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源流网——论坛源流与族譜历代名人事迹 → [转帖]伍竞群——建筑巨头 华埠新星


  共有211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伍竞群——建筑巨头 华埠新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伍德强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
等级:管理员 帖子:2389 积分:28530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11/7/17 17:26:25
[转帖]伍竞群——建筑巨头 华埠新星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1 6:36:51 [只看该作者]

摘要:黄皮肤黑眼睛,一口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但隐隐约约,你会觉得像在面对一位老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cjt22130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伍竞群在公司视察生产。

    金句:台山人做梦都想到美国来,我们也不例外,一直在想。希望大陆能有越来越多人移民美国。———伍竞群

    黄皮肤黑眼睛,一口流利的粤语和普通话,但隐隐约约,你会觉得像在面对一位老外。作为伍家第四代移民,伍竞群尽管17岁才最终到达美国,却已深深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青少年时期在香港的教育经历,使他的人生道路与老一代主要从事餐饮的华侨一开始就非常迥异,伍竞群主力经营建筑业,在美国,这个行业对企业资质、技术管理要求十分苛刻,他聘用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无一例外都有高等学历和工程师资格。

    波折移民路

    伍竞群家乡在台山市四九镇上坪村,这里至今还保留曾祖父伍勋熀1930年代从美国回乡兴建的侨屋。伍竞群至今不知曾祖父当时在美国做什么工作,他只是想象应该非常艰辛。金山伯的故事,在台山比比皆是,其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据亲戚说,伍勋熀早期到美国做洗衣工,辛勤奔波20多年,完成了一位金山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老家建一栋洋楼。

    伍竞群1953年在台山出生的时候,父母已有移民美国的想法很多年,但当时祖母仍在国内,父亲作为唯一留在国内的儿子,在台城开了一家制衣店,承担赡养重任。好在家有侨汇,他们的生活并不窘迫。

    去美国是改变家庭生活状况的重要机会。伍竞群说,台山人“做梦都想到美国来,我们也不例外,一直在想。但祖父没有下令的话,是没有机会的,因为祖母在家里,需要爸爸在家里照顾。后来祖母过世,我们全家才在1957年搬到香港,为了去美国做准备。”

    但因为之前的申请莫名其妙未获移民局处理,之后祖父中途去世,使家属丧失亲属移民资格,直到赴港居住13年后的1970年,申请才得到批准。那时伍竞群已17岁,读中学五年级(香港中学为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两年)。

    36年感恩愿

    1970年2月,一家三口到洛杉矶。17岁的伍竞群兴奋之下,也难免一丝置身异国他乡的忧虑。但他很快发现,在香港读书学习的英文帮了他很大的忙,避免了新移民最大的语言障碍问题。

    由于受过良好教育,伍竞群到美国后的路,一开始就和父祖辈有很大区别。刚到洛杉矶时,这个新移民家庭的生活很动荡。他们先在洛杉矶唐人街落脚,之后到洛杉矶东部的一座小城皮科里韦拉(PicoR ivera),将伍竞群托付给堂伯父照顾,父母继续返回唐人街制衣厂工作,当年这个小城几乎见不到华人,至今也不是华人主要聚居区,陌生的生活环境,给了伍竞群很多磨练。

    由于伍竞群父亲不懂英文,新移民家庭不懂得利用公共服务,不善于争取医疗等福利资源,丧失很多福利与经济机会。洛杉矶唐人街新成立的华埠服务中心给新移民提供英语帮教,伍竞群父亲在此经过职业训练后,找到一份建筑维修工的工作,加入行业工会,收入稳定,每天工作8小时,家庭才逐渐安定下来。

    36年后,伍竞群担任中华会馆主席,并介入华埠服务中心,担任中心董事局主席。对这一际遇,他视为一种奇妙的缘分,让他有机会尽到力量,表达感恩之情。如今他的几种不同的名片中,虽然已有介绍这一职务的,但他也要单独印制一张华埠服务中心的名片,以示特别对待。

    儿女忽成行

    1970年2月到6月,伍竞群在皮科里韦拉读完中学,考入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在这里发现,原来洛杉矶华人有那么多,同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华人。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伍竞群读了两门专业:商业管理和机械制造。他将重点放在商业管理上,希望将来能到一个大公司做工。和在香港时差不多,他没有多么远大的理想,甚至有时很悲观:在美国,华人发展事业的机会不多,将来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收入就很不错啦。

