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概译文:
子胥公辅助吴国侵略楚国以报平王杀害父兄之仇,生为英杰,死为神明,忠孝英雄风格,华厦大地,春秋时期仅此一人。而后世庸俗文人雅士没有考究事件的真伪,不知事件的原由,强行以主观想象发表言论,非常放肆地将事件横加议论,更有的人把事件说成逆党,责骂诋毁子胥公不忠,虽然有苏东坡、顾亭林、吴枚村等名人为子胥公辩解,但诬告尤其以不探讨本事件的真相而发表言论。
我认为子胥公的忠与不忠,以伍氏是否是楚国的公族来判断,如果伍氏是楚国的公族,子胥公以父的冤死,竟协助外敌以侵略自己的祖国,铲平楚国宗庙,扰乱楚国皇室朝政,便一千几百年的祖宗不得安宁,不是没有颜面面对先祖吗?祖宗奢公在天之灵亦不安心。如果伍氏不是楚国的公族,椒国既为楚国所灭,数千年的诸侯(帝王封官)沦为平民百姓,父亲和兄长又无辜受到诛连,一家五十多口人都被杀害惨死,先灭自己的国家,又灭了自己的先辈,这样的事情可以忍受吗?不可忍受!虽然侵略楚国也好,也鞭平王的坟墓也好,掘平王的尸体也好,后来胥公将他的儿子托负给齐国鲍牧改为王孙氏,看到文章心中想到深刻的意义,如果伍氏是楚国公族的姓氏,族谱应该明确记载,而广东、广西各房家谱亦没有记载这种说法,唉,这样的事情并不明朗,子胥公的奋志就被埋没了,而不知伍氏不是楚国公族因此明显地可以考究。
我伍氏系出自神农之子永公,分封河陇的土地,世代是雍侯,传至克公,开始迁居安定,再传至召公,卢帝迁都到椒邱,以镇守江淮。楚国是出自帝颛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子孙,昌意的儿子,伍氏与楚国公族是风马不相及,没有任何关系,这不是楚国公族的第一个理由。椒国被楚国所灭,皇亲子孙沦为平民百姓。
参公为楚国工作,楚国穆王看中他的才能,十分喜欢他,讨伐晋国时的一场战役,《左传》称呼参公为嬖人,意思为下等臣子,孙叔敖答复说:参的肉可以够食了。当时参公的谋略料敌如神,而孙叔敖是楚国最聪明的丞相,軍事学识不及参公,而当时叫参公为嬖人(意思为下等臣子),孙叔敖亦有鄙视参公的意思,因为他出身低微的缘故。如果是楚国公族应该与国家生死与共,又怎么说它是下等臣子呢,这不是楚国公族的第二个理由。
考究楚国历史,唯屈、昭、景三氏为公族,楚国设三闾大夫掌握这些,即后世所谓正宗氏族。因此屈原为三闾大夫,遭谗言被贬,宁可投汨罗而死,不肯去其它国家,这就是与楚国同宗的事迹,若说伍氏为楚国的公族,如何证明而说合符自然道理呢,这不是楚国公族的第三个理由。
考究历史传记都说伍氏食禄于楚三世,由此可以看到,三世以前他们不是食禄在楚国就知道了,这不是楚国公族的第四个理由。
举公服务在楚灵王熊虔为左尹,当楚康王时娶申宰子牟之女芊氏为妻,楚国是芊氏,以前的人娶妻不娶同姓,伍氏既然是芊姓,举公再娶芊姓为妻,就是娶同姓为妻。这不是楚国公族的第三个理由。
有这五大证据,伍氏不是楚国公族已成铁案了。伍氏既不是楚国公族,楚国灭了椒国实为不共戴天之仇,参公举公奢公都为楚国服务,不过受其统治之下不能不从。
王磐、刘因等服务胡元,曾左诸公服务滿清,君子不以为讥笑。然而以忠直受诛而想将我族全部消灭,这说明楚国实在是我族世仇,而不是自己的固有国家。平王是一个独裁者,并非共同为国家服务的人。律以春秋復九世仇之意义,可与同共而语吗,吴国说随人是说周朝的子孙,在汉川的人,楚国全部消灭他们,亦既是復仇的意思的。呜呼,子胥公的避难,逃亡到吴国报父兄的深仇,虽然江上的渔父,漱水的妇人亦是可怜他志向而庇护他。以及辅佐吳国征伐楚国,楚国的君臣上下亦不敢数其罪,而不是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因此数千年以后,他的英灵犹赫濯在天地间,历代帝皇都有封典他的功绩,江浙各省庙宇香火鼎盛至今,庸俗文人雅士仍想拿他们的私人见解,而对事件指手划脚,不知自己斤两,瑶光忝修我宗谱牒,开宗明义,特揭示此事的深远大义,以昭示后人,并且以告天下后世,议论子胥公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 16:35:41编辑过]