怎么能交到家人的手上呢?”

军弁:“大凡是三五结伴来报名的,或是有家人陪同来的,都能拿回赏钱。实在不行就把钱币揣在怀里,等到放假时再带回家去。”

孙武听到这里正欲离开,这时,一个将军走了过来,军弁遂问:“公孙骆将军,你知道军中有一个叫伍之鸡的将军吗?”

公孙骆:“有哇,他是殿前的右将军!这你都不知道?”

军弁:“我哪知道殿中的将军?哪像你是王宫长大的,又是武官同僚,当然清楚。”

公孙骆:“你问伍之鸡干啥?”

军弁头一歪:“喏,这位要找伍之鸡将军。”

公孙骆抬头一看,见是一个身材修长,文质彬彬书生模样的人站在报名桌前,便问道:“你找伍之鸡将军?”

孙武:“我是伍之鸡的朋友,齐国人,姓孙名武,字长卿。今春时,我去了延陵军营找他,说他随季子先生访晋去了,未能遇上。先前听人说改朝换代了,刚才又听你说他当了殿中右将军,知道他的消息,我太高兴了!”

公孙骆自我介绍道:“敝人公孙骆,字雄,亦可称王孙雄。如今改朝换代了,你才听说?难道你是隐居山里的高人?”

孙武忙解释:“我是住在穹窿山东岭的山坞,但不是什么高人。”

军弁讥道:“还高人?为那几枚阖闾大币,刚才还想报名入伍呢。”

公孙骆:“吴王阖闾,你可知道?”

孙武摇摇头。

公孙骆:“吴王阖闾的先生伍行人,你可知道?”

孙武仍然摇摇头。

公孙骆:“伍行人就是伍之鸡的二哥——伍子胥呀!”

孙武这才说道:“伍子胥,我见过他,但没有交谈过,但伍之鸡我与他在兵法上有过交流,所以我们称之朋友。”

公孙骆惊奇地:“你懂兵法?太有才了!走,我领去见伍将军!”

孙武:“公孙骆将军,不急,我还是想报名从军。”

公孙骆有点不理解的问:“是为了那十枚阖闾大币的奖赏?”

孙武羞涩地点点头,说:“我内人就要临盆了,急需用钱!”

公孙骆:“原来是这样!军弁,叫他签字画押。”

军弁拿出一册竹简,写好孙武的履历,然后让孙武签字画押、按手印,一切办妥。军弁递给他十枚阖闾大钱和编号带,他挂上编号带,又看了看大钱,然后揣进怀里,说:“军爷,现在我跟你去哪里?”

公孙骆一把抓着孙武的手,对军弁说:“此人已入伍,编在总教头华登将军帐下。现在我把他领走了。”

孙武目愣愣地看着他。公孙骆拉着孙武说:“放心走吧,现在我带你去见伍之鸡将军!”

公孙骆领着孙武来到车旁,自己先登上驾台,孙武也上了车舆。他挥鞭驾车朝梅里方向疾驰而去……


曾昌明创作

伍德强发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5/8/5 19:58:00编辑过]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