    大二那年秋天,他与一位好朋友也是同乡的妹妹方美琼相遇加大,两人很快堕入爱河,认识不到一年就注册结婚,伍竞群那时仅19岁,一年后,大女儿出世。

    幸福的苦恼随之而来,小夫妻各有繁重学业,又要照顾婴儿,一时焦头烂额。1974年二女儿出世,好在美国大学学制宽松,伍竞群随后调整了学业计划,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这位年轻的奶爸每天上完课,就去报馆做印刷工,周末到加油站做夜班加油工,花6年时间,直到1976年大学毕业。。

    至今想起来,伍竞群仍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到38岁时他已有了5个孩子,如今小女儿还在读大学。

    夜班加油工

    加油站的夜班客人不多,闲暇时伍竞群就抓紧补习其中一门专业机械制造,并逐渐摸清修车技术。加油时有顾客车辆出问题就主动帮顾客修车,自己的修车技术也练出来了。

    中国有句老话,艺多不压身,这门修车技术10多年后发挥了更大功效,这是后话。此时的伍竞群,目标仍是毕业后到一家大公司,做一名高级白领。

    1976年,伍竞群如愿实现了这个目标,进入占美国商业银行头把交椅的美国银行(B ank of A m erica)洛杉矶分行工作,从出纳员做到统管美国银行在南加州的外币兑换业务,他很满意。直到1982年与祖籍鹤山的邓玉苓女士合资,在蒙特利公园市设立恒昌地产公司(H A N D FO R E R E A L T Y C O R P.),由于时间分配不开,只好辞职。1985年,32岁的伍竞群练就一身商战胆魄,开办起连锁经营“经济修车”厂,20多岁在加油站学会的修车技术派上用场,赚足了日后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1993年因生意太忙,伍竞群陆续卖掉了车辆修理厂,但仍保留了最早成立的一家,因为他发现了更大的商业机会。

    建筑业黑马

    这个新的机会,来自他1988年与拍档邓玉苓合资收购的雅仕围墙公司(A ceFenceC om pany),主营业务是生产安装各种建筑与交通设施的栅栏。虽然做的项目似乎很“土”,但其实是一家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固定员工大都是工程师,人力成本很高。

    1993年成为这家公司发展的分水岭,以黑马姿态出现在洛杉矶建筑界。洛杉矶大都会交通运输局有一个300多万元的铁路围栏安装项目对外招标,以往这种大工程尤其是市政项目工程,是由白人经营的几家大公司把持,像雅仕围墙公司这样华人经营的小公司竞标很难入围。

    伍竞群竞标时细致审核成本,决定以低价冲击市场,但还没开标,就有几家大公司连续向政府写信投诉,认为雅仕围墙公司太小且无行业经验,没资格竞标。大都会交通运输局也变得犹豫不决。

    伍竞群不甘示弱,依据1953年联邦政府通过的《小企业法》,以垄断扼杀企业自由竞争为由,向华盛顿的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提起申诉。最终获得裁定,不应剥夺雅仕围墙的竞标机会。结果不出意外,他们以最低报价中标。

    开工一个月后,伍竞群突然接到大都会交通运输局一个电话,“伍,这个工程不可以再给你7个月时间,你要在2个月内完工。”工期一下缩短了5个月,难度确实蛮高的,伍竞群公司当时只有50名员工,临时大批招聘增加到200多人,每天工作16个小时,许多原计划从别地引进的建筑材料,也转到本地生产加工以节省时间。

    两个月后,工程如期完成,雅仕围墙公司一举成名。除了以华人公司的身份意外夺得市政大项目,高速度、高质量更让人印象深刻,完全改变了政府和行业对华人建筑公司的看法。1993年后,雅仕围墙公司获得大都会交通运输局项目的优先权。

    如今雅仕围墙已是加州行业三巨头之一,同时在建项目总额超过2000万美元,伍竞群在这个传统由白人公司垄断的行业,为华人争得一席之地。

    侨团的力量

    洛杉矶是加州华人聚居的第二大城市,华侨社团众多。虽然是早已融入主流社会,开公司也不是做华人的生意,伍竞群却和许多新生代华侨不同,从青年时就热心侨团事务,后来更担任了两届中华会馆主席。

    1979年,伍竞群26岁时就加入了伍氏宗亲会社团伍胥山公所。这一年,伍胥山公所正式成为洛杉矶最大华侨联合体中华公所的会员,2007年被选为世界伍氏宗亲会理事长。2008年、2009年,他连续两年竞选成为具有120多年历史的侨团龙头中华会馆的主席。

    2008年4月9日,C N N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杰克·卡弗蒂在新闻评论节目《T he Situ-ation R oom》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称“50年以来,他们都是同一批暴民和恶棍。”迅速引发全美华人群起抗议,刚刚担任中华会馆主席的伍竞群和各大侨团及元老们沟通后,作为总召集人之一,发动数千当地华人,10天后齐聚洛杉矶日落大道C N N分部门前,要求改变种族歧视做法,向全体华人道歉。

    另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伍竞群正在洛杉矶飞往上海的航班上,“那个礼拜我在中国,也回去了台山,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关注大地震。看到祖国人民都在捐钱捐血,用各种方式帮助同胞,我十分十分感动。”5月23日伍竞群返美次日,即在中华会馆募得善款24万美元,送到洛杉矶中国总领事馆支援祖国大陆抗震救灾。

    “中华会馆的一个重大功能就在这方面。”伍竞群说,中华会馆成立伊始,就是一个同胞互助组织,早期华人移民洛杉矶,几乎所有事务都由中华会馆管理和提供服务,海外华侨在生计极为艰难的年代,倾囊相助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抗日战争年代洛杉矶唐人街发起“一碗饭”运动、每月固定捐献,“前人先贤大义、大勇、大爱的精神,以及承先启后的大使命,世世代代为后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吸引新生代

    近些年来,随着老一代华侨逐步退出舞台,侨二代与祖国感情淡漠问题引起许多争议与忧虑。伍竞群觉得,这中间最关键的其实是语言问题,年轻人懂中文的太少,对侨团事务不热心,传统侨团发展也面临考验。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他认为也是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表现。在美国出生的第二、第三代华裔,拥有公民身份,又接受美国教育,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华裔早已是美国社会的典范民族。

    为了促进华人团结,吸引更多新生代热心侨团事务,伍竞群在中华会馆主席任上,还推动举办了“北美华人排球赛”。

    起源于1937年“北美华人排球赛”,是北美华人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项体育活动。当时华人在北美主要从事餐饮、洗衣等职业,受《排华法案》等影响,地位卑微,权益受限,为排解工作疲累,年轻华人就在唐人街空地上打排球消遣,每年劳动节长假就在唐人街举行排球友谊赛。后来这一活动传入台山至今风靡城乡,台山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排球之乡。球赛仍保留了原来的九人制,使用水泥场地,成为北美华人一段历史的见证。    2008年,伍竞群出席在纽约举办的第64届“北美华人排球赛”时,促成洛杉矶成为此项赛事的北美六大申办城市之一。伍竞群希望能有更多的类似活动机会,让华侨新生代熟悉亲近中国文化与华侨文化。

    如今虽然已卸去中华会馆主席职务,他仍频繁奔波各地,忙于侨务宗亲联谊。“我现在每年都会回国5次以上,很多人以为我在国内还有生意,其实没有。”伍竞群说,希望大陆能有越来越多人移民美国,这对于美国华人社会的文化传统维系具有重要作用。

 

 

    文:南都记者杨秀伟

    图:南都记者杨秀伟

 

 

    小档案

    ●1953年,生于台山四九镇上坪村,1957年移居香港。

    ●1970年移居洛杉矶,年仅17岁,考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71年结婚,次年生下大女儿,开始半工半读。1976年大学毕业,进入美国银行洛杉矶分行工作。

    ●1982年开始创业,先后经营地产公司、连锁经济修车厂,完成资本积累。

    ●1988年与拍档邓玉苓合资收购雅仕围墙公司,发展成为加州的行业三巨头之一。

    传奇

    新移民奶爸的创业路

    19岁结婚20岁就有了孩子,即使是华人,在美国也很罕见。那是1973年,正读大二的伍竞群不得不半工半读赚钱养家,大学读了6年才毕业。那时他周末晚上去做加油工,偶尔拿顾客的车练手修理,那时他没想到这对他未来事业有多重要。直到毕业6年半之后,他从美国银行洛杉矶分行部门主任辞职创业时,又想到12年前的这些夜晚。一间间车辆维修厂开了起来,完成人生的第一笔资本积累,之后进军建筑行业,打破白人垄断局面。创业28年,伍竞群已是洛杉矶举足轻重的华人企业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 6:41:10编辑过]


伍德强  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烈字辈,祖籍:广东台山四

九上坪,现迁居广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